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组图:安达鲁西亚号避台 人潮拥簇争睹仿古船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09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周美晴台湾基隆报导)9月21~22日受邀于宜兰乌石港进行海洋文化交流的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号”仿古船,巧遇即将袭台的“凡那比”台风,17日晚转而进入基隆港避台后,随即吸引大批人潮争睹英姿。此起彼落的相机闪个不停,赞叹声不绝余耳,手机还不停的传简讯告知亲朋好友难得的好机会,虽无法登船参观,却也满足了一窥古战船的好奇心。

公元1636年一位西班牙神父记下途经花莲东海岸的印象:“在撒奇莱雅、太巴塱、拔子等村庄,村民的皮肤像西班牙人一样白,而且都有金矿及银矿… 。”这是花莲原住民撒奇莱雅族最早出现在西方文献上的记录。

事隔近四百年喜相逢,莲水琏部落头目宋德让,率领五位族人,在东北角南雅外海迎接刚从上海世博返航的“安达鲁西亚号”西班牙古帆船! 双方在海上初见面,宋德让用撒奇莱雅语大喊:“马希乍豆”(你们好吗?),由台大外文系教授鲍晓鸥(西班牙籍)用大声公转达欢迎之意,古帆船上的水手马上大呼:“Viva! Sakilaya!”


进入基隆港避台的仿古船(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进入基隆港避台的仿古船,吸引大批人潮争睹英姿。(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进入基隆港避台的仿古船,吸引大批人潮争睹英姿。(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民众观赏仿古船人挤人,为争赌英姿,有民众把小朋友举上肩以便观赏。(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约有15位船员。图中的船员正为防台作准备,直躺甲板上的为第七张帆。(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船员右上方有一口炮,船身一格格的为炮门。(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船尾(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船头(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仿古船榫接制造,手工很细致,木头上的圆点为卡榫。(摄影:周美晴/大纪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