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独立评论】

微博挑战胡锦涛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7月25日讯】微博成功冲破中共信息封锁,让中共当局哭笑不得。MP4下载观看

现在全球互联网流行“推特”Twitter 和“脸书”Facebook。“推特”是一个社交网络,被Alexa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而早在2007年11月,Alexa的数据就已显示“脸书”成为世界最大社交网站。这二个网站被网民们做为,社交活动的场所和传递信息,而广为使用。

但中共当局非常害怕这二个网站,特意将中国网民隔离在“推特”和“脸书”网站之外;为此,中共当局在中国互联网内开设中国式推特:“微博网”。


“推特”Twitter 在2006年7月成立于旧金山,由Obvious公司开发。“推特”网站的特点是传递信息速度快和信息量巨大。例如世界著名歌手迈克•杰克逊在2009年6月25日去世时,用户每小时发布的包含迈克•杰克逊名字的消息就达到100,000条,导致“推特”服务器一度崩溃。

在2009年的一期时代杂志(Times)中,作者Steven Johnson 对“推特”作了一个非常简洁的基本概会的介绍如下,他这样说道:“作为一个社交网络,“推特”围绕着 ‘追随者’(Follower)这个概念。当你打算去 ‘跟随’ 一个“推特”用户的时候,那个用户所发布的消息,就会按照时间顺序全部出现在你的“推特”主页上。假设,你跟随了20个人,那么你可能在一个页面上看到这20个用户的混合在一起的消息,比如:有关早餐的消息、感兴趣的网址链接、音乐推荐、甚至是对未来教育的假想”。

由此推理,当你成了“推特”用户的时候,你有了追随者,你作为“推特”使用者发出的信息,其中也包括你是别人的追随者传递别人传给你的信息,都传递给你的追随者。这种类似滚雪球的传递信息的结果是非常巨大的。

由于“推特”是消息传播最快速和便捷的通道,它的影响力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伊朗绿色革命、印度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迈克•杰克逊逝世,到中国大陆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火、石首事件、新疆七五暴力事件等都能体现出来。

2009年6月2日下午,中国大陆防火长城封锁“推特”。据报导,此次网络封锁,估计与两天后的1989年天安门事件二十周年有关。中国大陆“推特”网民对此反应剧烈。6月8日中午,封锁解除。7月5日,乌鲁木齐市发生暴力事件。翌日下午,“推特”再次被封锁。“脸书”也在7月7日遭到封锁,至今未解除。

2011年2月19日,有网民在“博讯新闻网”上发出中国茉莉花革命的号召,号召网民于次日(即2月20日)上街集会。而当晚有部分中国大陆境内的网民反应,能通过SSL直接连接“推特”和“脸书”,而无需翻墙。中共当局非常害怕“推特”,阻止中国网民上“推特”,为此在中国开设中国版推持:“微博”。中共当局以为“微博”可以影响、掌控和阻止中国网民的舆论和民心,但事与愿违,结果是适得其反,这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美国之音》报导了中共当局正遇到的难题。中国有句老话是“形势比人强”,这句老话的意思是,在现实世界中,在一个社会中,总有一些事情的发展,即便是最能干的能人、最强权的强权者也难以控制的。

一度相当成功地控制了国内互联网信息流通,而令外界大为惊讶的中国当局。如今遇到“微博”这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最新形式,显然遇上了“形势比人强”的麻烦。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The Economist) 在2010年10月28日的一篇报导,其标题指出了,一个在中国不能公开详细讨论和辩论的问题:“突破当局的信息封锁墙 ── 在“推特”失败的地方,中国自己研发的“微博”正在取得成功”(Breaching the great firewall …Home-grown microblogs are succeeding where Twitter failed)。

该杂志在这里的意思显然是说:当年中国当局作出屏蔽“推特”的决定,就是因为担心总部设在美国、不受中共宣传部门控制的“推特”会打破当局的信息封锁;“推特”遭遇屏蔽,也就是遭遇了失败;但“推特”的失败,给中国国内研发的“微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中国的“微博”正在获得成功,正在成功地打破信息封锁。于是乎,力图封锁信息流通的中国当局的成功,正在给自己带来失败。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记者基斯•里奇伯格(Keith B Richburg)在3月22日从北京发出的一则有关“微博”的报导:

“在一个大部分新闻媒体被政府控制、信息发布受到严格审查、自由的意见被严厉阻塞的国家,中国人转向了一个新的平台藉以公开地交换没有枷锁限制的新闻和观点。这个平台就是跟“推特”相似的“微博”。”

“中国有十几个“微博”网站,有一亿两千万用户,每小时发帖100万。美国的“脸书”、YouTube等网站在中国被屏蔽。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 ‘敏感广播’ 会被黑掉。即使是包含 ‘茉莉花’ 和 ‘革命’ 等字眼的短信,也会被打回来,说是无法传送。”“但“微博”用户常常参与网络空间中的自由辩论,谈论中国一些最禁忌、政治最敏感的话题。”

