刘黎儿: 用历史座标取代统独座标

仇日.媚日不如知日

刘黎儿

人气 2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5日讯】 因为声援小林善纪为了“台湾论”遭禁止入境而返台的金美龄几度在台湾形成新的媒体焦点,甚至演出“金美龄现象”,即使台湾媒体喜新厌旧十分严重,但是预料金美龄效果如同在日本一样至少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对于反日派或是亲日派、统派或是独派的得失尚未可知,但是这段期间将会忠实地反映出台湾人对于“日本”的爱恨情结,其实也是台湾人在国民党教育下长年培养的价值观的挣扎与漏洞,暴露台湾四、五十岁一代知日派的短缺,因此即使有人想反击金美龄或是小林善纪时也只能运用很模糊的意识形态,而且反而只好夸大金美龄等的存在,因此反金美龄或是“台湾论”的媒体造就了新偶像、新现象。

   台湾人有独特的日本经验

  另一方面这几年“新台湾人”、“新中间路线”等大融合政策下累积的族群意识的压力,也借着对“台湾论”或是金美龄的批判或是拥护而获得一些释放、纾解,不能说全属负面的,郁卒的统派及独派均借此提高声音,因为假装没有族群意识的存在,是无法真正解决族群问题的;但是如果将这次的“台湾论”风波或是金美龄现象单纯化为统独现象,则又是太小看五十多年来国民党价值的力量,独派方面也同样犯了扩张敌人的错误。

  同时在讨论金美龄或是“台湾论”中出现的人物如李登辉、许文龙或是蔡焜灿等时,除了缺乏文化的座标之外,也缺乏历史的座标,除了忘记这些人的文化经验与战后受国民党教育一代的不同之外,也忘记了因为是无奈的历史让在台湾人有各种不同的日本经验,以及统独意识的差异,因为缺乏历史的同情,所以无法彼此容忍。

  长年以来在国民党反日价值观的教育之下,让受过日本教育的老一代在过去50年中背负了相当沉重的原罪,所以也在这次“台湾论”风波中一举爆发出来,他们以台湾保留有“奉公守法”等理想中的日本精神为傲,他们是依据自己的经验来肯定日本的殖民,而且最为明显的是他们即使明知会遭各媒体围剿,像即使小林善纪已经表示“慰安妇出人头地”等不是许文龙说的,许文龙还是要说他自己的体验,这些老人家宁愿挨打不愿说出违心论,这其实也是他们所受的日本教育漱@环,亦即所谓的诚实至上的价值观作祟,如果不是对日本当年所施行的道德教育有了解,则会以为他们只是为了爽快说出不同于反日者的意见而已。

  因为其实人大抵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言,这些经验或许也有偏差,像慰安妇的案例是有相当多的情形,其中或许有原本为私娼而从军者,但是大抵是因为当时日本政府一声令下的动员,结果各地行政、警察等均加以配合,强制性的程度,的确每一个个案可能程度不同,而且有关慰安妇问题的确在日本是在1989年才开始突然有人提起,在此之前即使是外国慰安妇人数占最多的韩国政府或是民间在战后一次也没提起过,有关男子遭征用为兵为苦力的问题则一直是问题,但是慰安妇问题本身受到瞩目的历史非常浅,目击慰安妇遭强制抓走的证言的确也未出现,因此才会有许文龙等表示自己并未目击此事等情形。

   慰安妇是战争下的悲剧

  慰安妇问题是战争时强制性暴力下的悲剧,当时的确是组织性军需的一种牺牲,日本政府应该为此道歉及赔偿,不过因只是说“慰安妇”,时代的大前提虽然一样,但是其内容及状况相当不同,有诸多情形,其实难以一言以蔽之,在台湾是很有条件好好客观来研究当时真相,不过因为有关慰安妇运动这么多年来,虽然有不少人奉献、努力,但是另一方面也成为某些人士的政治资本或是反日的道具,因此常常必须在运动本身或是原慰安妇的阿嬷处境之间有一些挣扎,此外,此一问题涉及“国家对个人”、“男性对女性”、“性暴力的加害与受害”等?U种对立模式,因此只要一提出来,便难以冷静,像男人不便开口,同为女性者更是只能有一种立场,加上此一问题从四年前起便与南韩等进行国际串连,所以台湾已经丧失了独自思考、l究此事的机会。

  当然这并非台湾慰安妇运动者的问题,日本战后对于有关战时加害行为的承认,是大不如德国,也因此至今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完全不如德国,日本与亚洲各国要建立信赖关系相当不易,而且不仅是慰安妇问题,其他关于历史的认识,因为日本史家在战后缺乏和各国史家对话的努力,因此对历史的认识差距愈来愈远。

