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学者倡限新居屋买卖防炒风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施政报告中新居屋的补地价政策,被抨击对旧业主不公,或造成社会分化。昨日一个讨论新旧居屋补地价问题的论坛上,学者和地产界人士提出多项建议,以避免出现炒卖及不公。

政府在施政报告公布新居屋政策,新居屋业主在购入单位5年后卖楼,以购入单位时的资助额计划补价,被评为“卖大包”。

昨日在《城市论坛》上,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委员蔡涯棉担忧新旧居屋补价造成不公平。他认为,现阶段推行新居屋,可考虑向新居屋业主收取利息保本,但强调利息不能定得太高,“太高分分钟将来楼市跌的时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政府要慎重,贷款怎么定,利息就会影响到究竟新居屋的业主得到什么优惠。”他建议利率可与物价指数挂钩,有关问题可咨询公众。

设另类市场 杜绝炒卖

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刘国裕建议,针对居屋补地价问题,一方面可继续实行旧制,同时规定新居屋只能出售给合资格的绿表或是白表人士,即本身有入息限制的白表和有资产限额人士,以避免炒卖。他解释说:“很多单位现时发现无论是本地人或是内地人,甚至是外地人,都发现居屋很有投资价值……我看到资料,买二手居屋的人,在公开市场有13%以上不是自己住的,是买来租和炒卖的。”

他并建议政府容许白表申请人可买新居屋和现有屋居,借此促进市场活跃,并容许在第二市场买卖居屋的业主可互相流动买卖。

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表示,过去的居屋政策主要侧重居者有其屋,购买者只需支付市值的六成,直到出售时补回地价,现在则是以贷款方式,造成在楼价低时需承担风险,“如果楼价下跌仍然要以以前贵买入的价钱补地价的话,就很多不满了。”他也同意刘国裕的建议,认为居屋过去十多年不断升值,相信设立另类市场,居屋同样有升值机会。

施永青还建议政府趁现时库房有大量盈余,可将贷款买楼的政策扩大至私人市场,一方面可减少房委会建屋压力,另一方面可消化市场上大量空置单位。因为政府计划平均每年只推出5千个居屋单位,而现在市场有5万个单位,可很快解决市民住屋问题。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