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3万染色馒头入超市 封6千 质监受炮轰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4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上海一家企业加工“染色”馒头、随意更改生产日期,以及过期的馒头回收后加工再销售等。据称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等多家超市。大纪元记者从联华总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有“质监”部门负责对进货把关,但“染色”馒头仍长期在超市好卖。民众猛轰“质量监督”部门失职。官媒报导,截至12日,下架封存了6千余“染色”馒头。

过期馒头“再利用”

近日,上海东方网报导,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联华超市、华联超市、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都卖得不错。而记者走访发现超市销售的这些馒头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以及过期的馒头回收后加工再销售等。据称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等多家超市。

据报导,上月底,《消费主张》的记者走访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厂房院子的一角,记者看到地上摆放着很多盛放馒头的包装箱。工人给已经包装成袋的馒头上贴标签。他们给前一天生产的馒头也贴上最新的生产日期。公司的规矩还有: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按照进超市的时间标注。

因为馒头有保质期,保质期过了,商场要退回来。工厂便“再利用”,把这些回收回来的馒头重新和面粉加工成新馒头。在蒸馒头的车间里,地上满是污渍。馒头的包装车间,操作的工人把刚刚蒸熟的馒头装进塑料袋,但过程中,工人们都没有戴手套,也没有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些临近或过了保质期的馒头被运回公司,送到加工车间,再次回炉被加工成新的馒头。

总公司“质量监督”何用?

12日,大纪元记者致电上海多家浦东区联华超市、上海华联超市及迪亚天天超市,每家超市的工作人员均表示,11日下午至晚上接到总公司的通知,将所有涉嫌“染色”馒头下架封存。

而上海华联普陀区超市的工作人员接到记者电话问询时透露,染色馒头下架打包封箱了,这些馒头交给华联总公司“质量监督”部门检查。记者问,这些馒头进货时,“质监”部门为何未检出“染色”问题,对方表示不知情。

大纪元记者分别致电联华超市总公司、华联超市总公司,欲了解其“质监”部门如何对进货质量把关的,这些部门却或无人接听电话、或回避记者的问题。

民众炮轰“质监”

染色馒头的曝光令广大网友再对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产生质疑。以下是网民及上海市民的反馈:

“为什么食品问题都是记者发现的,工商、卫生、监督管理部门都在干什么?包括华联、联华等超市的质量监督是怎么管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部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形同虚设!”

“监管部门除了糟蹋纳税人的钱,还能干啥?食品安全,谁来保障?要罚他个倾家荡产!明知故犯,要他坐牢!”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制售有毒有害食品都应该是重罪!我们能除外,对吗!”

“生活在中国很危险:水产品有孔雀石,乳制品有三聚氢氨,大米有再生抛光大米,蔬菜有农药残留,猪肉有瘦肉精,牛肉有注水肉,家禽有抗生素激素,水有工业污染,空气被重污染不见蓝天。路桥被超载车压坏可能倒塌…..谁能指示我们该怎样活下去?”

“超市这个可以信赖的最后一块阵地也失守了。”

上海市民表示,不仅是馒头,那些“全麦面包”也值得怀疑。看上去淡咖啡色,但是分辨不出是否是被打碎的麦皮,颜色很可疑。

12日,大陆官方喉舌媒体报导,截至12日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染色”馒头6,048只。

相关新闻
张鸣: 由日本米老板自杀看中国造假者脸皮之厚
批评家:中国造假文化将导致“脑残”
胡平:必须追查毒奶粉事件真相
河南驻京办66万买假茅台  网上热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