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后幸福感不强 婚房成为第一恐慌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15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最近大陆媒体针对“80后”作的一项调查指出,住房、婚恋、竞争压力、父母赡养等,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面临的现实枷锁。其中,八成“80后”存款不足10万元,婚房成为“第一恐慌”。

“80后”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据统计,中国的这个群体超过2亿人。这些在温室里成长的“小皇帝”们,头上顶着“垮掉的一代”、“叛逆”、“自私”、“脆弱”等负面评价,还伴生着“富二代”、“房奴”、“卡奴”、“蚁族”、“宅男”等社会现象。

日前,广州日报联合网路问卷相关媒体,收集来自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中国各地的3,313位“80后”,在网上作的调查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他们感到迷茫与焦虑。

“80后”幸福感普遍不强 过半自认压力大于“70后”

在许多人看来,“80后”是温室里长大的幸福一代,但调查显示,他们的幸福感却普遍不强。

在回答“你觉得‘80后’面对的压力大吗?”的问题时,52.6%的受访者认为“很大,超过‘70后’、‘90后’”。那么,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呢?48.1%的受访者认为压力主要来自“生活,如买房子、养孩子”等;29.7%受访者认为来自“工作,要闯出一番事业太难”;18.7%认为“整个社会都在给我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梦想很遥远,现实却很残酷。被视为中国“80后”的代表人物韩寒坦言:“这个世界已经很现实了,我们把这代人的理想都拴在了房子上,他们很多人的生活已经没有趣味了,只看到房子。越是急,越是买不起房子,房价不停地往上升。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无论是谈恋爱还是结婚,都会跟特别现实的社会有关系。那些理想,包括年少时候的梦想,都已经被抛得很远了。我希望可以重拾这些东西。”

青鸟综合症

调查显示,“80后”群体普遍受到“青鸟综合症”的困扰,具体表现为:总是对自己现有的成就不满,频繁跳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位。总认为“理想在别处”。就像童话《青鸟》中总也找不到理想的那只青鸟,只是一直不停地奔跑。近七成不满意生活水平,近五成想立即跳槽。但因为生活经济压力,敢于跳槽的仍属少数。

调查显示,五成“80后”月收入3,000元以下,三成是“月光族”。“80后”群体的收入状况在6,000元附近开始呈现“二八分化”。81%的受访者表示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高达52.6%。

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10,000~20,000元、20,000元/月以上的高收入群体相对集中于京沪粤三地。

而在京沪粤等生活成本偏高的大中城市,月收入3,000元以下,实在不值一提,刨掉交通、吃住、通讯等基本花销,几乎所剩无几。对于生活在这些城市的“80后”,生活压力相当明显。调查显示:29.1%的“80后”是“月光族”——每月收入基本当月花光的“零存款一族”。

毋庸置疑,在如此的经济收入和存款状况下,大部分“80后”虽然对基本的生活花销可以“收支平衡,略有盈余”,但是对购房、购车这类大宗消费,便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调查显示,“80后”中的“有车一族”仅占一成,六成表示两年内不买车。油费、桥路费、停车费等养车成本居高不下,购车后的日常支出直线飙升,令大部分“80后”不敢拥有自己的座驾。在消费习惯上,对于“先透支、后还款”的信贷消费,大部分“80后”持谨慎理性的态度。

八成“80后”存款不足10万元,婚房成为“第一恐慌”

调查还发现,存款不足10万元的“80后”超过八成(85.8%)。以一套80平方米的一手商品房为例,均价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首付三成至少需要30万元,这对绝大部分存款不足10万元的工薪族“80后”而言,单靠自己的积蓄,支付购房首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至于买房的主要目的,近四成是为了结婚。

有57.8%的受访者表示,生活中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就是上网,上网已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社会舆论贴在自己身上的“宅男姹女”、“脆弱”、“自私”、“垮掉的一代”、“叛逆”等标签,大部分受访者并不十分认同。33.2%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社会加诸于“80后”身上的不公正的标签。

虽说“80后”要面对社会变迁进程中的狂风暴雨,但他们同样相信,“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这些“80后”依然有他们的理想:一是有房有车,特别是买房;第二是事业有所成就;第三是做个有钱人,特别是当老板,也有想一夜暴富中五百万元彩票的;此外还有成为公务员、成为科学家和军人等“对社会有用的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谷歌没走 谷姐和山寨版YouTube问世
80后“打蜡帅哥”蹿红网络
房奴变身包租婆 “房小白”走红网络
冯伟华:靠强政厉治无好结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