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芯片设计业成了中国大陆IT业的软肋

人气 15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6日讯】在最能体现核心竞争力的芯片设计业方面,大陆中国人始终只是替国际大公司做智力打工,芯片设计业成了中国大陆IT业的软肋。让所有的IT产品有一颗中国芯就成了业内人士的共同理想。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中国内地集成电路市场需求总量达到170亿块、540亿美元,而内地所能提供的集成电路不到20%,大部分需要依靠进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增长惊人;而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紧密相关的通信运营业的高速发展,对集成电路的需求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其他需求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与这种巨大的需求形成极大反差的则是国内供应能力的严重不足。

于是,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成了中国大陆政府产业政策的主导方向,也成了众多想在市场上大展身手的企业的行为指南。2000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引导、鼓励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投向集成电路产业;与此同时,各路相关企业也都纷纷斥资进军集成电路领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加紧建设新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估计未来两三年内,会新增6至8条生产线。

与此相一致的是,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业近一两年也出现了此前未曾有过的发展高潮,资金和人才纷纷涌向集成电路设计业,形成当前最可观的投资热门行业。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0年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只有70多家,而到了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0家,并且新的企业仍在源源不断地注册中。这些企业发展如何?对改变中国IC业是否有足够的影响?这成了所有关心IT业发展的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

IT业的印钞机

高投入、高回报的半导体芯片产业被称为现代”印钞机”。

集成电路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批专门从事产品设计和销售而无加工线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Fabless IC Design House)在美国硅谷异军突起,迅速形成与传统大公司分庭抗礼的局面。与此同时,和硅谷隔海相望的中国台湾出现了专门从事集成电路加工而不做设计和销售的公司。十几年来,这两类公司相得益彰、相依互补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主流。可以说,新一代的半导体公司均是以这两类公司为商业模式发展起来的,我国也不例外。

中国内地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先后经历了自主创业、引进提高、重点建设三个阶段,截至2000年底,已形成了上海华虹-NEC、无锡华晶、华越、上海贝岭、上海先进、首钢日电、杭洲士兰等7个芯片生产骨干企业、十几个封装厂和70多家设计公司的规模。其中,芯片设计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垂直集成型的集成电路产业中分离,与芯片加工和芯片封装形成了三业并举的格局。

中国最早的IC设计公司是兼营EDA(电子设计应用工具)与IC设计的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成立于1986年的华大当时还叫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它揭开了中国IC设计业的序幕,从那时起,中国的IC设计业便开始了跌跌撞撞的起步,直到形成今天的四大模式的雏形。

虽然行业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和业界对国内IC设计企业的模式有诸多分类,但是,从投资的角度看,业界都认可现行的四种模式。第一种,就是大的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设计公司,这种模式以海尔集团投资的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计公司和大唐电信投资的大唐微电子公司为代表。这种模式因其投入资本雄厚、市场有保证而很受被投资企业的欢迎,但是,业界也因其与政府提供资金和市场的早期集成电路企业发展模式相同而有所诟病。由风险投资孕育的VC模式则成为最为普遍的一种投资模式,北京的中星微电子公司和上海的新涛科持公司成为此种模式的典范。这种模式为大多数IC设计企业的必经之道,但是,因为退出机制的问题也总是成为争议的对象。与各家投资者共同造就的第二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华虹集团以国有控股的模式投资了一批IC设计公司,在同业中自成一景。但是,国有企业固有的机制方面的弊病使业界对这种模式的发展还持观望态度。第四种模式是贝岭模式。它与前三种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种模式下的IC设计主体不是独立的企业,而是传统芯片工厂(公司)的设计部门,这类部门(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本厂芯片生产线产能的需求,一般不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出现。这种模式下的IC设计企业由于与生产线关系密切,故其工艺分析能力较强,但是系统设计能力相对较弱。近年来,发展颇为不易,其前景如何,目前尚无定论。

海尔模式

2000年5月份,海尔集团斥资5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消息成为媒体热炒的新闻,因为这种大的产业资本介入IC设计业此前并不多见,因此有人说IC设计业多了一条狼,有人说海尔集团糊涂出昏招,各种评价纷至沓来,莫衷一是。但是评议都是从投资的角度讲的,至于海尔设计公司发展得如何,却少有一线的报道。

2001年7月份,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副总经理王洪军说:※我们走得要比设想的好一点。§成立一年的海尔设计公司现有员工近100人,这在设计企业就算队伍庞大了,这样一只庞大的队伍以数字音视频和网络通讯为发展方向,在IC设计方面已经成为国内数得上的大公司了。

