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畅谈未来 并坦言已没有退路

人气 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0日讯】 年仅37岁的杨元庆从柳传志手中接过了联想的帅印,当上了联想集团总裁兼CEO。作为这么一家“巨人型”企业的掌门人,杨元庆向记者坦言:“我已经没有退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杨元庆说,现在舞台大了,但责任也大了。以前遇到真正棘手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向柳总回报,现在大小事情都要自己拿主意,也没有可以对着发牢骚的人了。“现在觉得有地方抱怨、发牢骚是件幸福的事”,因为没有退路,杨元庆说只有不断努力,把联想
集团带向更高的山峰。

在北京联想总部,杨元庆谈起了联想,谈起了他个人在联想的成长。对联想,他充满骄傲;对未来,他意气风发。

“我不是职业经理人”

杨元庆是学技术出身的,上海交大毕业,又读了中国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系研究生。懂技术的人以技术为傲,与“只说不做”的管理人员往往会有些摩擦,在很多企业都是如此。问及杨元庆放弃了专业可惜吗,他却说管理其实是一门更为博大精深的技术。他认为,对于联想这样的科技企业来说,领导人需要敏锐的技术感觉,才能引领企业把握市场潮流。因此,对于自己的科班出生,杨元庆觉得有些“庆幸”。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对高科技企业来讲,如果技术和研发力量不强,就不能称之为“高科技”。他打了个比方说,管理就像是操作系统,是核心,是基础,科研就是应用软件,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起作用的。只有把管理做好的,技术创新和开展其他业务才有基础和保障,同时管理也需要技术的支撑。

尽管做了CEO,杨元庆却否认自己会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因为普通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是“高级打工者”。他解释说,联想文化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培养高级管理人员与企业“同生死、共患难”的感情。尽管“我们持有联想的股份都不多,但我们把联想看成跟自己的一样”,杨元庆饱含感情地说,“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成就来自于联想,更重要的是自发地把自身和联想融为了一体”。因此杨元庆认为即使有更好的待遇、更高的位置,他也不会“跳槽”,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大概都会在这里”。不过,他解释说,不是要在这个位置一直做下去,10年大概是他在这个位置的“服役”时间。

遗憾和收获

杨元庆曾经坦陈他进联想的时候是有其他“心眼”的,想一边工作,一边寻找机会出国深造。记者问他,从什么时候他放弃了这个打算?杨元庆笑了,说学习的打算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只是现在越来越没有机会让他离开工作一门心思地学习。但是,刚进联想的时候想出国,是为学习而学习,现在想学习,是为自身和企业发展着想。

没有整段的时间进行充电,“语言关”也没有过,杨元庆认为这是他这十几年来最大的遗憾。

那么,是什么让一个抱着边工作,边出国打算的研究生从此就死心塌地地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全部寄托在这里?

问及杨元庆在联想十几年的工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略微沉思了一下,缓缓地说:“我想最大的收获是证明了一个道理:成功就是平凡人做出来的”。“我觉得自己很平凡”,杨元庆说,三四年前他都想没有想到联想会做到这样的规模,有这么大的影响。

他笑着说,其实“没想到”也不是坏事,如果在1994年刚接手做联想PC的时候,若被告知今天要担此重任,并且只能赢不能输,怕是早要给巨大的心理压力压跨了。“正是以前没有包袱,有着‘初生牛犊’的闯劲,所以也才有了后来的一些成绩”。当然,他补充说,成功需要流汗,需要拼搏,要走过一段非常艰辛的历程。

艰辛的历程

对杨元庆,常常让人联想到一个词———“少年得志”。而少年得志的故事往往跟一帆风顺联系在一起。尽管从表象上看,杨元庆在联想的提升也不可谓不快,但提起往事,他却称实在经过了“太多的磕磕碰碰”。

1995年,联想准备推出第一代的多媒体家用电脑,“并且用星座起了许多漂亮的名字”,广告也打了很多,客户纷至沓来,商场里预付定金要求买货的人甚至排起了长队。

但是整机质量不稳定,上市时间一拖再拖,于是客户的抱怨声渐渐大了起来,也有了很多要求退款的人。以至到了后来不得不一一跟客户致歉,工作很被动。杨元庆说这件事给他影响很大。从此,他,以及联想的风格就是“等做到了,再说”,否则对企业声誉是很大的影响。

1994年,为了寻找家用电脑全国各地的代理商,杨元庆说这一年他差不多跑遍了全国各省市。当时很多企业不愿意给本国企业做代理,加上企业在客户和代理商中的信任和信誉都不足,因此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情,打电话过去,话还没有讲完对方就把电话给撂下了。他认为,联想家用电脑后来之所以能够在洋品牌中抢来很多份额,不仅仅体现在销售量上,更是因为从联想以后,国产家用电脑的品牌在用户中赢得了信任和信誉。

少帅的梦想

称杨元庆为“少帅”,一来因为他三十几岁就接过了联想的“帅印”,二来他有着年轻人独有的意气风发和勇往直前。

“2003年的时候,联想的销售额将达到600亿;2005年-2010年期间进入世界500强”,杨元庆如是说。

在他认为能够在目前的岗位上服役的期限里——10年,他希望把联想打造成一个高科技、服务型的国际化企业,一方面花大力气、高投入地发展技术,推出创新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服务的方式让产品和技术深入千家万户。

杨元庆承认,目前IT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没有竞争企业就不会进步”。“少帅”在描述联想的未来时又显得很谦虚,他说“相比国外的大企业,我们还处在学习阶段”。他认为联想在各个业务方面都有学习的对象,比如,消费IT方面学的是索尼;IT服务,则向IBM学习;信息运营的榜样则是美国在线。

在国内,联想同样也有很多竞争对手,但他表示,相信通过企业间的投资购并或者合作会把市场份额不断做大。他透露,在不久的将来,联想可能就会在投资兼并上有新举措公布。

谈起联想,他总是满含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与联想融为一体”。的确,联想给了他机会,给了他施展才能的舞台,并且让他不断提升自我。

“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是联想的企业文化精髓,而企业良好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也为促进了这种感情的融合。最早从科学院里争取到了独立的财政、人事和自主经营权,后来又有了分红权,再后来又设立了职工持股会,实施了认股权证,从有形和无形意义上都让员工和企业的发展紧紧连在了一起。“很多员工股权上的收益甚至都超过了薪酬”,杨元庆说。

成功哲学

“那您觉得自己成功吗”,面对记者的发问,杨元庆迟疑了。“对成功的诠释每个人都不同”,他的理解是,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做到了,也就是成功;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阶段都可以成功,这样生活才天天充满阳光和乐趣。他说,其实成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把成功定位在赚到100万美元,那么前99万美元的时候你都不会快乐,甚至达到最后的1万时也不会快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杨元庆笑着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功,每一步现实目标的实现,也是成功。他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却又让他的哲学影响了记者。(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中国未来强人榜? (3/23/2001)
  • 相关新闻
    中国未来强人榜?
    SpaceX发射新卫星追踪太阳风暴 开启新篇章
    全球芯片封装龙头日月光:将扩大美日墨产能
    这些人为何长寿?专家:他们有九大力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