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思维亚洲双年展 台湾藉农作反思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9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今年国立美术馆亚洲艺术双年展以“M型思维”为主题,策展传递“调解”与“调息”二个概念,透过当代艺术创作,反思M型时代的趋势与危机。展出以客家花布图腾回应文化议题,作品蔓延到建筑玻璃帷幕。在地艺术家用稻田媒合想要解甲归田的都市人,反思台湾过度物化的社会。

本届双年展邀约亚洲21个国家地区共40位艺术家参展,也包括伊朗、哈萨克、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地艺术家。双年展在“M型思维”的议题上,以作品呈现与寻求传统价值与现代文化发展之间的接合点。如何在社会结构、典范动摇的危机下,以文化进行调解。

国美馆策展过程中,发现以文化角度思考发展中的亚洲,其宗教与社会型态多元复杂交错,很难找到一条脉络进行论述,而亚洲社会面临的解构危机,及安全体系溃散,也牵动全球危机。

台湾在地艺家林铨居作品“持地基金会”同时在馆外星空草坪上垦建一亩三百平方米的水稻田。作品概念为要媒合有心归田的都市人与已休耕土地,认为人们应该藉实际耕作,重新觉查气候变化与季节更替,并体验食物与身心的变化。他说,人们要重新接触大地,重启大自然与人的连结。


亚洲艺术双年展,台湾以艺术家林铨居作品,传达用稻田媒合想要解甲归田的都市人,反思台湾过度物化的社会。(摄影:黄玉燕/大纪元)

大厅中陈列来自菲律宾艺术家作品,以反转船身架高装置象征旅途中的庇护所,而船体下方挂着民众书写旅行、搬家、分离重聚的记忆小卡。艺术家阿佛雷多与依莎贝尔说,作品是聚合离散的空间装置,也是无数累积堆叠的记忆体。

本届艺术双年展集结丰富的艺术型态,户外有行为地景装置,室内囊括绘画、影像、声音艺术、行动艺术及电子雕塑等,多元且充满活力。之后陆续有论坛与讲座,将邀策展人与学者对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0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九日电)“食饱未?”这句亚洲民族中人与人彼此见面的问候语,成为这一次“亚洲艺术双年展”的策展主题,主办单位国立台湾美术馆表示,藉“食饱未?”的提问,探讨亚洲民族在复杂的时局中,如何自处的生活态度,也展现亚洲人透过对自我状态的醒察。
  • 【大纪元10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郝雪卿台中市十二日电)由国立台湾美术馆主办的第一届亚洲艺术双年展,今天起到明年二月二十四日登场,展览标题以台湾人最常用的招呼语“食饱未?”作为主题。呈现亚洲人在变动的亚洲社会中对于“食饱未?”的自觉方式,以及其对“食饱”的感官追求及差异诠释。
  • (中央社记者陈韵聿台北13日电)第二届亚洲艺术双年展将于24日在国立台湾美术馆开展,展览主题为展览、讨论亚洲各国人民不同观点的形塑过程,将有20个国家、56位/组艺术家参展。
  • (大纪元记者萧轩台湾台北报导)第三届“亚洲艺术双年展”于今年10月在台中国立美术馆举办。主题《Μ型思惟》突显了亚洲地区的文化复杂度、不稳定社会趋势以及独特的协调式沟通。来自20多国(台湾、印尼、土耳其等)共40多位艺术家预计参展。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看得见的红楼梦”特展,展览以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为题,引领观众从物件反映出来的人情物趣,走进文学、艺术交织的美学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贵族世家的荣景,看见《红楼梦》的绝美与哀戚。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