据王洪军介绍,北京海尔集成电路公司是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连带一些整机型的设计,其所有的工程师都是扑在这两个项目上。而集成电路设计又是重中之重,放的人最多、花的精力最大。到8月份就可以推出一款采用0.25微米设计、规模大概有300万个晶体管的芯片。按照规模来说,300万应该算是国内复杂程度最高的产品之一。这款产品最后会放到海尔自己的系统中去,让外界清楚海尔设计公司做这个产品的确是为海尔的整机做的,而且已经成为产品。王洪军说,海尔设计公司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数字音视频产品,一个是网络通讯方面的产品。这两个方面应该说涵盖了现在IC设计中比较热的两个领域。此外还有一个很强的整机部门,这个部门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为其自己做的芯片提供一个应用的场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为海尔集团的家电产品服务,做下一步的开发,同时也为其他整机厂商提供服务。王洪军毫不含糊地说:“海尔是我们最大的客户之一。我们的产品首先要运用到海尔公司去,因为它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其他厂商也要用,我们也提供。”

海尔设计公司对自己做的长期规划是在芯片机和系统机两方面开展业务,在不久的时间里能做到国内最强的公司,同时希望在三年内能够上市。

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是由海尔集团百分之百控股的子公司,其存在的意义也是为海尔集团应对加入WTO后的竞争做核心技术方面的支持。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成立海尔设计公司的初衷时说,国外的技术封锁不会因为你加入WTO而有所松动,而且有可能还更紧。这就像两个人拳击,拳头都伸出来了,这时你有三种选择,一是你往后撤,这样的后果是对手步步紧逼,直到你没有后路可走,死路一条;二是站在那里等着挨打,对手可能一下把你打倒了,或者是你受了伤,但还有机会还手;三是我最看好的一种,就是主动把拳头伸出去,对手可能看见你的主动反而会把手缩回去,这样的话,你受的伤可能反而是最小的。这是我们的正确选择,就是不坐等挨打,或者是往后跑,而是主动迎上去。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是否会最终成为海尔集团的那只拳头,业内现在各种说法都有,但有一条是明确的,那就是海尔设计公司凭借着当初的资金和实力,在业内已名气大震,这对这个公司自己来说是有益无害的。

与海尔集团成立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在初期阶段上相一致的是大唐电信成立的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的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大唐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绝对控股子公司,其所占股份为85%,另外一些股份为一些战略投资者持有。

据大唐电信股份公司副总裁、大唐微电子公司总经理魏少军介绍,大唐微电子公司是从整机发展而来的。大唐电信当初创立微电子公司是为内部服务,是整机的配套,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把产品推到了原有的业务之外。所以说,大唐微电子是从整机当中来,然后有了独立业务生成了公司最终还会回到整机中去。魏少军说,第一时间为整机服务,这时是从属被动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离开整机是因为整机的发展极大地限制了微电子的发展,整机在哪个水平微电子就在哪个水平,这使设计企业的人才的发展受限。成立独立的公司,使IC设计技术不再为很窄的领域服务而是有了广阔的天地。最终是会再回到整机,通过芯片来引导整机的发展,那时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魏少军承认在第一阶段上与大唐微电子与海尔的模式是一致的,同属于产业资本投资控股IC设计企业。可以说,在这种模式下,大唐微电子与海尔双星同辉。在以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和电信智能卡为双翼的起飞阶段,大唐微电子不仅开发了全套SDH光通信设备的集成电路芯片,为大唐整机配套,装备国家骨干电信网,而且成功地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全部知识产权、全国产的IC电话卡芯片和数字移动通信GSM手机专用SIM卡芯片。在电信智能卡市场,大唐微电子的产品占到国内同类市场70%的份额,去年其销售收入过亿。而2000年,全国IC设计企业中销售过亿的也不过只有4家而已。

VC模式

与海尔设计公司和大唐微电子不同的是,国内更多的IC设计企业则是由风险投资孕育孵化而来,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北京的中星微电子公司和上海的新涛科技公司。

1999年10月在信息产业部的提议和直接指导下,成立于北京中关村的中星微电子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采用标准硅谷风险投资模式,受到各路投资商的追捧,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其注册资金从当初信息产业部投的1000万元人民币的种子基金迅速增扩到1.5亿元人民币,成为业内恐龙级的企业。中星微电子采用标准硅谷模式,虽为一创业型公司,却在硅谷、上海、深圳分别设有分公司,共同完成公司的研发和销售,以全面实现公司迅速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

