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业配”继续下去 将断送新闻专业与社会互信基础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1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玮臻台湾台北专题报导)“业配新闻”风波扩大,越来越多的政府要员、朝野立委及学者们纷纷站出来表态立场,从历史来看,报业从一开始的为政治服务转变为现今的金权导向,这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台大新闻所所长林丽云表示,媒体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民众把关讯息的真实与为民喉舌,然而政治和商业皆无所不用其极的来影响媒体,长久下去,不仅使得媒体新闻专业、理念整个断送,民众也会因对媒体、广告的不信任,而引发整个社会互信基础的崩解。

林丽云表示,在威权统治时代,虽然记者写稿处处受戒严法令限制,但当中仍有可自由表达真正看法的空间,如港外杂志等其他管道,而现今虽然看起来戒严时期的法规及出版法都取消了,但却面临了另外一种新的压力,现在记者除要执行业界老板已经拿到的“业配”计划,还要去跟采访对象拉广告、业配及赞助,也就是说,经济层面的压力直接落到记者身上。

因此对记者和编辑来说,“业配新闻”也就是他们的薪水及年终奖金,这也使得他们的专业理念受到转变,认为要继续在业界生存,“业配”就是必要的,但是在这1个字一百块以上的对价关系下,记者就无法扮演监督政府的使命及为民喉舌的角色,使得新闻品质严重受到影响,民众也将落到资讯不对等的状态。

林丽云指出,以英国为例,他们国家的主要媒体和广告商都反对立法通过业配,而反观台湾,像《中国时报》近期的社论甚至都还主张为了媒体生存,可以有某种程度的业配,但她强调,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若“业配新闻”依旧存在,长久之后不仅使得媒体新闻专业、理念整个断送,民众也会因对媒体、广告的不信任,而引发整个社会互信基础的崩解。

她指出,政府若要解决媒体生存问题,与其将钱花在买新闻,还不如用来作为建全新闻产业的发展基金,提供更多基础建设,帮助更多如《大纪元》、《新头壳》、《醒报》等公共利益导向的媒体发展,这才是最佳釜底抽薪的方法,而现今政府和媒体所要做的,就是将依靠“业配”生存的想法,转换为如何才能使台湾媒体有健全的发展环境才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