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尊重地方检察厅放人决定

【大纪元09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任子慧日本报导)日本冲绳县那霸检查厅24日突然宣布释放撞船事故中被扣留的中国船长,日本各界为之哗然,看法各不相同。多数人认为日本是“屈于强权,无视司法”,但也有民间企业认为,释放中国船长将缓和中日的紧张关系。而中国民众也纷纷在网上发言,嘲讽中共的人质换人质,同时,事件也体现日本的三权独立,司法文明。

中国问题专家孙彦军则指出,整个事件看到中日双方假戏假作,中共方面的拙劣打压保钓人士,更让人清楚其卖国的本质。

政界各党:不可理喻

自昨日午间突然峰回路转宣布放人后,日本社会从政界媒介市民均对决定表关注。执政在野等多个党首均公开表示,“屈于强权,无视司法”。

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指出:“这样的问题要坚持原则。地检说考虑到了日中关系,让人完全无法理解。”他对该放人决定提出强烈质疑。前首相安倍晋三指责道:“向中国发出了错误的讯号,外交上极其幼稚拙劣。”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则抨击道:“观光与经济交流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国家的价值更在他处。希望政府振作。”

不过,日本政府否认出于对华外交考虑而对司法进行了干预。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强调释放决定“是地方检察厅独自做出的判断”,同时表明尊重该决定,间接的表明了放人决定不代表日本政府,而是一个地方检察厅的决定。他还透露,地方检察厅在决定放人的前半个小时包括他本人等菅直人政府才知道。

释放船长 非日本政府决定

一些跟中国有生意来往的企业则表示,中国的稀土是混合动力车等日本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料。汽车及电机厂商多认为,船长的获释可能使稀土出口不畅这一最坏的事态得以避免。而旅游业则希望,访日中国游客和访华日本游客的数量今后有可能恢复。

而日本各大报今日均就事件发表社论,多批评政府妥协态度,同时要求日本拿出正确态度。

《读卖新闻》则指出,日本不应任意被“(中日)友好”两字摆布,应以战略互惠的立场上冷静实际的展开维护国家利益的对华外交。

《朝日新闻》的社论:考虑今后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但是一个苦涩的选择。为了日本国民的影响及中日关系,就不是单纯的司法判断。社论也直指政府,质疑菅直人政权的高度政治判断能力。撞船事故后,日方进入的一个法制国家当然要履行的司法手续。但来自中国大陆种种的强压,令人震惊质疑中方“要做到如此地步吗”

《每日新闻》则指出,放人决定是在中共方面的外交攻势下逼于无奈做出的决定,同时给外界留下外交不力的印象。释放原本是希望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态势,但逮捕船长后至今的整个过程,难以让人抹去事件不透明之处。

《产经新闻》则指,中共的强硬姿态,只能给双方留下深刻“剧药”的后遗症。

专家:未能转移视线 本质尽现

中国问题专家孙彦军先生则表示,从整个事件的戏剧性的变化,其实是双方政府都知道在演戏,所以假戏假做。中共在钓鱼岛问题就是演戏,原来在演戏,以后还会在一定时间内继续演下去。此次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都无让步,也没赚到多大的便宜,双方各无有力的进一步举措。中共原想借机凝聚民心,转移国内的官民矛盾,不但没达到目的,反而让民众看到中共打压保钓人士的本质一面,即是其在领土上的卖国本质。这次表演很拙劣!故意设局挑起争端,又不敢采取进一步措施,反倒打压中国民间的保钓行为,漏洞百出。结局很可笑。

不过中国国内民众却有着他们角度的看法,有的认为日本是法制的国家,还有网民说日本人救自己人心切,处于换人质的考虑放人,并举了日本政府是如何重视自己的国民的实例,一人换四人,事件中进一步确认了日本主权归属。

大陆民众:一换四 贻笑大方

大量民众网站留言,其中有市民赞扬日本的外交做得很不错,对内,为了救援4名人质而妥协;对外,领土再次得到国际承认,这才是大国外交。也有网民阿凡达战士:有人在内部瞎折腾p们, 但外面也有人敢折腾它。这叫一物降一物。

网民hope2010:当昨天美国明确表态在钓鱼岛问题上支持日本,且适用美日防卫条约及对中方忍耐的底线进行测试后,日本的目的已完全达到,继续扣押我船长已毫无意义,所以释放船长,结束本次危机。

相关新闻
郭泉:支持马英九保卫钓鱼岛,谴责中共“搁置主权”政策
瞭望东海钓鱼台
台日关系风向标 台湾驻日代表人选定
北京派渔政船前往钓鱼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