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讨伐“表叔”跨省毁报 吁放松媒体管理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10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薛飞综合报导)一笑误前程的陕西“表哥”杨达才,刚因贪腐被双规而落幕,福建“表叔厅长”李德金也不甘心寂寞粉墨登场。云南《都市时报》原本刊登《福建“表叔厅长”来了》一文,数十万分报纸已经印刷但遭连夜“封杀”,引发网络一片哗然。从包括新华网,人民网等在内的中央媒体到地方多家媒体纷纷谴责福建“表叔”这一跨省打压媒体的行径。媒体呼吁尽早建立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已经刻不容缓不能再拖。

《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王克勤9日发布微博称:原本今日云南《都市时报》A30版要推出《福建“表叔厅长”来了》,几十万份报纸已经印刷,凌晨却被跨省销毁。因该报导涉及福建交通厅厅长李德金手戴5万雷达镶钻手表,腰系1.5万元的爱马仕腰带。

当天,该报社长周智琛发了一条义愤填膺、意有所指的微博,引起网上轰动。微博内容称:“作为一个出身福建的媒体人,从未感到如此的愤怒和耻辱。我憎恨和鄙视那不远千里的黑手,当我看着那数十万份报纸沉郁不去的血泪,我安慰自己,只有幸存者,才能成为建设者,但我更加相信,那条沾满干爹气息的皮鞭和那部带着疯狂零件的时间机,只是黑暗者招受报应的开始,我坚信。”

事情发生后,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在内的大陆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文章谴责这一跨省举动。

新华报业网:岂能任由“福建表叔”跨省毁报

新华报业网发表评论文章称,媒体的背后是广大人民群众,媒体的监督就是社会集体的监督,对待媒体的态度就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福建表叔”幻想通过一手遮天地毁掉报纸而“毁尸灭迹”,媒体舆论会将其放将过去吗?如此行为,无异于痴人说梦!

“媒体报导无禁区”,这一原则应该体现在对公权力的监督上,通过媒体与政府及部门实现无缝对接,从而使政府及部门能真正执政为民。我们期待有关部门给云南的《都市时报》一个说法,也期盼有关部门尽快介入对“福建表叔”的调查,在法治日益完备的今天,岂能任由各类“表叔”横行!

人民网-环球时报:福建“表叔”千里跨省撤稿媒体提出质疑

《环球时报》刊登评论员单仁平的文章称,在周智琛社长公开抗议但又说话隐晦的情况下,官方应及时回应公众的疑问,至少要吭吭声,这时的沉默只会加剧人们对“跨省封报”内幕的遐想,把灰的想成黑的,从而使整个体制为一个具体个案埋单。

文章还称,时代不同了,信息可以被阻止传播甚至被抹掉,在绝大多数时候只是被批评者的一厢情愿。实际结果很可能是越堵越轰动,有关人员或部门也越来越被动。善待媒体应成为所有权力部门最基本的座右铭,任何人轻视媒体,或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压媒体,都将付出代价。

此外,《人民日报》记者刊登的报导说,中国已成微博第一大国,身处舆论漩涡的官员,请直面质疑;面对微博举报的部门,请给力调查。

新京报社论:对待舆论监督“欲盖”则“弥彰”

社论认为,简单而粗暴地对待舆论监督,跨省撤稿,不但不可能堵住世人的口目,反而欲盖弥彰,在公共舆论空间激起更大的波澜。

文章称: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仍然不明白,在微博时代,舆论监督早就超出了报纸的版面、电视的屏幕、电脑的桌面,地方要完全封锁负面消息,已经不存在技术可能,地方政府动用公权力封杀舆论监督报导,只能制造新的、更大的舆论危机,造成更多公信流失。这不但不会平息民众的质疑,反而给公众造成这样的印象——地方政府不顾法纪,在为涉嫌贪腐官员背书。

除了中央级媒体,一些地方报纸也纷纷撰文讨伐福建“表叔厅长”跨省毁报。

荆楚网评论文章称,“表叔厅长”着急忙慌跨省封报,是中国官场权力失控的一个标本,也是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瓶颈。法治的效力,源于至高无上的权威。法律的生命,在于不折不扣的实施。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手段。如果把权力关进法律监督和民意监督的笼子,权力即服务,伸手必被捉,“表叔厅长”敢跨省吗?

