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议员批强积金制度千疮百孔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梁路思香港报道)香港立法会通过无约束力议案,促请政府全面检讨强积金制度。多名议员批评,强积金制度千疮百孔,未能真正保障退休人士,而且管理费高昂,蚕食雇员供款,要求政府立法规定管理费金额,并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计划。

议员批评,强积金行政费昂贵,各类型基金回报差距大,中介人收取的管理费平均达1.89%,最高达3.92%,比例相当高,蚕食雇员供款,要求政府立法规定管理费金额。而职工盟的李卓人议员表示,现时强积金每个月的供款比率5%,部分低收入人士根本无法储蓄足够款项,应付退休生活,建议政府为低收入人士供款。公民党的汤家骅议员就说,政府有必要尽快检讨强积金制度,否则日后会对政府福利开支造成沉重负担。保险界议员陈建波表示,经营强积金需大量的人手跟进供款问题,希望能简化程序。

十年对冲走百亿

根据现行做法,员工被遣散或者离职,强积金内的雇主供款部分可以用来支付遣散费或者长期服务金。有议员指,强积金计划实施10年以来,雇主供款部分跟遣散费对冲的机制,每年冲走超过25亿的强积金供款,累计10年来达至137亿6千5百万,已是总强积金资产总值3千4百多亿的4%。

议员批评,对冲机制是当初成立强积金时政府和雇主之间的一个妥协,但是10年来,社会上有大批的合约工、外判工,很多工人在一、两年内会重新签约,如果允许工人不断签署新的合约,不断地对冲强积金,退休的时候,雇员的强积金就所剩无几,要求取消有关安排。议员亦批评政府打击不良雇主不力,应该有惩罚机制对付不供强积金的雇主。不过,多名代表商界的议员反对取消雇主供款与遣散费对冲安排,担心加重雇主负担。

陈家强:有改善空间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表示,强积金制度是透过雇主及雇员累积退休储蓄,截至今年9月底,强积金为近250万雇员及自雇人士累积3,457亿资产,连同其它退休保障计划,约有九成就业人口有参与退休保障计划,期内强积金扣除费用后,平均回报达5.1%,相比于同期的年率化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为高。

陈家强又说,强积金制度实施10年,在制度及实际运作上有改善空间,当局会与积金局不断检讨,就制度的个别范畴作出跟进,并会咨询立法会。对于议员要求取消雇主供款与遣散费对冲安排,陈家强指,有关安排沿用已久,平衡劳资双方利益,如要修改必须先取得共识。

管理费过高影响回报

强积金推行至今10年,一直被咎病管理费过高,影响投资回报。到底上班族10年来真正赚到多少?有传媒引述调查显示,强积金供款若投放在保证基金回报率会最高,平均有投资的69%,其次是回报率50%的股票,第三是债券,有19%。不过,投放在表面回报率最高的保证基金,实际回报却反而最少。

以月入1万元的普通市民为例,公司和自己每月合共供1千元,10年过去总共供款12万元,但市民真正赚到的只有不足7千元,而投资股票反而有6万元回报。原因就是强积金受托公司收取的行政管理费过高,蚕食了上班族的回报。

连强积金管理局主席胡红玉日前也指出,强积金服务提供者的收费,需要进一步调低,而且调整步伐需要加快。她又直言,强积金是当年妥协的产物,不是全民退休保障的一种,希望政府就强积金的角色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包括退休保障、房屋及医疗等议题,作全面检讨。

半自由行刹车 欠减价诱因

最近,占强积金市场最大分额的汇丰,推出全港收费最平的强积金产品,行政费仅占投资金额 0.9%,比现时平均1.89%低一半,有望带动业内减价。不过,有市场人士认为,其它受托机构未必会跟风。政府原定于明年4月推出强积金“半自由行”,即是容许雇员自行决定转换其强积金户口的受托人,每年可转换一次。但政府10月突然宣布,计划要延迟至2012年才可推行。打工仔在无法转换受托人下,强积金受托人亦欠减费诱因,未必愿意减价。

恒生管理学院商学院院长苏伟文昨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目前大部分的强积金回报与收费不成比例,建议将盈富基金作为雇员可选择的基金之一,除了收费相对较低之外,亦能令基金经理降低收费,以求增加竞争力。◇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