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而有德 深耕台湾家园──黄宗和

专访 基宏建设公司总裁

人气 7
标签:

日据时代,黄宗和的父亲从事土木建筑,以诚信与严谨的工作态度享誉业界。光复以后,黄宗和所领导的“基宏建设公司”,秉持诚信的经营,见证台湾建筑业界的变迁与兴隆,而总裁黄宗和的乐心公益与养生处世之道,更足以为台湾实业家的表率……

今年七十三岁的基宏建设公司总裁黄宗和,高瘦健朗,有着殷实稳固的企业、抖擞的精神,以及美满和谐的家庭。他热爱体育与乐善好施的精神处处流露智慧,有着台湾商人特有的刻苦惜福精神,可说是台湾传统企业家功成名就后回馈社会的一个缩影。

苦过来的生活 更加惜福

在朴实的台湾嘉义县乡间长大的黄宗和先生,有一个传统的大家庭。父亲是一位诚信、踏实、热心助人的建筑商,日据时代担任土木公会理事长,承接多项公共工程,颇有令誉。黄宗和自言父亲严谨从业的精神,对他一生影响深远。家中有八个兄弟、一个妹妹,家中十多口食指浩繁,并不宽裕。

黄宗和回忆儿时每天吃的都是晒干的地瓜签,由于吃的东西很少,西瓜皮常常腌来当下饭的菜。虽然物质匮乏,但一家人在父母悉心呵护下,逍遥自在的长大。他说自己童年时代在乡间玩打陀螺、抓蟋蟀、摘果子……种种乐趣,都是现代小孩领略不了的好玩事物。

彼时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不久,美军开始轰炸日本侵占的台湾。黄宗和家住乡间,得以幸免于难,却曾经站在山头上看见烧夷弹把嘉义变成一座火城,烧了三天三夜。日本战败透支许多台湾物资,导致光复初期社会的穷困,养不起孩子的父母把小孩送给别人是常见的天伦悲歌,还有父母亲因为没钱买药,眼睁睁的看着爱子病死床榻……这些都使黄宗和对于人生有特别深刻的感悟,也使他有着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所以他说自己在经营公司的时候,“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花的钱一定一毛不拔。与其在酒店花十万八万的,不如送给有需要的人比较有意义!”

建筑世家 诚信严谨第一

父亲在日据时代就因为计算精细、严谨执行的工作态度从事营造业,被日人器重,黄宗和从小就带着算盘,跟在爸爸身边,精打细算的计算工程费用,标下一桩桩的工程,并且贯彻严谨施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招标工程中脱颖而出。他说:“诚信很重要,否则下一次别人就不会给你工作了。工程计算要很仔细,一得标,就要马上把所有的材料都买下来。”

黄宗和的父亲从不以赚钱为最大目标。他曾听父亲对母亲说:“我们不求发财,让这几个子女平安长大,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而他也不负父亲期望,十几岁的时候就继承家业,南北奔波台东、台中、花莲、玉里……承包工程,终于闯出一番天地。

承袭日本人严格的品质要求,以及父亲对于工程与道德的教育,黄宗和的事业经营一路稳健成长,目前经手的住宅建案已达三、四千户。“台湾的房地产业虽然低迷过一段时间,这两年才渐渐有起色,但是我们在不好的时候,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好。”黄宗和说,光是永和一地,他经手过的建案就有两千户,如中山、秀朗、金山一带都有住宅群,大的一个社区有两、三百户。而他的经营方针,其实只有三点:“按照工程规章、选用专业人才、给予良好的待遇。”

黄宗和说用人时的第一考量,就是能够按照规章要求来施工,绝对不偷工减料。他以九二一埔里大地震时,经手过的建案为例,由于严格把关,所以安然无恙,透过地震的考验,也维护了居民的安全。能够符合安全施工准则,就是他的第一原则。

基宏建设公司副总经理王敏全先生,在黄宗和总裁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他说:“总裁对于工程建设的要求品质很高,施工很严格。像钢筋绑沙都会亲自监督,细微的地方如砌砖的隙缝都会注意,并且亲力亲为。”

人性化经营 重社会责任

其次,要选用专业的人才,让人人各展所长。王敏全说总裁非常信任员工,“他曾经说过最高明的管理就是不用管理,许多事充份授权,订出一个大方针就放手让下属去做。”黄宗和说:“我们的待遇是一般人的两倍,但是能力可能要十几倍。”

最后一个要诀,就是给予他们弹性而良好的待遇。黄宗和说:“公司从来没有什么打卡制度,但是如果遇到绑钢筋,要留守到深夜的话,就一定要留下来,不能先走。”“我认为公司管理不能死板板的,智慧的人才要给他们空间,要弹性的管理。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有感情力量才会大。”他说老板一定要照顾员工,“如果员工子女生病了,一个月要花十几万,老板一定要支持,因为老板就是他唯一的依靠。”