~~陈年的旧闻变成火烫的新闻~~

就在《美国之音》记者写这篇报导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中国网民正在通过“新浪微博”进行一场里奇伯格所说的“网络空间中的自由辩论,谈论中国一些最禁忌、政治最敏感的话题”,话题涉及的是中共最高领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引起这场热辣谈论的导火线,是一个名叫 “香港新闻记者” 的微博用户,在中国北京时间7月10日晚上10点半在自己的微博贴出一条胡锦涛访问日本横滨一个小学校、跟日本学汉语的一些小学生对话的老新闻视频。

那条老新闻发生在2008年5月9日下午。来自《凤凰网》的那个视频显示,一个日本小男孩学生在教室中间起立,操着稚嫩的汉语问:

“胡爷爷,你为什么想当主席?”

胡锦涛笑容满面地回答道:“我告诉你,我本人没有想当主席。全国人民选了我,让我当主席。我不应该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香港新闻记者” 的微博把这条视频上传之后,立即在中国微博用户当中引起强烈反响。于是乎,通过“微博”,一条关于胡锦涛的旧闻变成了具有爆炸性的新闻。

~~中共当局哭笑不得~~

从10日晚上10点半发出之后,不出二十四小时,这条微博帖子被转发2,150次,并得到评论830条评论。其中绝大多数显然是让让胡锦涛或胡锦涛领导下的中宣部负责舆论控制的官员笑不出来,或哭笑不得。例如:

“宋灵歌No6” :胡爷爷,俺木有选过你哇?其实,俺导丝很想选你滴!单丝,请把选票给俺先?

“桂荣V5” :泪流满面啊我,忽然发现自己连中国人民都不是啊!什么中国人民选了你,忽悠14亿国民还不够,还跑到外国去忽悠人家小毛孩。 ……成年这么久了,我一丁点政治权利都没有啊?

“我是杨雪” :不想当就下来,别占着位置。有多少想当的人等着咱们给他投票呢。

“周泽谈案说法” :全国人民好过分,也不问问老胡想不想当主席,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让人家勉为其难。

“闲逸山翁” :看来我不属于中国人民!而属于中国人民的数量可能估计5000人!由此说明中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国家!

“慕容心语” :看了视频,我凌乱了。中国国家主席不是内定好的么?啥时候成全国人民选的了?忽悠日本小盆友?小盆友会信吗?一个自己不想当国家主席的人,会成为候选人?就算成为候选人,会全民投票?就算全民投票,会全票通过?难不成竞争对手零票?我怎么忘了自己投过票呢?莫名地,偶的脸,很烫。 。 。

在记者截稿的时候(2011年7月11日,北京时间晚上12点30分,也就是最先的帖子出现二十六个小时过后,尽管有网民公开表示担心:这些帖子以及 “香港新闻记者” 的微博账号会被和谐(被删除)。

这些对胡锦涛非常不恭维的微博帖子依然在中国国内互联网上扩散。显然,中国当局负责网络信息审查封锁的机构面对如此这般神速的微博依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这__种挑战。

《经济学人》在去年10月28日发表的那篇报导最后说:“假如“微博”对党变得更具有威胁性,“微博”可能会被全部关掉。在7月,中国的“微博”网站都把自己标记为 ‘测试版’,这或许是一种暗示: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试验”。

在互联网发展的问题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表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中国互联网站总数2010年为191万个,比2009年的323万个减少了132万个。这是中国互联网站年度总数第一次出现下降,而且降幅达到41%。在网站数量大幅下降的同时,2010年中国网页数量达到600亿个,比2009年增长78.6%。足以表明,中国互联网在快速发展中的规范性日益提升。…”

中国政府的批评者指出:中国政府每次对互联网展开打压,都以打击淫秽色情传播为名,实际上则是打击、消灭政府所不喜欢的言论。

官方的《中国经济网》在上述的报导中有一个双行小标题是:

“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问题”
“互联网已成为 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

为什么胡锦涛以“加强社会管理”之名,行封杀网络之实呢?因为胡锦涛终于明白美国的“推特”和中国的“维博”都可以讨论最敏感的话题,包括 “笑话胡锦涛” 和 “茉莉花革命” 。胡锦涛害怕了,一不做、二不休,先封杀41%网站。若再威胁中共政权,也可能把全国互联网全部关闭。果真如此,那将是中共政权垮台之日了。

相关新闻
周冬雨结束高考心情好 发微博祝福考生
徐静蕾微博召群众演员 影迷蜂拥而至
微博被批有乱象 王藏: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菲微博点评前夫新作 网上首度互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