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鲜543 餐桌上也可护海洋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6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8日电)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荒野保护协会推出“永续海鲜543原则”,呼吁民众在餐桌上实践海洋守护行动。

荒野保护协会邀请学学文创行政主厨林德贤、海洋科技博物馆筹备处助理研究员陈丽淑博士出席记者会,鼓励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也能牵动海洋生物多样性。

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林耀国表示,海洋蕴含相当多的生物,海洋生物和陆地上的动物一样,需要被重视,并非只是当食物。依循海鲜选择543原则(5不、4方向、3件事),将是因应海洋生物消失的契机。

他说,“5不”是不吃珊瑚礁鱼类;不吃大型鱼种或幼鱼、鱼卵;不吃深海鱼类、稀有物种、已过度捕捞的鱼种;不吃非永续渔法所捕捞的海鲜;不吃破坏环境与耗费自然生态的养殖海鲜。

“4方向”为选择量多、成熟期短,容易捕捞且有渔业管理的海鲜;选择滤食性或草食性的养殖鱼种,且管理良好的养殖海鲜;选择采用符合永续标准所捕捞的渔获;选择来历清楚的海鲜。

“3件事”,即所有海洋渔业所捕捞的海鲜都是“野生动物”;海洋资源已面临危机;把握今天的选择,决定海鲜的未来。

荒野保护协会并印制宣传品指出,人们吃下肚的海鲜等同于陆地上的野生动物,例如鱼翅=熊掌、黑鲔鱼=赤腹鹰、曼波鱼=台湾梅花鹿。

陈丽淑表示,台湾民众普遍不知道海鲜文化有什么问题,例如东港的“鲔鱼季”和花莲的“曼波鱼季”喧腾一时,事实上渔业资源衰退的问题在台湾已发生,东港的黑鲔渔获量创下历年来最低纪录,就是例证。

记者会现场,林德贤利用当季盛产的台湾鲷及文蛤示范两道好吃的料理,让家常鱼也可以煮得美味又营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