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最美 长青学苑成为老人之家

人气 48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6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有人说加拿大是老人的天堂,是因为这里老人福利待遇好,有老人金,医疗福利等,没有后顾之忧。也有人说加拿大是老人的坟墓,指的是这里居住、气候等原因,造成老人生活寂寞、单调。长青学苑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现在已经是老人喜欢去的另一个家。

从零开始 梦想成真

长青学苑创办人洪秋月从台湾移民来多伦多,当时看到移民来加拿大的老人,生活很单调、寂寞,尤其冬天很长。因为语言不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不容易拉近,所以不方便去加拿大政府办的那些社区活动中心。

洪秋月退休后,有一天,一个老太太来找她,希望她能为老人家办一些活动,说他们生活太无聊,不知道到哪里去做休闲。那时她正在办合唱团,很忙。后来就把合唱团交给别人去做了。自己与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达成共同意向,为老人能在加拿大快乐的生活做一些工作。

她说,当时没有钱,没有场地,只有人。最初是借用社区中心,第2年,台北政府认为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就邀请她们去士嘉堡台北经济文化中心开办分校。后来大都会的老板说有空的地方,也要他们去办学校。但这些地方都是租的,要付费,而且每个星期只有一天。

洪秋月谈到:当时确实困难,就2、3间教室,还得把它分隔,变成多间教室。没有办公室,就在走廊上,摆2张桌子办公;天天都要把每一张纸、每一支笔收回去。这样的日子过了7年。

2009年2月,长青学苑搬到现在的地方来(3680 Victoria Park Ave.),终于有了自己的场地。

“我一直有这个梦想,有自己的地方,然后在自己的场地上怎么摆设、布置。现在终于一步一步达成愿望。”洪秋月感慨的说。

她说自从有了自己的场地,学员们和老师都很开心。目前,常年的注册人数达到600人左右,从星期1至星期6,天天排满了课程,有太极拳、气功、电脑、二胡、唱歌、跳舞、书法、国画等,每天都很热闹。

洪秋月谈到,虽然有了自己的场地,还是有资金上的困难。她,说早期的台湾移民英文不如香港移民好,往往从政府那里申请不到多少钱,寄去的申请常常被打回来,有时给也不是太多,2万元左右。所以常常需要办义卖、办募款来筹措资金。

施比受有福

长青学苑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洪秋月无疑付出很大的努力。但她本人不愿过多的谈自己,她说,长青学苑是集体的力量,众人的爱心支撑起来的。

洪秋月是基督徒。她说,台湾人普遍都有做善事的习惯,而且做善事不为人知。“就像我们谈话的这几分钟内,有个学员捐了500元。他也是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

“左手做事不让右手知道,行善事一定要很低调,不可以张扬。”她说。

学苑的学员对大纪元说,洪校长谦虚,她为长青学苑付出很多,没有她,长青学苑支撑不到今天。近10年了,她是长青学苑的长期义工,几乎每天都来学苑,白天操持日常事务,晚上回到家还要做计划,安排下一步的事情。另外,还有募款,到处去跑,有时还要看人家脸色,很不容易。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做事,这全都掌控着上帝手里,能够做到多长时间、能够做到多少日子,就尽量多做。这些活动都是很健康、很正面的。让大家开心,快乐我就满意了。我始终认为施比受有福。”洪秋月说。

在长青学苑享受退休生活

洪秋月说,移民来这边的老人家,儿女长大以后离家,而且都很忙,老人生活处于一个空巢期。年轻时为家庭、孩子付出很多,没有时间,现在闲下来了,拿起书包来找回自己的兴趣。

她说,老人在这里找到了很多惊喜,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的才华。有的老人家说,没想到自己那么会画画,没想到自己那么会唱歌。

潘美莹是76年初来加拿大,2005年3月1日退休,4月就到长青学苑来了。她说,很开心找到这个地方。因为以前上班,早出晚归,很忙,突然停下来了,一下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很惶恐。看到长青学苑的信息后,赶快打电话。

“来到这里很开心,没想到长青学苑还有电脑课、国画课、排舞课,二胡课,我样样都参加。二胡拉了3年,虽然不是拉得很好,但是可以自己在家里一边拉,一边唱,很开心。这些歌都是我们熟悉的,如茉莉花、小城故事、望春风等,这些我们都会唱,很容易上手。排舞一个星期跳2次,目的不是想要跳的多好,是想要运动。”潘美莹说。

人们都想像不到,这些70、80多岁的老人还能学电脑.。潘美莹说,老人学电脑好处多,早上一起来就看电脑,看台湾新闻、社会新闻、影视新闻,然后再看看当地新闻。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她说,以前没有时间,没办法,“现在要抓住人生的尾巴,所以,有机会每样东西都去学。”

刘兆如70岁,89年移民来多伦多。她说以前一直都是打工,没有自己的生活。退休以后,一个人在家很无聊,想要走出来。虽然外面也有一些华人老人活动的地方,但是都是讲广东话,听不太懂,会觉得格格不入。后来发现长青学苑这个地方是讲国语,学员大多是从台湾来的,感觉比较有认同感。

“来这里学点东西,写写字,交交朋友,下午跳跳排舞,唱唱歌,没事时我们约了一起出去吃饭,喝茶,这样日子容易打发,不用再呆在家里,太寂寞。我们每个礼拜都很盼望来这里。现在觉得来加拿大很好,空气又好,地方又大,还有地方玩,可以多活几年。”她说。

贺滇英自称是大陆出生,台湾长大,加拿大变老,来加拿大40多年了。她说,刚来时很年轻,那时要忙孩子、忙事业。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爱好。退休以后,有两个在长青学苑做义工的朋友带她来,一直到现在。

贺滇英说,长青学苑圆了她很多梦想。她说,小时候很喜欢音乐,因为家庭环境限制,那时连想都不敢想。来长青学苑以后,学电脑,学跳舞,样样都参加。

“没有想到退休以后还可以过得这么开心,人家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说夕阳无限好,尤其近黄昏。”贺滇英说。

朋友多 心情好

洪秋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太太,恨透了加拿大,冬天那么长,冰天雪地。这个老太太行李都包好了,只等唱完国歌,拿到身份就回台湾。刚好那时洪秋月准备办长青学苑,她就来到长青学苑。后来一住就是10多年,没有再提回台湾。

她说,这个老人家以前有抑郁症,来长青学苑以后,7、8年不曾发作。可惜的是,最近2年发作了,现在住在疗养院。老人的女儿称,长青学苑是个温暖的环境,让她妈妈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接受采访的这些老人家都认为,来长青学苑,最重要的是交了很多朋友。他们平时不仅在长青学苑里见面,回家也经常打电话,有时间他们还相约一起出去吃饭,聊天。

他们都认为,这个年龄,朋友很重要,跟儿女的谈话有限,老人的话题,儿女不一定愿意听,有代沟,有些事情不好跟孩子谈。与同龄人交谈就舒服多了,有什么烦心事,大家聊聊,就开心了。他们表示,长青学苑的义工、老师都很敬业,让大家可以开开心心在这里活动,就像一个大家庭。

这里的老人确实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都很活泼,没有老态。他们自己也因此感到自豪。潘美莹说:“在街上碰到一些人,我以为他们比我老,结果他们都比我年轻10多岁,有一次看到一个人很老,就停车去车她,路上交谈才知道,她比我年轻很多。”

相关新闻
耆老病逝华人善终基金会寻子女料理后事
台湾会馆老人中心办端午庆生会
二崙老人会22日表扬  百人金钻石婚
敬老爱老 韩语电视台第14届敬老大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