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教室外人生的课程

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国三的孩子,考完了第一次升学测验。收到成绩单后,不满意者,经过了扼腕叹息,纷纷就绪,全力以赴再拼第二次;满意者,正在雀跃欢喜中,兴高采烈的忙着选填志愿、申请学校。自己站在讲台上,望着各有所司的孩子,心中油然生起一份祝福和不舍之情。孩子啊!教室里的课程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是呀,人生的课程却没有教室,也未设修业年限,自己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可得好好用心的探索与钻研!

阴霾多变的夏日,窗外风云诡谲,室内人声鼎沸。忽见平日桀骜不驯的阿霖,手拿申请书施施前来,一改往昔放荡不羁的行径,温和有礼的请教职校各科系的概况。为他一一解说之后,忍不住询问他的志趣,15岁的孩子的回应,让做老师的自己瞠目结舌,他说:“哪管什么志趣不志趣的,我妈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听完这番话,一时语塞,似乎空气也都为之凝结了,待回过神来,才语重心长的告诉他:“做自己有兴趣的事,会让你感到充实又快乐,这是无价之宝!”对话至此结束,师生双方都无意争辩,阿霖不以为然的转身离去,留下陷入沉思的自己……

孩子的观念是父母的翻版,父母又代表这个社会的认同,换言之,孩子讲得理直气壮的说词,是当下普遍的共识。在这个追求流行、竞尚奢华的时代里,金钱俨然是唯一的筹码,好像可以去转换成所有物质需求的满足。因此,有形的价格,被塑造为争逐时髦、讲求新奇者最重要的标的;至于,无形的价值,纯属“曲高和寡”的悖论,看不到也摸不着,汲汲营营的普罗大众,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推敲、讲究呢?明白了眼前的这个现象,也就不难了解年纪轻轻的孩子,何以会如此的看待金钱与志趣了。

近日,网路上一篇有关“奴时代”的文章,引起热烈的回响。文中指出,现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成了物质的奴隶,从“房奴”、“孩奴”、“车奴”……,太多的“奴”接二连三的出现,成了生活中无法承受之重。因此,1928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预言,又再度受到重视。他提出:“有史以来,人类将首次面对一个真正永恒的问题——如何利用工作以外的自由与闲暇,过快乐、智慧的美好生活。”孩子,自由与闲暇是一种心灵的开放状态,无涉金钱,也非关物质,它让我们有余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发展生命的热情、真实和意义,而这些正是学校没有设计的课程,但是,你将在没有教室的生活中接触到。

阵阵薰风徐来,吹散了天际的乌云,盛夏的骄阳终于露脸。青春洋溢的15岁,还有太多的契机与可能,实在不必过分杞人忧天,为他们操劳、担心。反观自己,不也曾走过那懵懂无知的晦涩岁月,在教室里学了英文、数学与物理,可是呀,关于人生的课程,却是在教室外面,一点一滴逐渐体会的。相信孩子们也终将在生活的磨炼、考验之下成长与成熟,然后,对价格和价值,重新去认识与评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那以后遇到表现失常的孩子,我总是抱着期待,只要得到孩子诚心的信任,一切都会有转机。
  • 国三时功课是最繁重的,记得当时一天10堂课,小考居然可以考到12次,因为某几堂课上课见面就考,下课前再来个“回马枪”加考一回,真正是“烤”得人仰马翻、精疲力竭。
  •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们此刻就要挥别国中生涯,我是否还有遗憾呢?我仔细的想着,有的,如果此刻我们就要挥别,我确实还有未完成的梦想。
  • 毕业季节,许多的学校,给孩子不同的毕业仪式:有的学校带着毕业生攀登玉山、有的让孩子在水中领取证书,有的要孩子划着传统的独木舟绕行居住的海岛,也有更多的学校,定下需要通过单车环镇、小铁人关卡、才艺表演、体能训练等各种精彩的活动。
  • 作为一名文学老师,除了讲授故事,我也常常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并尽可能更多地采用这种方式。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些概念,我会在课程中掺进一些叙事手法,将概念用戏剧化的方式呈现。教书的时间越长,我就越相信故事的力量。它传递真理和激发奇思妙想的能力,其它任何方式都无法企及。究其原因,这一点尤为重要:故事与人类的经历和人的本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回首数载的教学生涯里,曾迷失在孩子成绩与教学付出的计量天秤里,失衡的可不仅是度量意义上的砝码,而是师生间双向沟通的和谐……
  • 虽然疫情严峻仍考验着大家的生活,但从这次不幸的事件里能跟孩子多了难能可贵的生命对谈与交流经验,这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 蓦然回首,才明白所谓付出就是快乐的真谛果然不假,使生命丰硕圆满的是发自内心的付出不计回报。
  • 学海无涯,祝福我的男孩在学习路上找到更多乐趣跟成就感。不管前方迷茫困顿的漫漫长路要走多久多远,我愿与你偕行、努力向前。
  • 绝非巧合的是,目前教师工会的首要要求恰好是他们自成立以来一直游说的主要内容,那就是雇用更多的老师。这就不难看出个中缘由了。更多的老师意味着更大的工会成员名单以及更多的流入工会的会费。工会还很清楚,即便在大流行结束后,政府在政治上也很难解雇这些临时聘用的额外教师。因此,这些临时减少的班级规模很可能成为永久性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