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面包写人生:绑手与放手

吴宝春、刘永毅

人气 333
标签:

一个事业主管要留住人才,必须要提供员工三项条件:一、合理的待遇;二、继续学习的环境;三、可期待的未来发展。
──严长寿,《总裁狮子心》

当我准备从台中回到高雄时,老实说,心里充满了雄心壮志与希望,很想证明一下自己。当我在台中时就发现,台湾的面包生态又有变化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吃面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面包的种类也变多了。

便利商店与大卖场以工业化的方式,购买精密的设备,大规模生产品质还不错的面包。

另一方面,除了日式和欧式面包店越开越多外,强调个人风味的面包房或烘焙坊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还有一些热爱面包的人士在网路上串联,产生群聚效应。这些变化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变多,面包族人口也直线增加。

还有一些转变令人欣喜,社会对“面包”或“面包师傅”的印象有所改变。“面包”不再只是便宜的食物,一个上百元的面包也不少见。而“面包师傅”都穿起了干净、漂亮的白色制服,体面又神气,一扫以往衣衫不整的寒酸形象。

但最让我高兴的是台湾餐饮学校对“烘焙”进行理论与系统性的教学,我也在教学的过程中,见到许多优秀且对面包有热忱的学生,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台湾面包界的曙光。

但当我于二○○四年回到高雄时,却发觉面包界的战火虽然在北部、中部烧得一片火热,却尚未跨越浊水溪,延烧到南台湾。这里依然是传统面包的天下,我甚至找不到一家能够制作法国面包的面包店。

高雄一家大型面包店向我招手,它虽是传统面包店,但老板对我寄望甚厚,他希望我能让公司起死回生。我一向不畏惧挑战,甚至欢迎挑战,想到能力挽狂澜,让我斗志昂扬。我很快就接受了此一挑战和主厨的职位,以及一份相当不错的薪水。

我当时充满信心,认为只要观念正确,即使是最基层的传统面包师傅,也能学会对温度、时间与流程的控制,并在口味搭配上更进一步。而且,我有把握,不用增加很多成本,面包就会更好吃。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家公司其实已经出现财务危机,难怪老板会找上在业界小有知名度的我,并以高薪力邀。但以我当时的心态,即使明知道前途有此困难,依然会信心满满地一口答应。

事情的发展却令人困惑,为人很好的老板虽在聘请时表现出礼贤下士的态度,但到真正执行时,却不认同我的想法,对我做出来的面包也兴趣不大,他还是认为自己原有的东西就很好,我只要做好他交代的事情即可。

我本来没想到老板是这样的人。只是,在一些提议被驳回,一些计划被阻止后,我也不禁纳闷,如果你的东西那么好,为何公司还是摇摇欲坠?为何你必须花高薪请我来帮你?你请我来做事,却又绑手绑脚不让我发挥,反而事事要听你的,不是本末倒置吗?

老板没听到我的心声,但我想,即使他听到,大概也会置之不理。我的意见不受重视,建议不被采纳,只被分派做他交代的事情。而且,我还无法像以前一样自由地做研发工作,真是难过极了!这种情形,我真的不晓得自己如何能帮得到他?

待了一年后,我认清一个事实:我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老板,而且他们似乎也不需要我。继续待下去,不会是我所要的结果,因此我毅然决定离开。

一技在身走天涯,我并不担心辞职以后的生计。在面包界,我已小有名气,而且凭着赴日本进修习得的技术,谋生永远不会成为问题。而且常有人找上门,请我去传授如何做面包,间或替同业充当顾问。当顾问与烘焙讲习会讲师的兼差,收入相当不错,有时甚至还超过正职的收入。

在“面包”这个行业中,除少数人外,普遍待遇偏低,早期的面包师傅更没有分红或加班费一事。记得当学徒时在台北车站前一家面包店,碰上中秋节,老板为了激励士气,特别宣布:“今年中秋节你们好好干,我会按照比例分红。”

这个承诺激起大家的士气,员工每天从早忙到晚,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厨房里的员工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过了中秋节,老板一人发了一千元当奖金,大家本来脸色就很难看,此时更是不爽在心里,但也只能默默接受,因为这行业没有加班费及分红的前例。

因此,这行的潜在规则是:只要不妨碍工作或影响生意,师傅去赚外快是被容许的。我在多喜田工作时也兼差当顾问、讲师,贴补赴日进修的花费。老板看到我用自己的假期出国,进修的成果又都用在面包店上,自然乐得不说话。

