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一种控制全球模式的世博

标签:

【大纪元5月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实真编译)5月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在浮华的仪式和中外领导人参与下揭开序幕,上海投入数百亿美元的赌注,期望能吸引大量观光客,同时象征中国厥起的力量。不过,据《经济学人》日前刊载一篇评论,题为“实现梦想—一种介于商展、游乐园及控制全球模式的东西”(Living the dream–Something in between a trade fair, a funfair and a template for global domination),指出上海世博的麻烦摆在前头。

先前在已开发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并没有展现多大的吸引力,而上海在世博上的奢华耗资却令人瞠目结舌。上一次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2005年世界博览会,已经很少有人会记得了,更遑论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Zaragoza)的博览会。依照巴黎国际展览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Expositions)的定义,西班牙这场根本算不上完整的“世界”展览。

上海预期6个月的展览可吸引7,000万人参观,这个数字是日本爱知世博的3倍,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的12倍。据上海市府表示,他们仅在展览会上的投资就花了42亿美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2倍,另外在改善上海市的基础建设上,也投注了数百亿美元。

虽然中共官员有意规避用“主题乐园(Theme park)”来形容上海世博,但是它就主题乐园。世界博览会源自于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的“大展览(The Great Exhibition)”,目的是展示制造的产品(和英国的工业实力)。上海世博高调的表示其目的是促进讨论“都市弊病”,它的主题标语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时候中共官员会称它是中国的“经济奥运会”,就好像商人在进行交易的大型贸易展(但它不是)。比较好的诠释是去年一位资深的展览组织者所说的:参观者可体验到“身在奇幻声光电影中的感受,或进入一个五彩缤纷及引人注目的主题乐园”。所以,乐趣是主要的目标。

另一个目的是逐渐灌输爱国式的自豪,这种动机非常类似以前的世博展组织者。上海世博有190多个国家参展,他们的展示馆通常是怪异的建筑,但是在中国馆高达63公尺雄伟建筑的相形之下,其它国家的展示馆就变小了。中国馆状似古代皇帝的帽子,涂上像北京紫禁城的深红色,有意要让参观者感到如同晋见皇帝的敬畏。

但是世博的组织者却面临到难题。他们预期每天平均有40万人参观上海世博,只有八分之一的人能够进入中国馆(虽然中国馆不像其它建筑一样在展览后要拆掉),而且还须要预订门票。其他人虽然花了人民币160元到200元购票,不得不对于外国馆实惠的赠品感到满意,大多数的参观者只对于可以拿着满手的赠品感兴趣。

开幕前的试行营运,结果一些受欢迎的展览馆大排长龙,排上2至3小时是常见的,美国和英国馆就在其中。有一天美国展览馆因为技术关闭,听到一位中国人在美国馆外怒斥美国官员:“我选择先到美国馆,是表示我对你们国家的尊重”。世博组织者将祈祷别再有这些问题发生了。展览场地规模之大,是西班牙萨拉戈萨展览场的20倍,日本爱知世博展的2倍,所以各展示馆之间的距离也长,搭巴士也要排队等候。上海的夏天非常湿热,人的脾气很容易就冒上来。

促销“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也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就说世博的环保主张吧,上海也和中国的其它城市一样,毫不关心那些因为都市发展而被迫拆迁的人,为了让出世博场地,有5万5,000多人必须迁离黄浦江畔。现在又为了盖迪士尼主题乐园,也有数万人被强行迁移。官方的《上海日报》本周表示,迪士尼会是继上海世博之后,城市中“另一个新的亮点”。

这个迪士尼预定地就在世博展东边15公里(9英里)的赵行村,去年底政府寄给当地居民的一个传单中,盛赞迪士尼计划是上海服务经济的一个“大跃进”。这个村庄在近几周中大部分已经变成瓦砾,但是有几户坚持要更多的补偿,甚至拆除人员已经打掉了他们隔壁的房屋仍不愿搬迁,一位居民说:“政府对我们非常残酷”。附近的街道上仍挂着一条红色的横幅,上头写着“用文明的新形象,高兴地欢迎世博的大聚会”。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世博上访遭遣  6港商仿冯正虎机场抗议
均温逾30度 中国大陆“闪电”入夏
葛丽芳:纽约联合国前控诉抗议
上海世博揭开中国哪一幕?(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