就是这样人性化的企业理念,成就了基宏建设良好的信誉。许多包商也与他合作二、三十年,都是老班底了。

身为建筑业前辈,看着房地产暴利与炒作的风气,也使他心生感慨。永和一地曾经有建商要招开联合会议,想要将本来一坪十六、七万的价钱,提高房价到一坪三十万,邀请黄宗和出席。他沉重地对大家说:“二十年前一坪只要四万,一户一百多万就可以买下来,现在涨到一千万,你要那些劳工阶层怎么买,怎么生活下去?当然我们需要利益,但是我们也有子女,我们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子女都有能力购屋,都可以轻松偿付房贷?不能因为提高房价,使自己子女无法负担,牺牲了孙儿的教育利益,一下子就把儿女一辈的钱吸光了。”他认为本着社会责任去考虑下一代,毋宁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推广体育 慈善回馈当天职

黄宗和从小就喜爱运动,十岁就开始练西螺七崁所流传下的少林拳法,所以身体很好。三十几岁时,却发现自己因为长期的应酬、工作繁忙、熬夜而体力变差,好像快生病了,体察到健康的重要,于是跟随名师郑曼卿先生学习太极拳。又觉得登山于健身效益甚大,于是参加中华民国山岳协会,就在因缘聚合的情况下,民国二十二年成立永和登山会,从当年的两、三个人的规模发展到现今七、八十人,带动了永和地区的登山风气。


黄宗和推广体育不遗余力,2005年在台湾国际健行大会上致词。

因为善心捐助两间办公室给永和建设委员会,认识当地政要,黄宗和荣膺永和体育会理事长,推广体育工作不遗余力,使各机关与学校的舞蹈、体操、球类、田径比赛逐渐蓬勃发展。

在领导永和市体育协会时,运动的社团从二十几个增加到七十几个,卓越的绩效使他再度被公推为中华民国体育总会会长,带动体育风气居功厥伟。

一九九五年,中华民国山岳协会自组珠穆朗玛远征队,黄宗和大力赞助,队员陈国均与江秀真于五月十二日登顶成功,创下台湾首次自组登山队登顶成功纪录,获当时总统李登辉表扬,认为这次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显示台湾登山体力与技术已可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摆脱了东亚病夫的污名。能立下这样的里程碑,令黄宗和非常感动。接下来他被推选为中华民国山岳协会理事长,扩展国际登山界交流,并且身体力行,每年都爬一次玉山。长年带领登山队挑战台湾的百岳高峰登顶成功,登山协会人数也从未满一百人到后来的七、八千人,贡献非常的大。

由于热心公益声名远播,接下来,黄宗和又荣膺第四届台北县慈善协会理事长。他认为从事慈善事业不仅是荣誉,也是一项不可推卸的使命。黄宗和长期捐款给不符合政府补助条件的国小贫童户外教学和生活日用品的费用,并且于慈善协会十周年庆时,捐款四百万元,在坪林茶叶博物馆外种了三千棵丹枫树,成为一个适合全家游赏的大公园。

多年行善,黄宗和感触很深:“世界上真的有因果,做好事会有回报。有的时候很奇怪,会化险为夷。”他曾赞助眼角膜的捐赠活动,结果本来有些模糊的视力竟奇迹似变好了。除了身体健朗没有病痛之外。子女各有所成,孙儿孙女都聪明健康,相貌俊俏可爱,九十四岁老母也健康快乐。黄宗和语重心长地说:“使人快乐自己才能快乐,使人幸福自己才能得到幸福。使人安全自己才能获得安全。”


黄宗和与孙子一起锻练身体。

事母至孝 人生智慧如数家珍

长期研究气功与养生健康、待人处世之道,黄宗和话中蕴涵深刻的人生智慧。他本着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心,并且信服日本高僧对德川家康的一段开示:要把自己当成种子,别人是成就你的土地,所以他致力于慈善的工作。黄宗和说现在的人道德不好了,把唯一的一间房子卖掉去买股票,想不劳而获,失业了去游行找政府抗议,不愿吃苦反省自己。只有好好教育下一代,台湾未来才有希望变得更好。

在永和建筑理事长任内,黄宗和与日本建筑商结盟,有一篇〈听某嘴,百年富贵〉的文章,登在纪念刊物上,获得很大的回响。文章讲的是男人要听太太的话,因为自古以来犯罪与不幸的原因有百分之九十五由男性造成。女人往往为家庭无怨无悔的牺牲,所以男人要做重大的决定或投资时,一定要问过太太,尊重太太的决定。如果今天有妻子选择离开一个家,多半是因为家暴、先生不负责任,或者是野心太大,要把唯一的房子拿去抵押,拖垮整个家庭。如果先生愿意听太太的话,这个家才能保持完整。他很赞成马英九总统提到的夫妻相处之道:“先生应该对太太说:‘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

现实生活中的黄宗和,也非常重视家庭生活。目前他每天花许多时间陪伴高龄九十四岁的老母亲,帮她按摩、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王敏全说,黄宗和为了讨母亲欢心,还特地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拉着车让母亲坐着游赏山景。客户远远看到了非常感动。黄宗和对于好的道理奉行不渝,广为宣传,见到人有好处就夸奖,人称“夸奖伯(台语“欧露伯”)”。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幸福圆满的典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