郑州晚报评论文章称,“跨省封报”是对舆论监督的极大嘲弄,就因为某个官员的“手表隐私”,便将几十万份报纸化为纸浆,它见证的不仅是权力的疯狂,也不仅是“权权联盟”的强大,还有更深层的东西需要反思。

齐鲁晚报评论文章《福建表叔厅长跨省毁报官员职权岂能为己所谋?》称,表叔厅长的跨省毁报之力度,让我们见证了官员的“办事”效率。无论多么遥远的事情,只要有公权力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然而纵然表叔厅长销毁了报纸,但是销不毁的是法理、真相以及网络舆论监督。试图想以此来控制舆论简直是痴心妄想!

四川在线评论文章《表叔厅长跨省撤稿胆大妄为地搞防民之口》质疑,在这起“跨省撤稿”的组织策划中,有几个关键环节值得仔细研究。一是福建“表叔厅长”是如何在第一时间获得《都市时报》将刊发新闻的消息?二是“跨省撤稿”是“表叔厅长”个人行为,还是组织行为?三是组织策划“跨省撤稿”,谁是背后的“高人”?,文章呼吁,监督公权的新闻调查遭遇封杀,胆大妄为地搞“防民之口”,新闻监督成为摆设,舆论监督刀收南山,从此天下再无“监督”可言!如此看来,“跨省撤稿”必须给公众一个交待,且绝不可再有下例。

长江日报评论文章称,媒体管理不是钳制媒体。

成都商报评论文章称,“表叔”原本只是不想被昆明人翻阅,最后竟被全国人民围观———这事教会人们重温两个古老的成语:欲盖弥彰、弄巧成拙。一块表,一条皮带,竟让人如此焦虑,最后不得不令当事人与社会付出巨大代价,这事的荒诞令人深思。

《财讯》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作为一个官员,如果你喜欢显摆的话就必须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是公民的权力,不容侵犯!其实大家关注的也并不是你有钱没钱,而是你这些钱,这些名表与奢侈品,它们都是打哪里来的。是否都是靠着权力寻租换来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身为官员,人民公仆,执掌公众的权力,就必须要接受公众的监督!

光明日报:建立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刻不容缓

11日,光明日报针对陕西的“表哥”和福建“表叔”及最新爆出的广州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及其家人拥有21处房产系列事件发文,呼吁当局尽快建立干部财产申报制度。

文章称,陕西的“表哥”笑貌犹在,福建的“表叔”挟威又至。但是,在广州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及其家人的21处房产面前,二者也是小巫见大巫。“表哥”和“表叔”的出现,干部21处房产的被“发掘”,其实都说明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不能再拖。20多家银行,21处房产,这些事实在现代办公条件下都非常容易查证。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文章还称,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是现代政治和行政体制中的一块基石。没有这样一块基石,政治行政体制就不牢靠,就易倾斜,就有发生坍塌的可能。对于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存在,无疑会缩小其贪心杂念在权力领域作为的空间。由此,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缺位,在某种程度上,无异于对干部贪心和杂念的默许。

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是政治公开、透明的基本要求。这一制度的建立,将在吏治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公众对“表哥”、“表叔”和拥有21处房产干部的态度看,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再拖下去,将会从根本上损害公众对吏治的预期。而人们在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建立条件是否成熟这一问题上的认知差距,也将造成公众对行政机关及其监督机构更大的不信任。如果公众在图片中都可以查出干部的财产状况,那么,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有什么理由建立不起来呢?

成都商报评论文章称,哪怕腰缠万贯的官员,只要他的财产敢于公开,公众哪管他腰缠万元皮带呢。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其实是官员有钱且敢于花钱的保障,否则,“表叔”见报恐惧症还会传染。跨省销报的手段,显然药不对症。这药的代价太高昂,实为饮鸩止渴。

相关新闻
在澳洲跨省购买房屋的好建议
汪洋抵制周永康 北京跨省抓捕广东曝内幕发帖人
章天亮:胡温准备何时拿下周永康?
瑞恩:薄熙来够黑却不够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