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语言学家谈韩国文化

专访:欧洲一流韩国文化专家马丁•弗罗斯特教授

人气 23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崔祯恩韩国首尔采访报导)韩国演艺界9月9日至10日在欧洲文化中心法国巴黎举行了“SM town Live World Tour”音乐会,法国主流媒体一致以“席卷欧洲的韩流”、“韩流席卷了法国Le Zenith de Paris”等主题,对该音乐会进行了报导。该音乐会不仅成了韩国流行音乐进军欧洲的契机,同时也对应该将韩流文化演变发展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希望。

语言学者、欧洲一流韩国文化专家马丁•弗罗斯特(MARTINE PROST)教授日前接受《大纪元》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她对韩国文化的喜爱,以及韩国文化推向全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也观看了4小时的‘SM town Live World Tour’演出,如果韩流一直保持韩国独有的自然活力,那就会继续成功。与年轻人喜欢的韩国流行音乐一起,通过‘戛纳电影节’被介绍的的韩国电影也非常享有人气,法国的文化、知识界人士大都知道韩国的电影导演金基德和朴赞郁,并且非常喜欢他们的电影。特别是金基德导演还拥有着疯狂的法国影迷,在法国要想成为著名女演员,光靠漂亮的外貌是不够的,要兼备智慧和个性,在法国要想受到瞩目,要新颖、要具有独创性才行”。

马丁•弗罗斯特教授曾经历任法国“法兰西学院”韩国学研究所所长和巴黎7大学韩国学科教授,她于1980年在韩国延世大学就职期间,与比自己小4岁的体育学科学生结缘并结婚,从此一直往返于法国韩国之间,前不久退职以后,开始在韩国定居。以下是专访内容:

▶有您喜欢的韩国偶像团体吗?
“也许因为我是女性的关系,韩国的男子歌手组合非常有魅力,我喜欢韩国的‘Super Junior’,估计在欧洲韩国男子歌手们以后会受到瞩目,少女时代也很好。”

▶您的丈夫是韩国人,韩国男人好在哪里?
“1980年在首尔大学学习东方语言的同时,我还在延世大学俄文学科任教法国语,在像今天这样晴朗的天气中,首次遇到了打网球的现在丈夫,他那时是延世大学体育学科的学生,是国家网球选手代表。他的微笑让人感觉温暖,而且心地单纯善良,他还具有只要努力所有一切都会实现的坚定信念。他是对人生充满强烈希望和阳光的一个人,这是他最大的魅力。”

▶现在的韩国是多文化国家,对国际婚姻感觉有什么困难吗?
“大部分韩国人,都说国际婚姻困难,国际婚姻确实存在困难,因为习惯和思考方式的不同,造成互相不理解,发生隔阂以致离婚。但是国际结婚,也会让人更努力的克服差异,更加努力要互相理解。就因为都承认互相存在差异,理解的幅度也相应会宽广。国际结婚最重要的是语言,那是能互相表达想法的途径,国际婚姻失败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方面存在不足。我和丈夫进行了很多语言沟通,与生活无关的主题也进行讨论,如:报纸上的事例或日常生活的问题等,都是讨论主题。”

▶对孩子的教育,也存在差异吗?
“丈夫有一天说‘男孩子应该用打来管教’,并打了孩子。因为我们互相约好在孩子面前不互相争吵或大声说话,所以当时我没说话,后来我和他单独进行了交谈。我对丈夫说‘孩子有做好的时候,也有做不好的时候,因为他还不懂事没长大,所以对孩子要进行指教,但是靠打是绝对不可以的,要耐心的用语言让他理解明白。无论什么样的爱心打骂,给孩子带来的只是侮辱和打击,被打的孩子对自己的错误很快就会忘记,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只会留下打他的可怕记忆。并且会几天都不到打他的父亲身边。’此后,丈夫再也没打孩子。对孩子管教方面,我们不仅存在个人见解差异,还有社会习惯差异,这方面韩国和法国都不同。”

▶韩国和法国的教育,有哪方面的差异,有什么特殊的子女教育哲学吗?
“丈夫对孩子指导韩国礼节,并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教他们体育。我对孩子们进行强调责任感和独立性的西方教育。但是我现在认为,教孩子们均衡好韩国和法国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教育。我的母亲指导我学会对文化和艺术的热情及社会性。但是从小时候开始我没有感受到母亲的人性温情,但是在婆婆那里,我感受到了人间温情,看到了为了家属能奉献自己一切的牺牲精神。我受这种人性温情感动,喜欢婆婆,也热爱韩国。”

