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资助买屋代复建居屋

标签: ,

【大纪元10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梁路思香港报道)香港立法会复会,特首曾荫权率先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报告着墨焦点是市民最关心的房屋政策。报告未回应社会各界关注兴建居屋(居者有其屋)的诉求,曾荫权表明不能影响公屋3年上楼的承诺,反对复建居屋,但就会帮助夹心阶层置业,推出“先租后买”的“置安心资助房屋计划”,并叫停外资买楼获居港权,今日生效。而在今后10年,政府会应市场要求增加土地供应平衡楼市,平均每年提供可兴建约2万个私人住宅单位的土地,并会继续活化居屋第二市场。

政府与房协合作推出“置安心”计划,重点帮助夹心阶层置业。政府会提供土地予房协兴建中小型单位,以订立租约时的市值租金租予符合资格人士,租约期最长为5年,期间不会调整租金。参与计划的租户,租满2年,第3年开始就可以用市价购回租用的单位或其它私人楼,之前缴交的租金,可以取回一半,用作缴付部分首期。但特首强调,单靠取回的一半租金未必够做首期,首户必须同时努力储蓄。若租户最终以市价购入资助单位,日后将没有转售限制。

租户住满5年不购回单位就一定要搬走,之后仍有2年时间考虑是否买楼,但如果两年之后都不购买,之前缴交的一半租金便不能取回。大部分资助名额会拨给居屋白表申请人,少部分留给单身人士和绿表居民。如太多人申请,会进行抽签。

家庭月入限三万九千

政府指目前已为计划在青衣、钻石山、沙田、大埔、屯门等地区预留土地,提供合共约5,000个单位。首个发展项目会在青衣青绿街地皮,在2014年前提供约1,000个单位。

计划的申请者必须10年内未拥有楼宇,曾购买居屋、曾居住公屋的不可以参加,今次参加了计划,将来亦不可以取得其它房屋资助。至于合资格申请的家庭,入息不可多于3万9千元,资产上限60万元;单身人士月入不可以多于2万3千元,资产上限30万元。

政府表示,计划有望帮助一些比住公屋条件较好、就业数年、有条件买楼,但仍差少许的人。但有准备置业的市民则批计划敷衍,未能解决市民置业的燃眉之急,远水难救近火。亦有市民指5,000个单位太少,能得到的机会甚微。前房委会成员兼城大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刘国裕批评,单位最快2014年才能供应,要租5年才能决定是否买楼,无助有心买楼的夹心阶层为置业作长远打算。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昨日解释施政报告提出的资助置业计划,指市民买楼应按自己的步伐选择。(香港政府新闻网)

叫停买楼移民

另外,施政报告也即时叫停外资买楼获居港权的做法,回应市民对外资炒楼的关注。曾荫权指,政府已检讨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注意到该计划下,投资于房地产的资金有上升的趋势,今年头9个月,有关资金占计划总投资额42%。政府决定暂时剔除计划下房地产的投资类别,由今天(10月14日)起生效。

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于2003年10月推出,自计划推出以来,约有8,200名申请人及15,500名受养人获准来港定居,并为本港带来近580亿港元投资。

研立法规管一手楼销售

另外,政府在过去两年采取多项措施,以加强私人住宅销售的透明度,但一直未能与地产建设商会就规管一手现楼的销售达成共识。因此,施政报告宣布将具体研究立法规管一手楼的销售,在一年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订明以实用面积作为呎价唯一标准,防止误导买家,另外会针对“发水楼”问题,收紧停车场、会所等设施面积的宽免,全面杜绝缩水单位的情况。

政府本来容许发展商以引进环保和生活设施为由,增加楼面面积,造成“发水楼”问题。施政报告指,政府会取消部分设施的宽免,降低停车场、露台、工作平台和会所的宽免,以及加设10%的整体宽免上限,又会收紧容许兴建窗台的面积。

曾荫权指,有市民表示买了800呎的楼,满心欢喜,但发觉只有630呎;而建筑面积的计算是香港独有,全世界都没有,地产商对此无共识,政府便要立法规管。

而受重建影响业主最渴望出台的“楼换楼”措施,在施政报告也有提及。报告指,市区重建项目在维持同区7年楼龄的补偿基础上,会推出“楼换楼”安排,为受影响自住业主提供另一选择。政府会在启德发展区预留房屋用地,给市建局率先兴建住宅单位,尽早落实“楼换楼”安排。

每年供地建二万单位

政府又会因应市场要求增加土地供应,以未来10年每年可兴建2万个私人住宅单位为目标。政府现已完成全港工业用地的研究,建议将30公顷土地改作住宅用途。并降低土地重新发展的强制售卖门槛,促成更多旧楼重建。明年又会推出前北角村、何文田村、东涌及将军澳等地区的土地。及加快启德基建发展,令区内住宅提早至2015年推出。

曾荫权指,截至今年9月底,政府已成功拍卖3幅土地,加上由发展商从勾地表中成功申请并拍卖的5幅,共出售了8幅,提供共约4千7百个单位。连同完成补地价的土地契约修订、土地交换、港铁公司和市建局的招标项目及无需补地价的私人重建项目,预计在未来3至4年会有6万1千个一手住宅单位供应。

另外,施政报告还指出,房委会会采取措施活化居屋第二市场,对于旧楼日久失修,政府会与物业管理业界合作,成立专责小组加强对旧楼业主的支援。而公屋就需要有土地供应,每年需兴建1万5千个单位,以维持平均3年可上楼目标。

为确保有限的公屋资源能合理地分配,房屋署会加强审查公屋租户的家庭收入及资产;除了每年平均抽查约5千宗个案,今年会额外抽查5千宗。◇

相关新闻
【更新】美总统大选首场辩论今晚9点开始
4亿贷款预算过关 加州仅存核电厂获延寿
美日韩举行“自由刀刃”联合军演 因应朝鲜威胁
邢鉴抗议活动中被殴 吁新西兰对外国干预立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