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内湖 .石崁山.龙船岩.开眼山.白石湖山.大邱田山.天然石壁洞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119
标签:

前几天,山界前辈东山人向我介绍了内湖大邱田山区有一处奇特的天然石壁洞,蓝天队才刚整理过山径,得知消息之后,心情跃跃欲试。

于是参考蓝天队新绘的地图,安排这趟探访的行程,并顺道连走大邱田附近几座山峰。

清晨七点,来到内湖,从大湖公园进入大湖山庄街,再转入大湖街(五指山公路),一路上山,抵达了大邱田福德宫,左侧有水泥产业道路通往五路财神庙。停车于路旁空地。

叉路口设有登山标志,写着“龙船岩步道五路财神庙支线”。沿着水泥路上行,约五分钟,抵达五路财神庙。产业道路至此一分为二,左往龙船岩,为宽阔的土路,部分路面铺设水泥;右边车道则通往附近的大湖街143号民宅,民宅旁有山径通往大邱田石壁洞。

若取右行,走往143号民宅,约十几分钟,就可以一睹大邱田的天然石壁洞,不过这样的行程太轻松了。我选择取左行,准备连登石崁山、龙船岩、开眼山、白石湖山、大邱田山,绕行一大圈,左去右回,石壁洞留待最后才探访,做为今日之行的圆满句点。


龙船岩

沿着宽阔的水泥土路上行,约四、五分钟,遇叉路,取左行,不久之后,产业道路变为土石路。又约四、五分钟,左侧有小径可通往附近的石崁山,但小径杂草多,路况不佳,所以仍取直行。

续行不远,左侧出现墓园,墓园旁有路况较佳的小径可爬往石崁山。由墓园旁小径上行,绕经墓园,约四分钟,就抵达石崁山。基石位于林中草丛小空地,周遭无展望。探得基石后,循原路折返。石崁山基石,有如鸡肋,所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续行不久,抵达土石路的终点,接石阶步道。这是早期铺设的步道,石块就地取材,容易附着植物,滋生苔藓,踏踩时较易滑倒,所以一路走在石阶路旁的泥土路前行。虽然如此,但我喜欢这种旧石阶,相思树黄花色素的长年抹色,加上青苔绿色的岁月点染,让整条步道仿佛铺上一层绿黄色的典雅地毯,古味盎然。

续行约十三、四分钟,抵达鞍部十字路口,这里有一座古老的土地公。鞍部右往开眼山,左往龙船岩,直行则通往碧山路的黄氏古宅登山口。我先取左行,小径循着棱线,通过参差错落的岩石区,约一分钟,即抵达龙船岩。

龙船岩是内湖著名的地质景观,巨岩突耸于山头,俯临深壑,气势雄伟,而长条状的白色巨石,宛如一头白鲸浮出于苍郁的绿色大海。登高眺览,视野辽阔,景致优美。


开眼山展望,薄岚轻笼山峦,美景如画。

返回鞍部,循棱续爬向开眼山。一路爬坡,途中有突出的岩块,可俯瞰的黄氏古宅及碧山地区。约十五分钟,抵达开眼山。

此时,天空微飘细雨,眺望汐止、基隆方向,山峦绵延层层,薄岚轻笼,出现云海景观,近处则见枯芒在风中摇曳。寒风微雨中,欣赏难得美景。

略休息后,续走往白石湖山。先拉绳陡攀降陡下,随即转为平缓的山径。这段山路位于背风面,林相更为丰富,蕨类植物尤多,有的路段可用“蕨路”形容。由于植物茂密,山路更显得原始幽雅。

约十三、四分钟,遇叉路,右往大邱田山,左往白石湖山约200公尺。先取左行,约五、六分钟,登上白石湖山。基石右侧不远的树丛空地,林中无展望。山路续往碧山及大崙头山。折返刚才的叉路口,续走往大邱田山。

从叉路爬上棱线,经过一座木亭之后,变为下坡路,一路循棱下行。约20分钟,抵达大邱田山,有一土地调查局图根点。基石位于半山腰,也是无展望,不如刚才经过的木亭处较有山头的感觉。