  台湾原本是在历史认识上对日本较为宽大的,不过日本却没有因此对台湾比较客气,像台湾从未要求日本对台湾道歉,结果日本便从未为了强制征用台湾男孩去当兵而道歉,因此或许有些人想主张慰安妇问题有不同的侧面或是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对策,但是日本的做法却一直难让人出面为他说话。

  反日的价值观在台湾是根深柢固的,像凯蒂猫会引起反弹,麦当劳本身却安然无事,东京狄斯奈乐园进园最多的外国人便是台湾人,但是没有人批判,哈日不行,但是如果台湾的经济力足而像现在日本年轻人一样去哈法、哈义可能就不会有问题,因为战后五十多年?N从没有人抱怨过;反日的底子再加上这次碰到了完全无讨价还价余地的慰安妇问题,也点燃了此次“台湾论”问题,敢于向这些已经成为台湾禁忌厮杀的金美龄也就因此一炮而红。

   小林画漫画与日本政府无关

  在一片批判台湾论或是李登辉等人媚日的声音中,批判者最大的困境就是对于日本或是他们想引援的韩国文化认识不足。

  首先,批判者往往分不清所谓“右倾(保守派)”与“右翼”在日本是有很大的不同,动辄称小林等人为右翼,日本右翼团体是有一定组织,在日本警方还都登记有案的结社,像登陆钓鱼岛建灯塔的“日本青年社”,便属于右翼无误,是有实际行动的,像六四10周年时出钱请吾尔开希来日本到中共使馆前抗议的也是右翼,小林或是金美龄均算是右倾的文化人,他们是靠一些保守媒体的支持,如产经新闻、文艺春秋、小学馆或是扶桑社的杂志等。

  其次,小林等右倾的声音在日本算是少数的声音,因此他们才必须声嘶力竭地呐喊,借着夸张的漫画来凸显他们想唤起日本人的注意,日本战后大部分的媒体以及教育界因为出于对战争的反省而弥漫相当浓厚的左倾思想,这几年因为日本不景气加上社会、政治问题重重及无力感,所以右倾思想出现反弹的契机,小林是拿台湾为材料来提醒无须为认同而苦恼的日本人能身为日本人的骄傲。

  小林善纪是纯粹民间的漫画家,他并非日本政府授意或是资助的对象,因此他的漫画中对慰安妇问题有不当的描写,其实只是他个人的问题,但是各界却要求政府对日本抗议,还由行政院长出面来抗议,并由驻日代表处去向日方抗议,这不但是为了安抚反日者滥用外交牌,与中共没有两样,像中共还知道小林画漫画与日本政府无关,而是要求日本政府能否禁止小林的书出版,还不至于要求日本政府为了小林的书而道歉;日本政府是应该为了慰安妇问题而道歉,但是如果是因为小林的书而要求日本政府,则慰安妇问题算什么,是谁在对慰安妇问题做政治利用呢?

  小林善纪表示自己做梦都没想到在异国的台湾会变得如此有名,这和金美龄一样都要感谢媒体将其膨胀、抬高。

   反日批判者面临矛盾困境

  小林让行政院长出面向日本抗议,这实在是太抬举小林,硬将小林与日本政府画等号;小林表示像韩国长年为了反日,只好不断扩大丑化日本,因此在韩国人心中的“日本”的存在反而变得非常巨大,与实际的日本差距很大,因此许多韩国人为此矛盾痛苦。

  这种扩大丑化日本而出现失控困境的现象,其实也出现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历史教科书几乎在现代史的部分完全是反日教育,所有的篇幅都用来描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尤其近年因为要将与其对台主权合理化,将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回溯到甲午战争,但是在此同时,日本的次文化,如动画、日本偶像剧等,也开始在大陆流行,大陆年轻人现在也出现同样的矛盾。

  台湾更是明显,同一电视台,在新闻时段或是新闻台播出批判“台湾论”或是批判许文龙等的报导,但是接下来不是日剧便是模仿日本的节目,媒体本身的多元化,早已不是媒体所能控制的,就像有的电视叩应节目自以为是整了金美龄,但是因为金美龄日式美感的打扮,与在日剧中出现的高雅的老妇人其实是有相当类似之处,因此也才会让她一上节目便能提高收视率,其中包含了台湾近年来对日剧的亲近感,这种吃香的原因或许是金美龄本人都未料到的,否则她说的中文或是台语的精彩度远不如她的日语生动活泼。

  过度高估对手的问题是被批判的一方也有的倾向,像许多台湾意识强的人士马上将对“台湾论”的批判归诸为统独之争,而忽略了有些人主张台独的人也反小林,不是反小林者皆为统派,而是国民党教育下长大的台湾人,对于小林书中浓厚的日本民族感情,在生理上就很难接受,对日本感情的分裂现象,几乎存在大部分台湾人的心中,但是另一方面现在每年有100万的台湾人到日本旅游,日本的形象已经愈来愈难以过去的价值观来套牢。

