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空气恶臭蚊蝇滋生 民众防疫刻不容缓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6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洪宁采访报导)江西抚州抚河决堤灾区,近日部分地区洪水开始消退,被淹过的地方留下一层黄沙,并暴露着被淹死的家畜尸体。灾区村民反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外面的味道很臭,田里的泥巴很臭很臭的”。专家表示,灾后污水、粪便、垃圾无法管理,将导致蚊、蝇、鼠类等病媒生物孳生,极易引发霍乱、伤寒、痢疾、甲肝、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重灾区唱凯、罗针等镇,发生决堤后,冲走了很多人,并有大量牲畜被淹死。近期又将遇高温天气,病菌极易扩散,灾区防疫刻不容缓。

当地村民向大纪元记者反应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外面的味道很臭,田里的泥巴很臭很臭的”。“这里环境不好,蚊子特别多,味道也很臭。容易传染病。”

由于官方并无进行水源消毒,民众只能自力救济,村民说:“有了1998年洪灾的经验,现在我们都是自己去街里买消毒药,自己给井水消毒。”

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30日至7月3日,江西全省以晴热天气为主,最高气温34-36℃;29日赣北北部阴天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赣南以晴热天气为主;28日,江西赣州、抚州、吉安等地阴天多云,部分地方有阵雨或雷阵雨。

洪涝灾害发生后,生活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再加上气温较高,细菌繁殖活跃,蚊蝇孳生,水源极易污染,人们接触疫水机会增多,使灾民患病的概率大增。

罗湖镇的一位女村民说:“发水后,便坑都被水淹了,脏东西都在水里面。现在村民,有的也是直接往水里排,太脏了,没办法。” “外面的水都不敢碰。”

据了解,江西部分地区水吸虫病感染严重,灾民也担心因洪灾导至水吸虫病漫延。

江西省健康教育专家杨冰则介绍,水灾过后,污水、粪便、垃圾无法管理,导致蚊、蝇、鼠类等病媒生物孳生,极易引发霍乱、伤寒、痢疾、甲肝、流行性出血热、血吸虫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专家提醒,汛期自来水应烧开后再饮用,井水应先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消毒,每担水(约50公斤)使用漂白粉0.5-1克或漂白精片0.5-1片,按比例秤好漂白粉或漂白精片,加少量水,搅拌均匀,倒入待消毒的水中,搅均,静置30分钟后可饮用。如水质浑浊,可先用明矾澄清后再进行消毒,明矾用量为每担水约5-7克,待水质变清,静置作用10分钟取上层清水。
遭水淹地区的村庄和住户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和消毒。墙面、地面可用84消毒液和清水按1:10的比例配成浓度为50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土质地面每平米消毒剂喷洒量约为1000ml(1公斤)、水泥地面约为300ml(0.3公斤)、墙面约为100ml。

汛期需警防的八种疾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病从口入。洪水中通常含有从粪便中来的伤寒、痢疾、肝炎等细菌、病毒,同时蚊、蝇也会乱飞窜污染食物,以至肠道传染病发病机会大大增加。

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猪,人与被污染的水接触以及进食被鼠尿、猪粪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此病多发生于湖沼、河湾、沼泽和易受淹涝的半垦区。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与鼠频繁接触感染机会较多。

血吸虫病: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可造成血吸虫病的急性感染。

真菌感染:真菌即霉菌,汛期气候潮湿、闷热,适宜真菌生长。它可寄生在突然或人畜粪便中,通过破损皮肤进入人体,造成感染。特别是过度劳累、营养不足、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人容易出现各种霉菌感染。

红眼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快,如果接触了红眼病患者用过的东西,如脸盆、毛巾、书籍、玩具、报纸、钱币或在污水中游泳后,易感染。

皮肤病:洪涝灾害中,由于人们与江、河、湖、田水频繁接触,或久浸水中,皮肤破损、抗病能力差等情况时,各种致病生物或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会侵害皮肤,导致脓包病、湿疹、接触性皮炎、稻田皮炎、尾蚴皮炎、浸泡糜烂性皮炎等。

疟疾:近几年来,疟疾不多见,但洪汛期易出现流行,要注意防蚊虫叮咬,睡觉时使用大帐篷或蚊香等驱蚊灭蚊物品。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11省区1500多万人遭水灾  101人死亡
江西出现50年最大冰雹 69万人受灾损失3亿
豪雨不断 中国南方十六省水灾
江西18万人遭洪水困 多个县城通信交通中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