续行约五分钟,右侧出现小径,入口有蓝天队新竖立的标志,写着“往天然石壁洞,出大湖街143号”。若续直行,约15钟可抵达兴善宫登山口。


大邱田天然石壁洞

转入新辟的小径,路径清晰,斜切向下,有绳索可供辅助。约行四、五分钟,右侧赫然出现可观的巨岩峭壁,岩壁底部有横向裂口内凹,宛如微张的鲨鱼嘴,壁内可供数人避雨。

这就是大邱田天然石壁洞了。此处峭壁险峻,幸好有蓝天队架设的绳索,才能顺利攀降,从岩壁底部的裂口处通过。接着拉绳攀降,有如笔架连峰纵走。

来到下方,又见左侧有巨岩耸峙,巨岩形如方块,却以边线斜倚山坡,呈摇摇欲坠之势,从旁通过,心情惶惶,而又见两巨岩相倚,中间形成石门洞。山径至此一分为二,一折向右,绕行山腰,可出大邱田产业道路,一向左穿过石门洞,通往兴善宫及大湖街143号民宅。

大邱田天然石壁洞,规模壮奇,僻处于大邱田的林间隐处。由于天气阴霾,林间晦暗,光线不足,又未带脚架,举相机勉强拍照,苦于无法拍出巨岩的气势感。

过了石洞,林间仍可看见嶙峋奇状的岩壁或巨石。约五分钟,山径与一横向的山路交会,山路左往兴善宫,右往大湖街143号民宅。这条横向的山路与大湖街平行,是昔日的保甲路。于是先取左行,抵达兴善宫之后,再原路折返,走往大湖街143号民宅。公路就在保甲路的下方,沿途时时可闻车声。

兴善宫至大湖街143号民宅仅存的保甲路,约十分钟路程而已。来到大湖街143号民宅,旁有废弃的石头厝,附近有几户人间,遥见远处有一间三合院古宅,山区里竟有这么一片平坦谷地,出现一幅农村田园图景。这里就是大邱田了。


大邱田的乡间小路(大湖街143号附近)

关于大邱田的地名,据当地人说,原本应为“大丘田”,因官方文书误写,于是就变成今日的写法。查阅百年前的《台湾堡图》,当时就已写成“大邱田”,可见误写由来已久。

那么“大丘田”又指何义呢?有人说,丘是指“区”的意思,指这个山谷有一区田地。

我则突发奇想的猜测,或许大丘是指大石。因为这片田地的附近有如此可观的巨岩石壁,所以被人们称为大石田,然后演变成大丘田。这样的推论,毫无资料佐证,只是缘于我对大邱田天然石壁洞的深刻印象所造成的地名联想。

从143民宅顺着柏油小路走出来,约一、两钟,返抵了五路财神庙。这只是一间以水泥与铁皮建材搭建的小庙,毫无古味,庙方却大辣辣的号称此庙有两百年历史。这样的说辞,倒是可以间接推论大邱田及附近山区聚落的拓垦史已超过两百年。

回到了大邱田福德宫。看看手表,时间却还很早。连登了五座山(石崁、龙船、开眼、白石湖、大邱田),再探访天然石壁洞,又兼行保甲路,绕了一大圈,还不到上午十点钟就结束行程了。这是在台北近郊爬山的好处,既省时又省力,却能拥有变化多奇的路线组合及令人惊奇的山林景观。

旅游日期:2009.12.25 (写于2010.01.06)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ttp://www.tonyhuang.idv.tw/ @

【路程时间记录】
大邱田福德宫—5分钟—五路财神—14分钟—石崁山叉路—4分钟—石崁山—14分钟—鞍部福德祠—1分钟—龙船岩
龙船岩—15分钟—开眼山—20分钟—白石湖山—12分钟—木亭/市74基石—10分钟—大邱田山—5分钟—叉路— 5分钟—天然石壁–15-分钟—善兴寺—10分钟—大湖街143号—2分钟—五路财神—5分钟—大邱田福德宫


大邱田福德宫登山口,水泥产业道路通往五路财神庙。


武济宫(五路财神爷庙)。


小水泥产业道路往龙船岩(途中有小径可顺登石崁山)。



鞍部古老的土地公庙。


产业道路后段接石阶步道。

 


鞍部循棱通往龙船岩的岩石区。


龙船岩。


返回鞍部,续爬往开眼山。


途中俯瞰黄氏三合院古宅及碧山地区。


开眼山的美丽展望。


开眼山走往白石湖山,沿途盛长蕨类植物。


白石湖山走往大邱田山的棱线山径。


大邱田石壁洞。


大邱田石壁洞,山径从中通过。


石壁洞附近有不少巨岩峭壁耸立林间。


兴善宫(位于大湖街与长青路交会点)。


大邱田保甲路。


大邱田的三合院古厝。


返抵登山口(大邱田福德宫)。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梁静茹大年初六出嫁  婚宴20桌仅邀亲朋好友
台北平溪 .再探石硿子古道
澳洲反对党领袖艾伯特承诺巨资促进环保
北市文山.木栅动物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