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转基因大豆陷外热内冷危局

人气 8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4月01日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总产却一直徘徊不前,由于大豆种植利润较低,为保粮食生产而牺牲大豆种植的现象司空见惯,造成大豆原料短缺,目前跨国粮商已控制中国80%以上大豆加工能力,国产大豆正在陷入外热内冷的危局。

有政协委员表示担忧中国国产优质大豆资源的消亡和整个产业链条的瓦解,建议对外资进入国内大豆产业的上下游领域进行监管。

牺牲大豆的现象司空见惯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据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总产却一直徘徊不前,“保粮食而牺牲大豆的现象司空见惯”。

占全国大豆产量三分之二的黑龙江省今年确定:为确保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2亿亩,黑龙江全省玉米、水稻分别增加650万亩和350万亩,大豆则调减到5000万亩,预计减少大豆播种500万亩以上。去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减少了576.2万亩,降幅接近8%。

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原料短缺雪上加霜

虽然中国国产大豆在榨油领域被进口大豆挤到 “墙角”,非转基因的优势却让中国大豆在大豆蛋白等食品工业领域成为国际范围内的强势产业。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提供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大豆蛋白出口已占对外贸易的50%份额,现在已有50多个国家来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

不过遗憾的是,这并没有让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成为中国农民的首选,因为大豆种植利润远低于玉米、水稻。

2010年,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市场收购价涨幅分别为9%、13%、6%,大豆每亩收益约215元,玉米每亩收益约300元,远高于大豆。所以农民种植大豆意愿持续下降,预计2011年黑龙江仍将减少大豆播种500万亩以上。

据安徽省农科院介绍,安徽省大豆平均亩产只有86公斤,不及周边河南、河北、江苏省大豆亩产的一半。东北大豆主产区,农户的大豆亩产比农垦农场亩产低30~50公斤左右。

刘登高认为,如不改变广种薄收、浪费土地资源的状况,中国的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业终将会出现原料恐慌。

吁守护非转基因大豆

大豆是中国最早取消市场保护的农产品之一,进口渠道十分畅通,面对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价格低的现状,甚至有大陆专家表示可以放弃国产大豆。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表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是天然的保健、医药产品的优质原料。他建议应该确保国产大豆占30%的产业安全底线,建立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保护区,并且不要批准在国内种植转基因大豆。“这涉及到物种的保护,至关重要。”

刘登高表示,如果对禁止转基因大豆种植把关不严,国产大豆将失去可观的国际市场。由于国外转基因大豆在世界的蔓延,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品质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跨国粮商已控制中国80%以上大豆加工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孙东生表示,跨国粮商通过参股并购和独资等方式,已经控制了中国8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在全球形成了“南美种大豆、中国买大豆、美国定价格”的格局。

“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如果国家政策不能及时跟进,将危及水稻和玉米产业,并将逐渐蔓延到粮食行业的上下游。”孙东生说。

孙东生表示,他担心的不是一两个国内大豆企业的倒闭,而是中国优质大豆资源的消亡和整个大豆产业链条的瓦解。

为此,孙东生建议,对外资进入中国大豆产业的上下游领域进行监管。

相关新闻
中美贸易再起波澜 农产品成摩擦焦点
欧盟禁止中国产大豆儿童食品进口
中国又爆三聚氰胺丑闻 乳品出口近停顿
辛素:生意是为赚取利益还是人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