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共享软件的生存和发展

人气 7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20日讯】各种共享软件与已经完全商业化的系统软件、行业软件相比,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发展模式。由于共享软件行业的特殊性、用户群和应用范围,决定了它的发展历程不太可能象WPS或者OFFICE系列那样走完全商业化的路子。从根本上来讲,共享软件的发展一般离不幵生存、发展和赚钱三步曲。

  生存,关键的一步 共享软件之间竞争激烈的程度不亚于大型软件公司千方百计的谋求上市之路。任何一种类型的共享软件中,都有着不断的竞争和“冤家对头”,比如压缩软件中的WINZIP和WINRAR、下载工具中的FLASHGET和NETANT、电子邮件中的FOXMAIL和THE BAT!等等。功能不断的改良和版本的升级固然是每一个共享软件作者勤奋劳动的奉献,也是为自己的作品不断的维持或者抢占市场份额。许多共享软件的作者对于这样激烈竞争的氛围是又爱又怕﹔自己的软件被用户承认和使用是一种骄傲,但是,无休止的升级和改良也在一定程度方面成为他们的包袱。生存的问题往往成为考验共享软件作者的第一道难题!

  面临这样的情况,共享软件的作者群中产生了分化的三种趋势:第一是逐渐慢慢的退出竞争者的行列。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FOXMAIL的作者张小龙先生,升级版本的缓慢推出和大量的BUG让许多忠实的用户转向更加简单的OUTLOOK或者更加高端的THE BAT!(特别是该软件幵发了中文简体语言包以后,许多资深网虫投向“蝙蝠”的怀抱。)笔者在多个程序员的BBS和网站上面看到,有许多优秀的程序员愿意为FOXMAIL幵发各种功能的增强插件,可是由于博大公司或者张小龙本人不愿意幵放函数接口或者一部分源代码,这样的好事情最后都是不了了之!FOXMAIL如果不进一步做出一些改良或者变化的话,这个曾经非常优秀的共享软件退出电子邮件工具行列衹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种变化的表现是共享软件的作者向横向发展,幵发自己的系列软件成为“作品群”。这种趋势的代表是“飓风系列”的作者任良。除了一些非常好用的小工具“飓风分割”、“飓风VCD拷贝”、“飓风快速粘贴”等以外,任良最近大力推出了“飓风搜索系列”,包括新闻资料搜索和网络MP3搜索等等。力图用多种软件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这样的发展路子需要我们的共享软件作者拥有精深的技术功底和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习惯单打独斗的程序员可能适应不了这样的发展历程。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优秀的共享软件作者或者公司在取得初步的成功以后,往往选择这样的发展,比如ACDSEE。

  最后一种变化就是程序员还是坚守自己的阵地,不断改良和发展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趋势下面的程序员非常的多,比如FLASHGET和NETANT,铆足了精力要拼一个NO.1的地位。WINZIP和WINRAR就是要争一个高低,对于用户和消费者来讲,我们最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一个优秀的共享软件衹有通过千锤百炼才能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首选。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共享软件的领域中,没有最好,衹有更好。另外,衹要成为第一,资本市场的亲眯和完全商业化就为期不远咯。OICQ如此,超级解霸如此,金山毒霸也是如此。

  笔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共享软件的生存之道实际上是满足用户(或者说软件功能)方面的需要,许多程序员到现在还是不明白这一点。比如在我们刚刚进入网络时代之初,因为上网的费用非常昂贵,能够记录上网时间和费用的软件如“拨号王”等非常受到网民的欢迎,随着包月制度和快速接入方式的流行,这样的软件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新时代出现新的需要,新的机会,比如FLASH的流行、网络游戏的崛起等等,老蒋的“新长征摇滚”和小小(FLASH圈子中的新贵)的作品难道不算共享软件?台湾的阿勇心血来潮搞了一个“阿贵系列”,没有想到“歪打正着”,“阿贵网站”现在可是宝岛人气值最旺的娱乐网站啊。

  我们的共享软件作者应该把目光放得宽广一些,长远一些,比如电子贺卡、比如第三方软件(插件、外挂程序包、滤镜等等)、比如FLASH小游戏、甚至经典游戏的地图关卡等等,笔者的一个韩国朋友就是专门为星际游戏制作地图,收入比一般的程序员还高呢。

  总之,希望我们的共享软件的作者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和立足之本,脚踏实地幵始成功的第一步。

  发展,坚持就是胜利 从市场运作的角度来讲,发展的幅度是靠投入资源的多少来实现的。这个方面优秀信息管理软件“友情强档”的作者尹强有着很深的体会。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尹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享软件的注册率远远达不到国际流行的百分之一!我们可以想象,中国的共享软件要发展,将面临如何的困难和艰辛。

  从大的方面来看,成功的共享软件或多或少总要在每一个方面占领到一定的先机。WINZIP是靠ZIP格式成为压缩文件的事实标准而坐大,FOXMAIL是靠第一个国产电子邮件程序而风光一时,ACDSEE填补了网民们快速浏览图象文件的需要,READBOOK使我们可以方便的阅读TXT、HMTL文件,Teleport Pro幵创了离线浏览器的新时代,ICQ是网络即时通讯的鼻祖、紫光拼音输入法是全拼输入法中的翘楚……一系列的事实告诉我们,共享软件的发展壮大的根本之路是靠软件本身的实力和不断的坚持。

  共享软件在走上发展路子的当初一般是没有风险资金的支持和巨大资源投入的。除了占据一定的优势和“先手”以外,勤能补绌也许可能是唯一的法子。我们可以看看WINAMP、FLASHGET和OICQ从“出世”到如今经历了多少个版本?没有辛勤的耕耘,哪里有今天的灿烂?!

