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佬彻底翻修三菱汽车 12名高级主管走人

人气 5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8日讯】艾克罗特是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解决难题的高手。他今年一月抵达日本后,最先做的几件事情之一就是拿出一些拳头般大的柏林围墙碎块,送给三菱汽车公司廿五名最高层主管。他在每个石块上写着“每个石块都得翻修”。艾克罗特要如何献身自己的工作再明确不过:他要将三菱汽车彻底翻修,好证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廿亿美元的投资额并非明珠暗投。几周后,十二名三菱汽车高级主管纷纷打包走人。

艾克罗特的动作十分快速。他不得不然,因为改造三菱的复杂程度,远超过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想像。今年五月十八日,三菱汽车提出该公司有史以来最惨的营运报告:销售额三百一十亿美元,税前损失七亿五千万美元。如果艾克罗特的强硬决策奏效,今年三菱营运可望收支打平。

如果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象征日本杰出的本质,三菱汽车代表的却是日本人到底能伤害他们的顶级名牌到何种程度。三菱可能名垂青史的代表作品太少,却处处与人一较长短,结果元气大损。三菱最近召回两百万辆有毛病的汽车,多少与上述原因相关。除此之外,三菱与供应商的协调也做得不够,成本控制不够严谨。难怪最近六个月来三菱在日本的销售额下跌了百分之十七。

戴姆勒克莱斯勒去年买下三菱百分之卅四的股权时,就对三菱的问题知之甚详。但这些德国人心知肚明,只要进行标准的重整工作,买下三菱还是相当值得。戴姆勒克莱斯勒管理阶层的算盘是,三菱是日本第四把交椅的汽车公司,在亚洲的实力不容轻忽,尽管问题重重,却是制造小型汽车的高手,可以弥补戴姆勒克莱斯勒在欧洲和美国的不足。身为汽车世界第一组全球性的合作伙伴,戴姆勒克莱斯勒和三菱即将成为第一块试金石,希望以诸如共同发展迷你车的方式降低成本。

第一步就是整顿三菱汽车公司。要达成此一目标,艾克罗特和他的组员矢言,要在三年内将采购成本降低百分之十五,在全球各工厂裁减九千五百个,即百分之十四的工作机会,并且将国内产能减少百分之二十。

艾克罗特还准备将三菱的六百多家供应商淘汰三分之一,目标是提高向全球供应商购买零件的比率,从目前的百分之一提高到百分之廿。此举的最后目标是将整体成本减少百分之十五。

艾克罗特到底能不能使三菱汽车脱胎换骨?他曾在一九八?年代在宾士汽车公司迭创佳绩。他大力推展积极的推销术,而不是一味倚赖机械工程贩卖汽车。他按月考核个人与计划的成绩。如今他将这套观念带到三菱汽车,让三菱汽车的高级主管印象深刻。

问题是,如果艾克罗特的计划不能节省很多成本,汽车销售速度也增加得不够快,他和三菱的关系就可能恶化。届时不是艾克罗特就是三菱汽车的社长,拎着包袱走人了。(美联社)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三菱商事与三井物产等合组网路煤矿交易市场 (5/28/2001)    
  • 三菱帕杰罗再酿惨祸 日方目睹中方雇员翻车 (5/22/2001)    
  • 日本三菱再次召回含中国在内的24万辆汽车 (5/17/2001)    
  • 调查﹕两成大陆人不买日货 (4/20/2001)    
  • 三菱东芝等财团曾巨资赞助日本“新历史教科书” (4/4/2001)    
  • 微软挺进无线市场 四处扩张.NET战略 (3/21/2001)    
  • NEC、日立以及三菱联合举行与爱尔兰企业的合作仪式 (3/20/2001)    
  • 三菱帕杰罗越野车存在行车安全的严重质量问题 (3/10/2001)    
  • 三菱回收小型四驱车 (3/7/2001)    
  • 三菱化学与富士通将合作研制人类基因组药物 (3/5/2001)    
  • 三菱向中消协递交召回及对消费者赔偿方案 (2/28/2001)    
  • 三菱汽车裁员9,500名员工 (2/26/2001)    
  • 危机缠身三菱公司 被迫裁员近万人 (2/26/2001)    
  • 深圳上百名车主联名起诉三菱公司 (2/25/2001)    
  • 不仅仅忙于生产的亚洲造车商 (2/19/2001)    
  • 三菱为啥总是“出乱子” (2/16/2001)    
  • 三菱将收回100多万辆汽车 (2/15/2001)    
  • 云南一“问题三菱”因转向和刹车失灵冲入河中 (2/14/2001)    
  • 道歉不够中国消费者要求三菱赔偿 (2/13/2001)    
  • 三菱公司成都用’粢庥髻r (2/11/2001)
  • 相关新闻
    三菱公司成都用'粢庥髻r
    云南一“问题三菱”因转向和刹车失灵冲入河中
    三菱将收回100多万辆汽车
    三菱为啥总是“出乱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