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第一件中山装

人气 109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8月07日讯】【编者按】今年适逢中华民国建国100年纪念。在过去这一百年间,华人世界经历了难以想像的苦难及巨大变化。自辛亥革命以来,保皇、复辟、军阀割据、数次中原大战、对日抗战、国共内战,然后两岸分治。在大陆的华人经历了镇反、肃反、反右、人民公社、大跃进、三年大饥荒、文化大革命、六四天安门屠杀及时至今日仍在进行的对法轮功修炼团体的迫害。在台湾的华人则在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情况下,经历了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戒严、地方自治、美丽岛事件、开放党禁报禁、解严、开放大陆探亲旅游、总统直选及政党轮替。

在这场为时100年颠沛流离的动乱中,华人也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迁徙。为了逃避战乱、饥荒、独裁专制、为了自己及下一代寻求更好的未来,不但在中国各地四处迁徙,许多炎黄子孙也远渡重洋移居海外,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许多华人及其家族都有说不完的精彩故事,他们在过去100年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

王世辉牙医是波士顿华人社区知名的社团领袖,为人风趣热情,他借着这个机会,撰写了《我的故事》,与社区好友们分享了王家一族的故事。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波士顿《大纪元时报》将分多次刊载。在王医生抛砖引玉后,欢迎读者们能将自己家族的故事与社区华人分享,寻找共同记忆,促进不同华人社区间的了解。以下就是王世辉医生的故事:


国父孙中山先生着改革后的中山装。(王世辉提供)

开场白

1620年,102位清教徒,从英国搭乘五月花号小帆船,同舟共济横渡大西洋,66天后在麻州鳕鱼角登陆,开创了美国的移民新页。1982年6月25日,我从台北松山机场,搭乘西北航空公司的东方波音747班机,单枪匹马横跨太平洋,历经18小时抵达芝加哥,然后转机来到波士顿,踏出我的移民脚步。2010年7月,小儿贞桓到上海中国移动(China Mobil)当intern,在上海和我的父亲母亲(他的爷爷奶奶)见到面。当祖孙相拥时,擦出了一道火花,在这短暂的火花中,却蕴藏着我们王家三代的移民故事。

我的祖先

我的祖籍是浙江省奉化县长寿乡淑浦村,先总统蒋介石的老家是奉化县的溪口镇,母亲王太夫人是否和我们有亲戚关系,有待考证。父亲从王氏祖宗祠堂抄写编纂“王氏宗谱”一巨册,重达十磅,共计628 页。王氏祖先源自东周灵王第十一太子“乔”,因直谏被废为庶人,迁居琅琊缑岭。“乔”的儿子“敬宗”舍姬姓称王姓,此为王氏始祖。后裔分为三支,一支迁往山西太原,一支留居山东琅琊,另一支流往他乡。琅琊王姓之“导公”是吾族南迁之始祖,第四十九世祖“文虎公”从绍兴迁居奉化,此为奉化王氏之始祖。


为孙中山先生改制中山装的上海荣昌祥主人王才运。(王世辉提供)

十九世纪初,以奉化江口为中心的剡江流域,出现以缝衣维生者,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单门独户,用一把剪刀,一根市尺,一柄熨斗及针线团,在上海、南京、宁波等地为人裁布缝衣。当时没有工厂店面,裁缝靠上门兜生意,他们的全部家当用一块布包起来,人们俗称“包袱店”。

1904年,王濬木为革命家徐锡麟缝制了中国第一套西服,王濬木之子王才运继承父业,在上海小马路开设中国第一家小型的“王荣泰西服”,1910年迁址南京路,改店名为“荣昌祥呢绒西服号”,这是中国正式第一家西服店。

1916年4月,孙中山先生从日本返回上海,有一天他带着一套日本陆军士官服来到荣昌祥,与王才运谈了想“改革此服,为吾所用”,通过服饰变革来振奋民心。

经过王才运和徒弟们的集体创作,一种“直翻领”、“四贴袋”、“垫肩”、“衬夹”的新颖服装诞生了。中山先生建议改七粒扣为五粒扣,以象征“五权宪法”;改上贴袋袋盖为倒山形笔架式,表示革命需要知识份子,这就是中山装的来由。

“荣昌祥”店东父子不仅创制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并且造就大批西服优秀人材,形成中国著名的“奉帮裁缝”。荣昌祥在王才运惨淡经营数年之后事业蒸蒸日上,宁波子弟都来投奔拜师,我的祖父王宏卿最后继承了荣昌祥的招牌和经营权,就在上海定居下来,宁波人就成为上海人了。(未完,下期续)◇

相关新闻
波士顿华人不冷漠
【人物专访】波士顿华人牙医协会会长王迎光
中山装形象鲜明 广东业者拟申报为文化遗产
纽英崙中华专协王世辉谈申请大学新方向、思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