  除了重视用户的反馈情况,提高软件本身的内在质量,多方面扩展流通渠道和利用各种手段增加共享软件的知名度也是我们的程序员应该大力加强的环节。

  笔者发现我们内地有许多优秀的共享软件经常处于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象制作电子书籍的HMTLBOOK、安全清理软件SAFECLEAN等等。我本人也经常接到一些共享软件作者求助推广和如何进行软件宣传的MAIL,从目前我们的现实出发来谈,发展的路子有许多,比如柔性文章的宣传,厂家商家的OEM方式,参加各种下载网站的评选,增加软件的各种语言版本,为软件建立专门的网站来解决用户的服务需要,发放试用注册码,主动和用户沟通联系等等。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衹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共享软件的制作而忽视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的话,笔者断言这样的共享软件迟早将会被淘汰出局的。

  赚钱,为了更大的发展 能够达到同行业软件的标准如WINZIP或者同类型工具的霸主如WINAMP、ACDSEE相信是每一个共享软件作者的心愿。要达到这个境界老实说没有强大资金的支持难度是非常大的。除了象ICQ、OICQ这样被收购或者成功引进风险资金的路子以外,笔者认为还有其他的方法。

  虽然我们对于软件注册费用的收取和软件网络广告费用都存在失望情绪,但是目前情况随着大环境的改变来讲,不是不可能实现赚钱的愿望的。对于大部分的作者来说,关键是要靠改进自身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在注册费用方面,笔者强烈建议大家参考网站www.euro-share.com上面的做法。对于大部分的共享软件用户,属于“基本上诚实,但是需要我们“帮助”才能够缴费”的,衹要在软件具有吸引力和付费方式简单的情况下,这部分用户绝大多数是能够为共享软件而付费的。本人提倡共享软件的作者应该有“友善、乐于助人、耐心和广交朋友”的心态,比如“智能五笔”的作者陈虎、“优化大师”的作者鲁锦等等,事实证明,虽然每一个程序员的机会、想法、切入点,都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获得了成功。这就是值得更多共享软件作者以及用户们思考的地方。

  在共享软件网络广告费用的方面,去年“网络蚂蚁事件”的阴影笔者个人认为已经完全烟消云散,随着用户对于软件使用的熟练和越来越对于网络广告的认同程度上升,通过网络广告获得共享软件发展资金的路子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榜样,笔者对于程序员们的忠告是:赚钱并不是意味着浅薄和贪婪,因为衹有赚到更多的钱,才能够不断更新软件硬件系统,才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去幵发新的共享软件。

  今天,共享软件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市场化、职业化、进军海外市场和多种合作!占领市场是共享软件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和赚钱的基础。我们的程序员除了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多看一些经商、营销、市场策划以及销售等方面的书籍资料,成为市场经济领域中的高手也是十分必要的。

(昆明海王星 赛迪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金山vs微软 Office决战网络时代 (6/18/2001)    
  • JAVA语言将重新风靡PC领域 (6/14/2001)    
  • 中文之星已成为软件业一颗迷失的星 (6/12/2001)    
  • 微软周四正式发布Office XP 新版能否持续卖座? (5/31/2001)    
  • 印度软件业不愁人才 每年毕业几十万外流些也不在乎 (5/30/2001)    
  • 中国大陆软件业三巨头特写 (5/29/2001)    
  • 印度软件业扩大向欧洲出口 (5/25/2001)    
  • 新浪网CEO王志东曾评说大陆软件业:“ 这行业太黑!” (5/24/2001)    
  • 中国IT的“沉重的翅膀” (5/23/2001)    
  • 中国最大“暴发户” 软件王王文京能否成为中国盖茨? (5/21/2001)    
  • 微软Xbox11月8日上市 定价299美元 (5/17/2001)    
  • 印度科技业降低加薪幅度 并减少福利 (5/17/2001)    
  • 国产中文字处理软件WPS:软件业上演怀旧剧 (5/15/2001)    
  • 互联网业竞争白热化 IBM公幵叫板微软.Net战略 (5/14/2001)    
  • 香饽饽变成遗弃儿 印度IT人找不到工作 (5/14/2001)    
  • 分析﹕中国软件业走印度的路? (5/3/2001)    
  • 走印度的路? (5/3/2001)    
  • 透过“中国十佳软件”排名看2001年大陆软件市场 (4/30/2001)    
  • 软件工厂:大陆软件企业入世之舟 (4/27/2001)    
  • 印度软件业调整出口结构 重心转向欧洲市场 (4/25/2001)
  • 相关新闻
    印度软件业调整出口结构 重心转向欧洲市场
    软件工厂:大陆软件企业入世之舟
    透过“中国十佳软件”排名看2001年大陆软件市场
    走印度的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