若非考虑到在正规的面包店上班,练习和研发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即时得到顾客的反馈,我早就实现当初进直销机构学习沟通技巧时的愿望:当专业的讲师,传面包的道。

多年来,我始终不停地在进修,各式各样的讲习不知上了多少,并且付出了数额庞大的学费,但我也学到许多精彩的经验。尤其赴日本进修,更是吸收了不同师傅的精华,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我因此对面包的认识更清楚、了解更透澈。

多年的疑惑得以解决,我的快乐难以形容。因此,我一直怀抱一股理想,希望能够与别人分享我对面包的观念与想法,从而发挥影响力,打造新的面包文化。现在,刚好机会来了。

在离开前,高雄一家帕莎蒂娜餐厅请我前往讲习,传授烘焙的技巧。帕莎蒂娜在高雄算是异军突起的西餐厅,听说老板许正吉是做手机外壳起家的科技业企业家,因为他要在高雄接待日本来客,却找不到好餐厅,于是自己开了家法式餐厅,请了一位印度华侨担任经理,并由一位简天才师傅担任主厨。

帕莎蒂娜餐厅刚开始的规模并不大,只有四十个位子,厨房也很小,走私人会所路线。想不到名声渐渐传出去,生意好得不得了,天天客满,于是扩建为有八十个位子的餐厅。

许先生喜欢艺术,餐厅二楼未扩建,反而开起画廊,陈列国内外名家的画作,其浓郁的艺术气氛带动生意越来越好,在高雄地区声誉鹊起,是知名的西餐厅。

帕莎蒂娜餐厅使用的面包,刚开始是向外购买,后来索性在地下室建了做面包和蛋糕的工厂,自己生产面包自用兼出售。面包房的品质不稳定,销售情况不理想,其中一位面包师傅辗转知道我在担任顾问,于是来找我,请我去做一天的讲习。

当时我已决定辞职,专心做讲师与顾问,但对一家餐厅愿意花相当代价来为寥寥几个面包师傅举办一场讲习,还是觉得很少见。我问前来接洽的人:“你们公司确定要花这笔钱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对这家餐厅更感到好奇。

接洽的过程中,我也见识了这家艺术气息浓厚的餐厅,果然不同凡响。简师傅和我在交谈过程中才发现,原来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阿光。阿光早就有意介绍我们认识,只是阴错阳差,始终未能见到面。相谈甚欢后,简师傅邀请我担任帕莎蒂娜烘焙坊主厨一职。

对方提出的待遇不高,远低于前两个工作的待遇,但公司答应补助我每年一至二次出国进修的旅费,加上餐厅的气氛看起来相当宜人。于是我接受邀请,担任帕莎蒂娜烘焙坊的主厨工作。若说我在多喜田工作是练了一身好工夫,到了帕莎蒂娜才是真正大展身手的时候。

离开旧职两个月后,我加入了帕莎蒂娜的阵营。在这里,我获得了相当大的自主权,我买了老面机,开始制作老面,使面包更美味,也更具风味;还有能让面团品质更稳定、面包口感更绵密,同时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冻藏发酵箱。

另外,我的许多想法都可放手施为,不会受到掣肘,在口味或食材上有疑问时,还能向简师傅或餐厅的大厨请教,相互探讨。而且,这里还有高效率的行销团队可以互相激荡火花。

我在这里有一种如鱼得水的快乐,因为我可以尽量放射出所有的能量。我以前所学到的知识,包括面包的烘焙与管理,在帕莎蒂娜总算得到全面的发挥。

进入帕莎蒂娜约半年后,有一天,有一个穿着整齐、外表斯文的中年人忽然出现在面包工厂的门口。他满脸笑容,看着我说:“宝春,我可以参观你的工厂吗?”

“这是谁啊?要来参观我的工厂。”我心里正嘀咕着,品牌总监简小姐忽然冒出来,向我介绍:“宝春,这是我们董事长。”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大老板来了!来到帕莎蒂娜半年,我从来没有见过大老板,根本不认识他,想不到他反而认识我。

以往接触过的面包店老板,再尊重师傅,也从来不可能把厨房完全放手交给请来的主厨,更不要说长达半年都没闻问,连一面也未见。我一面向董事长介绍着他的工厂,一面想着,这样的气度真是难得。

“难道,”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的气度与格局吗?”@(待续)

摘编自 《柔软成就不凡:奥林匹克面包师吴宝春 》 宝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森动台湾旅游达人、人气日志分享
【达人料理】蛋饺的制作
黄湘怡创业成功   分享甘苦巧克力人生
爱与包容  助自闭儿闯出职场一片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