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花莲凤林老水圳 活化休耕田

人气: 4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泰花莲县13日电)花莲县凤林镇有许多休耕农田,因当地平林圳维护得宜,休耕农田的土质相当良好,花莲县农田水利会长温芳荣今天说,维护老水圳是保存和活化良田的关键。

花莲农田水利会指出,凤林镇平林圳兴建于日据时代大正6年(公元1917年),当时是由地主捐地挖出土圳引水灌溉,后来陆续进行改善,部分圳路砌块石,部分为新建的现代化圳路,虽然新旧掺杂其间,但仍发挥功能,为北凤林地区农田提供稳定的水源。

因平林圳源头经过河床,水源挟带混浊的泥沙,花莲农田水利会为降低供水浊度,于民国78年兴设沉砂池,引进寿丰溪河水沉淀颗粒较大的砂石,保留腐质土提升地力,让灌溉区内的农田土质获益良多。

花莲农田水利会指出,凤林镇内另一条林田圳当初完成后,不仅扩大灌溉面积,还让灌溉区内的农作物产量大增,原因就是地力获得活水灌溉而大幅提升。

平林圳长度2841公尺,灌溉地区以北凤林为主,灌溉面积约172公顷,温芳荣说,凤林地区有很多农田长期休耕,但近年来政府推动“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后,许多农田复耕,很快就可种植农作物,主因正是水圳维护得宜,有效保存农田的地力。

温芳荣表示,休耕农田活化需要有活水灌溉,而水圳提供活水让土地成为良田,并开启农村生机,因此水圳设施的维护必须持续进行。平林圳从兴建至今已超过90年,期间因崩塌、漏水必须修建外,定期的维护更是例行工作。

平林圳因历史悠久,圳路砌块石的孔隙已成为水中生物的栖息地,圳路旁则是绿树成荫,温芳荣说,老水圳现在已兼具农业供水、生态维护和休闲游憩等多项功能,很适合民众探访,进一步认识老水圳的历史和风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