▶有令自己喜欢韩国的特别契机吗?
“1976年3月,结束日本留学回法国的途中,首次踏上韩国土地,那时候是军事独裁时期,下机到金浦机场,整个机场都是军人。军人们通过电视,学习北韩军人们的步伐,进行着练习。通过熟人介绍,我在新村市场内的小旅馆住了2天,那时候我住在热乎乎的火炕上,感觉非常好,我还看到了新村市场韩国人们的非凡能量和快乐感。”

▶您似乎对韩国近40年的变化都很了解
“我基本上每年来一次韩国,1988奥运期间我参加了志愿活动。我比任何人都喜欢首尔,并爱韩国。首尔比巴黎更让我舒适,在首尔的时光更让我快乐。不知什么时候,我在路过高速公路时,在韩国柔和的山峦和绿草丛中,看到了突兀的楼群建筑物,怎么想也觉得很不舒服。韩国的代表性魅力应该是泡菜坛和酱油坛之类,韩国传统韩屋也比现代楼群更具魅力和韵味。晴朗天空下,罗列在后院的酱油坛和大酱坛,才能体现出韩国的真正的美。现在所有一切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韩国政府致力于将韩国文化推向世界,您对此有何看法?
“现在促进韩国文化世界化的方式,是由政府主导、民间进行协助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危险性。因为展现的可能不是世界人所喜欢的,有可能展现的只是自己认为好的部分。那不是真正的韩国文化。以前我对韩国不太了解,现在我很关心韩国文化,过多的注重形象,相反会生出逆反效果,为了韩国文化世界化,需要由民间主导的自然战略,我认为韩国的形象不是直接塑造的,而应该是自然形成的。”

▶曾在5月27日,法国将在“丙寅洋扰”时期掠夺的《外奎章阁》全集归还给了韩国。据传这主要是在您的努力下促成的?
“曾在1993年,我在韩国任命法国大使馆文化政策外交官,当时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韩国,协议返还《外奎章阁》古文书。《外奎章阁》是韩国的图书,归还韩国是理所当然的事,当时承诺归还韩国,但是一直没能实现,这一直令我内心很受谴责。几年前,我任职巴黎7大学东方学科韩国学科长期间,我邀请了巴黎7大学的Vincent Berger总长和Frederic Ogee副总长及法国文化部部长Jack Lang ,并向他们反映了《外奎章阁》的事情。此后Vincent Berger总长、法国文化部部长Jack Lang等法国知识界人士们组成了返还《外奎章阁》的支援协会,并访问了萨克奇总统和文化部及教育部等,阐明了返还《外奎章阁》的正当性,并且展开了说服工作。”

▶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外国语?
“小时候,我看到老师很容易的读英文书,那时候我感觉是奇迹,我姐姐曾经有个英国笔友,后来还邀请她和她的父母到法国做客,受母亲委托,我领着这对英国夫妇逛市场,可是因为不懂英文,感觉很郁闷,那时候我认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并对英语有了兴趣,后来姐姐与美国人结婚,并移居美国,这让我对英语更感兴趣了。”

▶您的韩国语非常流利,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韩国语的?
“初次学习汉字时,我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并开始学习东方语言学。后来在法国专攻英语和日本语,并到日本留学。为了得到日本世界语言学家Susumu Kuno教授的指导,我于1977年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在那里结束了韩国学硕士课程。”

▶您学习了4国语言,有学习外国语的秘诀吗?
“学习语言就像做运动一样,要坚持不懈的反复进行练习,就像掌握几项运动的人,学习其他运动就较容易一样,学习3种语言以后,再学习其它语言就容易了。”

▶还有发音困难的单词吗?
“还很多,特别是韩国语‘啊’和‘哦’,在哈弗大学时,因强调语法,所以对错误发音没在意,就因为那时候没纠正过来,导致现在发音不准确,韩国语发音和语法都较困难。”

▶作为语言学家,韩国语的魅力是什么?
“韩国的‘快来,累了吧?’‘不要担心’等等这样平凡中渗透关爱的话比‘我爱你’的话更打动人心。在平凡中渗透关爱的语言,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爱。韩国语表达方式很神秘,外表不宣扬,深深隐藏在内心的韩国恋人们和夫妇们的爱,让人感觉更美丽。那就和喜欢韩国古老热炕的感觉是一样的,简洁干净、温暖明亮的韩国热炕,外表不宣扬,却蕴含更深沉的韩国特色爱的方式,这就是我所热爱的韩国的魅力。”

(翻译:郑欣/大纪元)

相关新闻
韩国文化惊艳曼哈顿
奥本尼庆祝韩国文化节
韩国商人:韩国文化来源于古代中国
韩国文化在布鲁塞尔展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