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下的世界经济改造计划(5)

尼古拉.史登(Nicholas Stern)

人气 8
标签:

道德价值被市场揭示的这个论述的问题

有些经济学家试图回避道德伦理的问题,主张社会价值(像是关于分配的议题),是会被真实世界市场的结果“显示”。

尤其是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使用我们在市场中所发现的报酬率或利率(无论是为了投资计划、消费,或是其他贷款)作为参考点,而且主张这些参考点可以提供我们一个读数,以评估相对于现在,未来可以产生多少人们的价值。

这样的一个途径,提供了评估涉及大范围问题的社会决策的自然标准。举例来说,有一个国家正在考虑,在某个特定城镇的河上兴建一座更宽的桥,但是只有有限的经费,此时,真正关键的问题是,这座新桥所产生的报酬,是否会大于把相同经费花在其他投资上所能获得的报酬。

问这座桥的净折现报酬是否为正,把其他计划中可得的报酬率当作折现率,根本上就是在比较这座桥梁的计划和其他计划的差异。

在研究气候变迁时,经济学家常常都认为,市场的报酬率可以被用来推测,这个世代实际上真的具备,并且潜在于世代间的价值。并且有人坚持,这些就是真正应该被适用在世代间分配问题上的价值。

然而,要将这种推论从兴建桥梁的例子中,延伸到分析像是气候变迁这类型的挑战,则是错误的。这会犯一连串分析上的错误:这根本是蹩脚的经济学。但是由于这样的延伸如此广泛地存在,因此了解它为何是错的非常重要。

做此主张的经济学家,通常会选择大约6% 的市场报酬率,而这样的市场报酬率,约略相当于风险性金融资产的平均长期报酬率,像是股票。这样的论述以及对折现率的选择的影响是,对未来世代的效益和加诸的成本,给予非常低的权重。如果以每年6% 折现未来的成本及效益,任何发生在50 年之后的损害,其现值将低于现在发生的等量损害的1/18;若发生于100 年之后,则是1/339。

换句话说,100 年后的成本节约,其现值会是现在相同成本节约的0.3%。由于这些久远未来的损害(构成了温室气体减量的效益或“回避成本”),届时会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相比,而这个成本是(不折现的)现在就必须背负的,因此,任何采取这个途径去折现未来的模型,都很可能会断定减量行动的主张,是很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减缓的效益从现在起,要到几十年后才开始出现。以这样的高折现,对损害的详细评估根本就是无关紧要了。

在此我要提出几个例子,说明采取此一途径时,会出现一连串严重的经济学上的分析错误。首先,很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不是小规模的改变,而是试图在不同策略间进行选择,而这些不同策略对于成长路径有非常不同的意涵。

在兴建桥梁的情境中,要采用单纯的折现率是可行的,因为我们都毫无疑问地假设这个国家,无论是建或不建这座更宽的桥梁,都会继续在同一条经济成长的路径上走下去。相反地,当我们思考对抗气候变迁的不同策略时,我们是在为整个地球思考不同的经济成长路径。

假若未来的世代会因为我们对此问题的忽视,而身处一个比我们更糟的环境(这很可能真的会发生),那么额外一单位的福利对他们而言,将会比相同一单位的福利之于我们,可能来得更有价值。这意味着折现率会是负的。如此经济成长路径的彻底改变,不会出现在单纯的桥梁兴建的例子中,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折现率的直接应用是适当的。

第二,试着想像,我们没发现自己已经掉入了这个逻辑上的大象陷阱(elephant trap),并且继续寻求市场报酬率,作为我们的社会折现率的根据。我们很快就会面临进一步的问题。

我们现在对气候变迁所做决策的影响,将会在未来20 或30 年后开始出现,并且会持续两个世纪以上。还没有金融市场或其他任何物质的市场,能够显示出我们作为一个群体,在未来100、200 年间的选择会是什么。个人很少有借贷契约,会持续30 或40 年以上,同时公司投资的时间范围,也很少在50 年以上。

更广泛地说,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在面对未来世代将遭受大规模改变的可能时,能够显示出一个世代该如何作为。市场主要在处理个人或公司一生之内的报酬,而不是处理为整个地球的重大改变所做的集体决策。市场能够显示在短期间内,个人做了什么决定的资讯,但是没办法显示出长时间下,社会应该做什么。@(待续)

摘编自 《全球新政:气候变迁下的世界经济改造计划》 如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川震纪录片 《公民调查》香港放映
全黑环保Google原来是个山寨版
台抢绿能商机   电气二轮车问世
广州黄埔发现8千余吨轮胎废弃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