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吃宵夜严重损害牙齿

人气: 79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欣怡编译报导)据美国《生活科学》杂志(Life Science)报导,最新研究指出半夜吃零食可能造成牙齿易脱落,特别是那些晚上吃完东西后不刷牙的人是高危险群。研究专家呼吁,牙医师应该针对夜间进食者加强口腔卫生检查和口腔卫生教育,如建议他们使用含氟牙膏,以及睡前一小时不要再进食。

密苏里大学心理学家兰德葛伦(Jennifer Lundgren)说,我们事先假设半夜吃东西,而且吃完东西后不刷牙或不用牙线剔牙,以及夜间唾液分泌减少等会增加掉牙的风险。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不论男女吃宵夜都可能增加日后掉牙的风险。夜间唾液流量比较少,无法协助清洁牙齿,而且夜间食物残渣在口腔停留时间较长,如果吃完东西不刷牙,更容易使得甜食、酸性食物与饮料残留口腔,进而侵蚀牙齿。

研究员们在1987–1988年,针对2,436名30岁以上的丹麦人,以问卷调查他们是否半夜爬起来吃东西。经过六年的追踪,于1993–1994第二次问卷调查发现,吃宵夜者的掉牙数量比不吃宵夜者多出近四颗。

每周至少两次半夜爬起来吃东西,表示已经出现夜食症候群(night-eating syndrome)的症状,在美国只有1.5%的人口被这种相当罕见的饮食失调症所影响。但过去的一项研究估计,美国约有9%–12%的青少年和成人在晚上11点之后进食,然而这些人并未出现明显的夜食症症状。

研究中还发现其他造成牙齿脱落的显着相关因素,如吸烟、糖尿病、年龄以及只有高中毕业而非高学历者。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将针对年轻的夜食族群进行研究,设计更详尽的、有关夜食习惯的问卷。他们特别强调,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重度夜食症候群(full-blown night-eating syndrom)和狂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患者,因为他们并未评估具有这些症状的人。

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

兰德葛伦博士表示,虽然目前仍不确定,单靠维持口腔卫生是否就能减少口腔健康不良的风险,但这可能是好的开始,可以协助那些经常在深夜进食的人,以及可能罹患夜食症的人寻求治疗方式。纵使牙医师无法制止患者在半夜狂饮暴食,但也应该让他们了解相关的风险性,针对夜间进食者加强口腔卫生检查和口腔卫生教育。网路医生网站(WebMD)的专家提供了完整的口腔保健计划,帮助你永保牙齿与口腔的健康。

★向牙医师咨询并了解个人特殊的口腔健康需求,例如怀孕、糖尿病、癌症治疗、心脏病、装假牙或矫正器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额外的保健须知或治疗,如此就必须调整口腔与牙齿的保健方式。

★含氟牙膏可强化牙齿的生长,预防蛀牙。每天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其中一次必须在睡前。

★均衡饮食,摄取多种类食物,但是少吃含糖或淀粉的食物,如干果和葡萄干、冰淇淋、洋芋片等,这些食物会提高口腔的酸性,容易形成蛀牙。吃完甜食一定要刷牙或咀嚼无糖口香糖。临睡一个小时前尽量只喝水,不要再进食。

★尽快戒烟或戒烟草,抽烟会造成口臭、牙齿变色以及其他的口腔健康问题,而且抽烟者是口腔癌、咽头癌、喉头癌与食道癌的高危险群。

★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牙齿检查和洗牙。经常自我检查口腔与牙齿,熟悉它们的外观和变化,例如检查牙齿是否有任何碎裂、变色和松动的征兆,如果牙齿咬合改变或出现咬合疼痛应尽快就医。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