中星微电子公司总经理张辉说,中星的产品方向是超大规模专用芯片,这在国内同类企业中属于起步相当高的技术,所以竞争的对手也不再是国内企业,而是直接与国际知名大公司开展竞争。张辉认为视频和通信方面的IC设计是目前中国IC设计的重点之一。中星的产品主要有数字音响、数码相机、可视电话,同时做一些家电方面的芯片设计。在通信方面,中星与清华大学联合组建了“清华中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以使企业加快成果产品化的过程。张辉的目标是今年销售额要过亿,明年则要做到业内三甲,应当说,这样的目标是很高的,但是,中星和张辉都认为这是势在必行之事,否则,就不足以尽快实现IPO的设计。

与张辉梦想的IPO不同的是,上海的新涛则早已离开了上市的初衷,而是专心替新东家IDT打工。因为就在2001年4月,新涛宣布以850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美国的IDT,从此更名为IDT-新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部为设在美国硅谷的IDT公司。新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为设在美国硅谷的新涛半导体公司,它是由中国上海华虹微电子集团、美国的华登国际投资集团、日本的野村证券等投资者以风险投资的方式创建的一家IC设计企业,其累计总投资金额为940万美元。此次被收购后,它的第一批投资者获得了至少8倍的回报,一时成为上海滩的新传说。

据新涛科技总经理杨崇和介绍,新涛是做通信类的终端和基础设施,最近该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片8通道脉码调制编译码芯片,适用于语音与数据集成的新兴市场。此外,新涛公司的另一个产品…用于数据传输与接入的8通道E1/T1传输线路接口单元电路LIU芯片,目前全世界只有INTEL一家可以制造。新涛强大的技术力量和成熟的商业模型因此而为自己引来了买家IDT。IDT(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是NASDAQ上市公司,成立于1980年,中文全称为集成元件技术有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硅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设有芯片制造工厂,在亚州的菲律宾设有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IDT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公司市值为约40亿美元。此次IDT收购新涛,让众多还在苦苦挣扎的中小IC设计企业看到了遥不可企的IPO之外另一条路,那就是只要有真正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被国际大公司并购与其在同一管理模式下发展还是有可能的。

华虹模式

在众多IC设计企业中,华虹系自成一景。

被称为909工程的上海华虹是国家九五计划的国家重点项目。九五期间,国家实行资产重组,中央委托原电子部与上海市政府一起合资,搞了一个909工程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资近100亿元,其中50亿是资本金50亿是贷款。909工程主要是以制造为主,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华虹集团。华虹集团又跟日本NEC合资,于1997年成立了注册资本为7亿美元的上海华虹NEC,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为了使这条生产线能够使芯片生产产业化,华虹集团又拿出2亿元人民币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华虹集团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其中的1.2亿用来组建了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华虹集团因此而持有北京华虹80%的股份;另外,由于该公司是在北京地区,所以北京市也拿出了3000万,占20%的股份。整个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总投资是1. 5亿元人民币。而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则持有了华虹集团向设计业投出的2亿中的另外8000万,在成立之初,又另外吸收了复旦大学和中科院冶金所的一些无形资产和科研成果,作价各1000万人民币,以总计1亿元的资金注册成立了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5月,国投电子公司从华虹集团受让了2000万的股份,成为上海华虹集成电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而在2000年底时,经过董事会讨论,由大股东出让16%的股份给员工,现在上海华虹集成电路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华虹集团占有50.4%,复旦大学和中科院冶金所各占8.4%,国投电子占16%,员工则咱占16.8%。

除了这两家公司以外,华虹集团还投资了其他的设计公司,在IC设计业中自成一系。

华虹系之所以被称为华虹模式,除了这种股权结构中国有股占控股的独特投资方式以外,其在设计方面的技术力量也不容小觑。其中,上海华虹集成电路公司在非接触式IC卡芯片设计和销售方面颇为业界和普通人所称道。上海华虹设计的这款产品适用于各种证件、电子钱包、自动收费系统和公共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等领域。在上海公共交通领域广泛应用的公共交通卡就是采用的这款产品。据该公司总经理闵昊介绍,去年的销售是4000万元人民币,今年的目标是1个亿,闵昊认为达到这个目标,以现在的态势来看,并不困难。该公司设计的身份证芯片目前也已经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如果正式投入应用,那么该公司在销售上将蔚为可观。