  批判者还有些困境,像对于韩国为何反日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一无所知,因此只能含混地说“韩国能反日,为什么台湾人这么媚日!”而以此来责备台湾人,这个句子应该是以问号来收尾而不应该是惊叹号,不同的文化及殖民统治后的历史境遇也不同,当然会造就不同的日本观。

  批判者的问题还包括因为对于日本的陌生,因此无法从像金美龄在日本台独运动史的定位或是她在日本言论的鹰派程度等来搜集金美龄的资料,因此许多媒体虽然是想耍金美龄,完全不是她的对手,但是结果反而让她变成媒体追逐的焦点;金美龄是1934年生的,因此她经历的日本殖民台湾经验相当有限,她的日本经验是战后的日本经验,这段经验是台湾最为缺乏的,因以除了极少数的人在谈日本经验之外,她是不会输给谁的,这是她的优势,可是她的批判者尚未发现这点,而且用惯用的粗疏手法,像有些批判者自己坦承“没有看过台湾论”或是“只是翻过”便展开批判,当然是很危险的。

   金美龄捡到台湾媒体的便宜

  金美龄在61年和已经列在黑名单的台独运动家周英明结婚而连带被列入黑名单,让她有31年无法返台,这也是一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让她完全有不同于在国内生活的人的观点及生活艺术,这些相异之处成为她最大的卖点,她的独派立场,这些年在台湾已经淡化,甚至她的衣箱也成为焦点,这是国内任何一位67岁的官太太或是董娘所无法得到的待遇,这些好奇心也是历史及文化差异形成的。

  独派是历史产物,统派也是,如果没有历史座标而只有统独座标,每个人只有一种定位,但是台湾的历史经验及教育经验太特殊了,只有一种定位是难以解释一些现象的,每个人其实都比想像中的自己更复杂,从“台湾论”及金美龄现象中,或许反映了自己的一些思维模式,更能客观地认清自己。

  知日的人愈来愈稀少,所以更不应随意便掀起反日风潮,让知日者噤若寒蝉,仿佛会日文者有罪,因为知日者不多,所以即使想批判小林等都会弄错方向,这次的教训不是很清楚吗?而且太过于一边倒的批判,与实际的人心乖离,才会让不同味的金美龄一夜成名,这不是金美龄所能控制的,也不是媒体能控制的,长久以来媒体评论多于报导,让读者或是观众累积了相当多的不满,金美龄的出现也是一种以其道还治其人的现象,她以丰富的媒体曝光经验来回应政治力及媒体的交相攻击,决不服输,才会成为一个老来俏的偶像,在政治或是媒体攻击下,要是没竖白旗,那就将所有的负分全部转化为正分,对方的攻击会全部成为送分行动,金美龄算是捡到媒体评论化遭人厌倦的便宜。

──原载《新新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小林善纪入境 解禁了 (3/24/2001)    
  • 内政部解除小林善纪入境禁令 (3/23/2001)    
  • <<台湾论>>作者入台禁令可望解除 (3/21/2001)    
  • 《台湾论》作者将于四月初来台访问 (3/19/2001)    
  • 日本右派提出“慰安妇自愿论”引发愤怒 (3/18/2001)    
  • 学习理解宽容 让台湾更成熟 (3/17/2001)    
  • 台向日政府严正抗议: “台湾论”窜改历史 扭曲事实 (3/16/2001)    
  • 台湾论续篇 小林被批:军国主义 (3/15/2001)    
  • 台独分子挂出“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园” (3/15/2001)    
  • 中共外贸部长石广生痛批许文龙 (3/13/2001)    
  • 中共国台办否认奇美被关厂 (3/11/2001)    
  • 董事长涉台湾论风波 传中共勒令奇美镇江厂停工 (3/10/2001)    
  • 抗日台籍人士 痛斥金美龄 (3/10/2001)    
  • 北京怒斥许文龙“奴颜媚骨” (3/10/2001)    
  • 《台湾论风波》不承认中华民国 金美龄挨告 (3/10/2001)    
  • 台资奇美镇江厂被勒令关闭 (3/10/2001)    
  • 马英九批评金美龄有辱国格 (3/9/2001)    
  • 台湾论:立委质疑陈水扁出卖中华民国 (3/9/2001)    
  • 台湾论引发中国勒令奇美关闭大陆厂 (3/9/2001)    
  • “中国人和狗不准进入”台公园赫见挑舋标语 (3/8/2001)
  • 相关新闻
    “中国人和狗不准进入”台公园赫见挑舋标语
    台湾论引发中国勒令奇美关闭大陆厂
    台湾论:立委质疑陈水扁出卖中华民国
    马英九批评金美龄有辱国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