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类地行星 NASA公布望远镜观测数据

人气 12

【大纪元6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易德正编译报导)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克卜勒任务(Kepler Mission)日前公布43天的观测数据,涵盖超过156,000个星体。NASA将持续追踪这些星体的亮度变化,从微小的变化中寻找在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

克卜勒任务是NASA设计来寻找环绕其它恒星之类地行星的太空望远镜。它藉由量测非常微小的亮度变化来辨识星体与其大小。

天文学家将对新公布的数据进行研究,从几百个行星当中,确认不同的行星各自对应的亮度变化。这些行星有着不同的温度、大小以及年龄。部分的行星具有类似太阳黑子的黑点(starspots);部分则是会产生耀斑(flares),并影响其邻近的星体。

克卜勒任务的团队共有28位科学家,他们同时使用地面望远镜、哈伯望(Hubble)太空望远镜以及史匹哲(Spitzer)太空望远镜,对400个感兴趣的特定星体进行后续观察。克卜勒望远镜所观察的星域在天鹅座(Cygnus)和天琴座(Lyra),因此地面望远镜只能在春季到初秋这段时间进行观测。利用这些望远镜所取得的数据将可确定哪些星体是行星,这些数据将会在2011年的2月发布。

若不使用其它辅助望远镜,真正的行星将无法辨识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双星运动──亦即互为中心进行轨道运动的两个星体,会在观测上形成干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行星的大小需要地面望远镜的协助才能确定。

NASA华盛顿总部克卜勒任务主管莉亚‧拉皮亚纳(Lia LaPiana)表示:“我期待未来几个月科学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宣布新的系外行星搜寻结果”。

任职于NASA加州莫菲特场(Moffett Field)艾姆斯(Ames)研究中心的克卜勒任务副首席研究员大卫‧科赫(David Koch)说:“这次所收集的数据是有史以来最精确的、近乎连续的、耗时最长且资料量最大的恒星光度数据。”“随着时间的增长,收集到的数据只会更好。”

克卜勒望远镜会持续运作,至少到2012年11月前都不会停止,目的是寻找跟地球一样大小的行星,包括那些位于温暖适居区域、绕着固定轨道运转、地表上有液态水的行星。由于在那些区域,行星与类太阳星体产生凌日现象,一年只有一次,而科学团队需要三次的凌日以助确认,所以要找到一个与地球一般大的行星,并确认完毕,预计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

首席研究员威廉‧博鲁基(William Borucki)说:“克卜勒任务的观测将告诉我们,是否许多行星上也有生命,亦或是我们在银河系中是唯一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航太总署核准发射  亚特兰提斯号14日升空
美宇航局 首张从火星轨道看地球月亮照
NASA拍到罕见小行星穿越蝌蚪星云
哈勃望远镜拍到恒星吞没行星奇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