闵昊对华虹模式的总结是国有控股模式,他对这种模式的评价还是相当肯定的。他认为这种模式在当前的IC设计业中占有相当比例,虽有不好的一面,但是在现在的形势下对企业的发展还是有不少积极的作用,因为是国有控股就有了政府背景,在某些市场上可以得到便利,像做IC卡就是政府行为,国有控股的企业自然受益不少。不好的一面就是机制问题。闵昊笑言国有企业的机制现在还是比较死,就看怎么处理。上海华虹现在基本上采取国有民营,但是对外不这么说,而是在管理方面明确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经营班子和董事会明确分工,经营班子有相当大的权力。这与传统的国有企业有了很大的不同,明确对投资人负责,而不是所谓为国有资产负责,虽然投资人就是国有股,但是提法是为投资人负责。这样就与VC投资的企业在管理上没什么不同了。而在这样的机制下,闵昊对自己的工作还是相当满意,在产品不断创新的前提下,资本运作也提上日程,第二期融资正在准备中,而IPO也开始了相应的前期准备。

贝岭模式

如果说前三种模式都是独立的设计企业,那么贝岭模式则与其三种都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贝岭是传统芯片工厂(公司)的设计部门,这类部门(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本厂芯片生产线产能的需求,一般不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出现。由于与生产线关系密切,故其工艺分析能力较强,但是系统设计能力相对较弱。不过,这类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与改组中,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改革因此而成为业界关心的对象。

上海贝岭创建于1988年9月,1998年上市,成为中国微电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是主要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多媒体信息系统的配套产品,包括通讯类、金卡类、智能家电类电路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是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六大骨干企业之一。

据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总经理郭彬介绍,贝岭以生产为主,在产品开发方面与其他独立的设计公司相比则差一点。从1994、1995年开始,贝岭感到要有一些自己的产品,所以成立了技术设计中心,负责产品的开发。这个设计中心早期是辅助性的,主要是做替代产品,后来想做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设计的业务主要是在通信方面,也有一些家电方面的产品和IC卡。1999年贝岭销售达到一个多亿,其中自主开发的占20%。但是,这个设计中心的路一直走得比较艰苦。由于贝岭是以制造为主,所以管理机制都是适合生产的,这就与以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设计人员的需求不太一致。几年来,人员流失比较厉害。整个设计中心的工作始终没有出现郭彬想象的那种突破。

贝岭公司从经营和管理的角度考虑,于今年年中决定在内部垂直分工,把设计中心相对独立,面向市场,独立运行、独立核算,以期走出一条新的路。从2001年7月16日开始独立运行的贝岭将会走出一条怎样的路,不但是上海贝岭公司关心的事,也是各大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关心的事,因为这将对它们的设计部门走向何方起到一定的借鉴。

冬天的蛰伏

自1982年世界上第一家专业化的IC设计公司…美国LSILOGIC公司成立以来,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便以其经营模式灵活、注重创新设计和与应用市场结合紧密而实现了超常发展。据统计,2000年世界IC设计公司收益较1999年增长41%,远高于整个半导体行业20%的增长率,占半导体工业总体收益的15%强。

中国大陆的IC设计业形成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起初都是以研究开发为主,直到90年代末才进入商业化市场,其规模也很小。1999年,中国已有近80家IC设计企业,但这80家企业所创造的收入还不及威盛电子一家的水准。2000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也仅有4家,可以说,中国的IC设计业刚刚开始生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IC设计业以此前未有的速度开始发展,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在北京、上海、无锡、成都、西安等地成立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从税收等各方面给予扶持,各地方政府也都纷纷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期吸引一流的IC设计企业;而最有意思的是,各地方政府在优惠政策上也相互攀比。北京因其自身及其周边地区拥有国内50%的IC设计企业,所以在政策方面率先提出了优惠。随后,上海就提出了”北京加一条”的口号,就是北京有什么我就有什么,另外还要多加一条,而其他地方就是上海加一条,但是北京又有新的政策出台。种种好处,极大地促进了IC设计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资本也对IC设计业格外看好。各路资本纷纷拥向这个领域,一些优秀的IC设计公司都坦言资金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尤其是风险投资对这个领域青眼有加,这在客观上刺激了IC设计企业的纷纷问世及其壮大。

