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然:邹忌谈智(3)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1月14日讯】邹忌被封为国相,齐国重臣淳于髡认为他那么容易得位,不免怀疑邹忌是否确有真才实学,于是,淳于髡在几个徒弟的陪同下亲自去拜访邹忌,想试探一下邹忌的才能。

邹忌彬彬有礼地迎接他,而淳于髡却狂妄无礼,一进门不打招呼就径自座了上位,语含轻蔑地说:“我今天是有几个问题来问问邹国相。”

邹忌恭敬地回答道:“洗耳恭听!”

淳于髡说:“自古事君周全者昌,不周全者亡。”邹忌答道:“谨记先生教诲,我会将此言时时放在心上。”淳于髡又说:“木头做的车轴,涂上猪油就非常顺滑,但如果孔是方的,即使涂上猪油也转动不了。”邹忌答道:“谨记先生教诲,我会小心侍奉君王,不敢肆意妄为。”

淳于髡又说:“两个分离的东西可以暂时用胶粘在一起,但时间长了,不可能总是黏合得天衣无缝。”邹忌答道:“谨记先生教诲,我不会对礼法生搬硬套,一定心系民生,了解民意,再行其政。”淳于髡又说:“如果狐皮大衣破了口,不能补上一块黄毛狗皮。”邹忌答道:“谨记先生教诲,我会慎重选择贤能君子来参与国政,不让小人夹杂其中。”

淳于髡又说:“大车如果不时时修整,就不能总是运载那么多东西;琴瑟之弦若不加调校,就不能准确地奏出五音。”邹忌答道:“谨记先生教诲,我一定慎重地修治律法,严格督查官吏。”说到这里,淳于髡没有再说下去。他向邹忌行了跪拜大礼后,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淳于髡的徒弟疑惑地问:“老师,您刚与相国见面时对他十分鄙夷,而告别时却又对他非常恭敬。前后变化怎么这么大呢?”淳于髡说:“邹忌确实才能不凡,我用隐语的方式问了他五个问题,他完全明白了我的意思,回答得很到位。我对他没有怀疑了。”

在这则故事里,朝廷重臣淳于髡与国相邹忌的表现耐人寻味。淳于髡对邹忌的才能质疑,见面时表现得目中无人,态度轻慢,而邹忌心无异样,依然讲究礼仪;淳于髡用隐语涉及君臣之道、为相之责、选贤举能、福泽百姓等系列的问题连续拷问,邹忌始终谦恭,逐一打开心结;邹忌谦恭,始终如一。淳于髡结束发问,行跪拜大礼。

邹忌贵为国相,却洁身自好,保持谦卑恭谨的为人立世的态度,即便面对傲慢不逊也不失礼仪风范,可见成大志者的胸怀与仪态。当邹忌被发难,他自始至终的谦恭“谨记先生教诲”,以透析事理、言简意赅的表述紧扣主旨,令淳于髡心悦诚服,完全释然,行大礼而去。

邹忌的智,是知晓他人心思,通晓事物隐喻的哲理,贵在以礼服人。而现代人擅长唇枪舌战,灼灼逼人,在邹忌面前已是汗颜。

真正的智者,是用智慧的光芒照彻心灵的迷茫,使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相关新闻
以史为鉴:为人莫侥幸,做恶快改正!
以史为鉴:科场贿卖,终被击败!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史为鉴:不信道人劝谏 宋徽宗后悔无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