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路轨事故3年14宗

一半事故路轨与生产商有关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2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梁路思、郑丽驹香港报导)港铁首次披露,过去3年多有14宗路轨断裂事故,一半与生产商有关,港铁将会邀请专家全面检讨路轨程序,4个月后完成报告。政府则表示会严肃处理事件,并考虑要求港铁定期在网上公布事故。有议员就批评,港铁多次事故,政府没有任何相关惩处,是监管不力。

08年起,港铁共出现14宗路轨裂缝事故。港铁表示,11宗事故已完成调查,发现7宗和生产质素有关,问题路轨都是来自印度生产商Tata Group,部分用了几日就出现断裂;3宗涉及施工,只有1宗和冷缩热涨有关系。

港铁车务工程总管张少华说,路轨由钢铁制造,出现裂缝是自然现象,并强调港铁对路轨有严谨的检查,对每宗事故都会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

议员批当局监管港铁不足

在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上,有立法议员认为港铁以温差解释路轨裂缝,是砌词推搪。立法会议员陈伟业说:“我以为我们在西伯利亚,讲到工程好像豆腐渣一样,冷缩热涨就会影响路轨。”有议员质疑,东铁出问题都更换生产商,为何港铁不发警告信和更换生产商。


立议员郑家富要求根据权力及特权法,赋权交通事务委员会,调查港铁故障频发。(摄影:郑丽驹/大纪元)


亦有议员批评政府对港铁没有有任何惩处,亦没有发警告信,是监管不力。独立议员郑家富指,裂缝事故由08年的3宗上升至去年的6宗,今年首两个月就出现2宗。他认为港铁并无从过往的事故中汲取教训之余,政府的处理亦马虎,是在纵容港铁。亦有议员认为,政府不可置身事外。

港铁就表示,裂轨不影响铁路安全,下个月完成报告后会公布结果,又会邀请铁路专家进行检讨,预计4个月后完成。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表示,明白港铁使用量大,基于人手限制,很难做到零事故,但强调港铁在安全方面不能妥协。她会考虑要求港铁定期在网上公布不涉及安全的事故,增加透明度,以释除公众忧虑。政府预计3月会向立法会交代港铁调查结果。

出事路轨来自印中欧

14宗事故中有3宗路轨用了不到1年,甚至短至5日,就出现裂缝。08年3月,东铁线粉岭站的一段由内地公司出产的路轨,用了5日就出现 9毫米的裂缝。港铁表示,是因为劣质焊接物料所致,最终整批货要销毁;而观塘站一段路轨用了16日,亦出现2毫米的裂缝,调查发现是焊接位置脆弱所至;葵兴站的路轨也同样因为焊接位问题,用了6个月就出现细小的裂缝;还有8段路轨,用了不到10年就出事。

有工程师表示,路轨质素差,相信是因采购质素差有关,促请港铁全面检查整个路轨系统。

出事的路轨来自7间欧洲、内地和印度生产商,其中以印度集团Tata Group最多,涉及7宗事故。港铁指,国内路轨的质素也会差一些。不过港铁强调路轨品质合乎国际要求,又表示如有证据显示供应商供应的物料品质不符合要求时,会向供应商发警告信,将之列入黑名单。

郑家富要求特权法查事故

另外,郑家富将去信内务委员会主席刘健仪,要求根据权力及特权法,赋权交通事务委员会调查近日港铁不断发生故障事件。“铁路安全是亮起红灯,如果我们不去给予港铁和政府压力,恐怕更有严重的人命伤亡意外,会在我们铁路系统内发生……我们是绝对有这个权力引用特权法,去取一些港铁从来没有提交给我们的东西,港铁从来在议会上只是讲门面解说。”

郑家富又表示,希望让交通事务委员会传召真正独立的专家,分析港铁事故,而不是与港铁在工程合约上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本地工程师。他接触过几位分析港铁事故的工程师,怀疑对方受到政府和港铁的压力,“对港铁路轨的裂缝或裂痕,由起初的惊讶,迟一日就说问题不大,再过多一天就说这是很正常,很明显,某程度上……他们也受到不少压力,他们的工程很多时候是政府和港铁给他们的。”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