可以说,中国的IC设计业迎来了国内最好的发展时机,但是,与此同时,国际大环境的不利也给新生的中国IC设计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从2001年起,国际半导体业整体陷入低谷,业界都承认冬天来了,人们只是在这个冬天有多冷、有多长的问题上稍有异议,各有看法。其中,对局势判断极为严峻的则是复旦微电子公司总经理施雷。

复旦微电子是中国首家在香港挂牌上市的IC设计公司,它代表着IC设计公司由专业研究机构和政府机关主导的模式,向自力更生纳入市场运行机制的轨道转化的模式。复旦微电子从成立到上市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一时间成为国内IC设计企业学习和对比的方向。但复旦微电子公司总经理施雷却告诉记者:这样的传奇很难再现,因为大部分企业并不具备复旦微电子的技术水平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尤其是在大势如此低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目前,国内IC设计企业当前的业务方向主要有三类:一是通信,二是消费类,三是PC,施雷却对此颇有担懮。他认为,国内一直是制造为主,过去国家在设计方面也投过大量的钱,但是国内在IC设计方面有先天的缺陷,就是中国内地IC设计企业的产品不具备相对竞争优势。很多时候,国内IC设计企业号称推出了一款技术如何先进、价格如何低廉的产品,但是,与国外同类产品一比,性能价格比就大不如人。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而先忙于制定所谓业务方向,最后很可能是带着DNA式的缺陷上路,终会夭折。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和创始人,施雷比新生公司的人更多地经历了这个行业的经验与教训,也比别人好像更多一点悲观。他说,中国内地市场一方面因为过大,一方面IC设计企业都太小,所以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竞争,但是有阻碍。这种阻碍一方面是来自政策壁垒,一方面来自地域壁垒,而最大的壁垒就是国内用户对国产芯片没有信心。他说,屡次希望后的屡次失望使国内用户对国产芯片没有信心,用户认为国产芯片就根本没有好芯片,这种认识将会对内地IC设计业形成致命的拒绝。施雷说,我们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对我们产品的评价远远高于市场和用户对我们的评价,所以我们的行业主管部门经常谈的是我们要做一些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但市场认为一些更简单的都做不好其他更是海市蜃楼。所以,施雷对所有的同行的告诫是,不要忙着做什么高端产品,先将自己企业中那种DNA式的缺陷修补好,从低端产品做起,将其做好,然后再想别的。

半导体的冬天刚刚开始,人们原本希望能在今年6月出现一次反弹,让人遗憾的是,这个反弹没有出现。现在,人们寄希望于这个冬天持续的时间能尽可能短一些,好让刚刚出生的中国大陆IC设计的嫩芽能够平安地度过这个冬天。
(数字财富)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Intel总裁:PC行业已经度过了最困难时期 (8/5/2001)    
  • IBM推出具有安全性芯片的笔记本 (8/2/2001)    
  • Sun将于10月推出最新高端UltraSparc III芯片 (7/31/2001)    
  • 评论:市场需求极度疲软 芯片业表现低迷 (7/26/2001)    
  • 价格战两败俱伤 英特尔与AMD成为难兄难弟 (7/25/2001)    
  • Intel将于下周一推出Tualatin微处理器 (7/24/2001)    
  • 数字摄像头选购指南 (7/24/2001)    
  • 评论:谁能预言芯片业的未来? (7/23/2001)    
  • 芯片降价降出祸 (7/23/2001)    
  • 分析:英特尔和AMD公司为何芯片销量会上升? (7/19/2001)    
  • 英特尔第2季盈利大跌76% (7/18/2001)    
  • Intel下半年发动闪电战 Pentium 4 将成为主流芯片 (7/18/2001)    
  • 评论:谁会成为大陆PC新一代霸主? (7/18/2001)    
  • 评论:笔记本电脑为何不能用台式“芯” (7/18/2001)    
  • Intel部分芯片降价 最高降价幅度达37% (7/17/2001)    
  • 评论:给“芯片热”泼点冷水 (7/17/2001)    
  • 新品将上市 英特尔芯片将降价销售 (7/17/2001)    
  • 时评:谁能挽救摩托罗拉? (7/16/2001)    
  • 柯达新技术:使用电视看数字照片 (7/13/2001)    
  • 记者再访厂商:笔记本电脑能不能用台式CPU? (7/13/2001)
  • 相关新闻
    记者再访厂商:笔记本电脑能不能用台式CPU?
    柯达新技术:使用电视看数字照片
    时评:谁能挽救摩托罗拉?
    新品将上市 英特尔芯片将降价销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