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黑鲔捕获量 六年来少一半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4月即将进入我国黑鲔鱼的鱼汛期,不过,黑鲔鱼的捕获量却年年下滑,六年来少了一半以上。至于今年,学者与渔民都觉得乐观不起来。

*去年只捕到三千两百尾*

国人熟悉的东港黑鲔鱼,是属于太平洋黑鲔,我国渔船大多在靠近菲律宾沿海、日本海、日本冲绳东北与四国岛东南海域作业。目前国际对太平洋黑鲔管理,是限制渔捞船数,我国有六百六十艘船允许捕捞,但实际作业仅四百多艘。

根据东港渔会统计,民国八十八年时,光是东港就曾捕获超过一万一千三百多尾,总重量也超过二千公吨,八十九年也有超过万尾,但此后即呈现下滑趋势,东港近两年捕获总量不到三千尾。渔业署统计也显示,全国捕获量年年创下历史新低,九十三年还有七千二百尾,但去年仅三千两百尾,总重量也从一千四百公吨减少至七百六十二公吨。

*批发价不涨反跌 渔民生计受影响*

捕获量下降,但批发鱼价并未飙涨,反而跟着下跌,去年批发鱼价每公斤仅四百四十二元,比五年前跌了二成二。东港渔会总干事林汉丑解释,这几年抓到的大部分是小鱼,大鱼已不多见,品质受影响,价格也好不起来。因为数量越来越少,加上油价上涨,出海成本高,渔民生计大受影响。

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许建宗指出,过去台湾渔民经常进入菲律宾经济海域捕黑鲔,当地是黑鲔的产卵区,鱼群聚集较多,但近年来,菲律宾也开始捕黑鲔,常扣押我国渔船,台湾渔民不敢再去,也是渔获减少原因之一。

渔业署副署长蔡日耀强调,黑鲔洄游范围相当大,很难判断渔获减少的真正原因,气候暖化、海水温度上升、洄游路径改变、环境变化等,都可能有关。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