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离异父母的九条忠告

栾净言
font print 人气: 34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2年11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栾净言编译报导)离婚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你是离婚不久还是离婚已久,其实你都不必担忧会由此毁了孩子的前程。离婚当然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但如果离异后的父母能把握得当,孩子依然会有幸福的一生。

*一条重要的法则:如果孩子是和你生活在一起,你必须为他制定规则并据此坚守你的原则。

让我们一起分析几种常见的情形,看看如何正确处理才能避免让孩子无所适从。

*从容接受可能分手的现实

离婚后双方自然会分手,一段情缘从此了断。就像面对亲朋的去世,我们难免会伤心不已。孩子也在所难免,不仅会为父母担心,还会顾虑如何适应在父母各自新家的生活,毕竟各家有各家的规矩,未来充满了变数。

尽管如此,你仍有你选择分手的权利。不要因为孩子而强压你内心的苦闷。与此相反,也不要过多向孩子倾诉你的个人生活和与离异配偶的矛盾,这样做会把孩子也牵扯进大人的纠葛,让孩子对另一方父母产生偏见。只需让孩子明白你们只是遇到了些难处,危机总会过去。

*不要因为内疚而娇惯孩子

出于对孩子的内疚,有太多的父母不愿直面离婚后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你的这种做法会逐渐形成习惯,可能会纵容你的孩子养成一些恶习。

父母离异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焦虑和忧伤,并因此引起孩子行为的变化。要记住,这时你要做的就是一如既往的对待孩子。同情孩子没有错,毕竟他们也在经历一段艰难岁月,但是一定不能让他们越过底线。如果你十几岁的女儿深夜迟迟未归,那你就像从前那样教训她;如果你十岁的儿子冲你大喊大叫,那你就像从前那样对他严加管教。但待到大家都冷静后,记住和孩子谈谈心,看看他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不要回避离婚的话题,多去了解孩子此时的感受和想法。

*不让孩子充当不该有的角色

小孩对父母离异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你的儿子也许会试图照顾你而不再惹事生非,他可能会尝试扮演父亲一方的角色,从而变得不再像个小孩子;你的女儿也许会对家务事大包大揽,或者正好相反,来个撒手不管。造成这种失常行为的原因是由于离婚造成了父母一方角色的真空,而孩子急于去填补缺失的角色。这时你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定位,继续他们各自应有的生活。作为父母,你可以通过你的言行让孩子知道你并不需要他们的照顾。要让他们明白虽然这是艰难时期,你仍旧有能力照顾自己和家人。

*留意孩子的异常行为

离婚后,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儿童行为异常,常见的有:
․孩子不愿适应生活的变化
․孩子感觉从此不受约束
․孩子渴望父母重归于好
․孩子通过越过底线,试图让父母变得坚强
․孩子认为父母离婚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一些儿童会在父母离异后马上就变得行为失常,试图以此让父母坚强起来。他们这样做正是源于由离婚所引发的焦虑感,父母的退却会让他们感到紧张。如果孩子采用这种方式,他们可能是在期望你们不要离婚。

如果孩子这样做,你要多予以关注并找出症结所在,不要放之任之。要让孩子知道他们此时最好的做法是听父母的话,别再给父母添乱。当然也要有约束孩子的规则,犯了规就要惩罚。

*正确应对双方对子女教育的分歧

有的人因不满配偶的武断专行而提出离婚。离婚后,这种状况却并不会有所好转。好在离婚后,如果你和孩子住一起,在教育孩子方面你的离异配偶就没法对你指手画脚了。反之亦然。

(注意:除非对方曾有虐待和疏于看管孩子的不良记录,否则你就不能干涉对方教育孩子的问题。如果对方没有类似不良行为,法庭通常都会支持这一原则。)

一条重要的法则:孩子和你住在一起,你就对他(她)负有全部责任。一定要始终如一地施行你的规则。在你这里,就让孩子遵守你的规则,不要操心孩子在另一方家里如何如何。

如果双方能通过沟通、协作一起来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当然更为有益。可以相互给对方提提建议,谈谈认为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分寸。你可以与对方交流你的看法,但如果对方不以为然,那在你的家里你就秉持你的教育理念。

*妥善对待离异配偶的指责

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这样回答对方:“我认为这么做没有问题”或“我感觉这么做挺好”。如果对方继续质问,以同样的方式回答。但尽量避免再谈及这一话题。反之,如果你是另一方,也不要为这点小事而恼羞成怒。既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就要把主要心思花在如何把他(她)教育好,你的教育关乎孩子的明天。

*不要让孩子左右为难

如果父母不注意,就会让孩子陷入两难境地。即使是和你住在一起,孩子们也不想和你拉帮结伙,让另一方不悦。所以不要说那些让孩子能改变立场的话。打个比方,假如你儿子告诉你:“爸爸说你对我上学的事儿不怎么上心”。如果你自认扪心无愧,那就不要自我辩护,作出“根本不是那回事!”的回答或说些难听的话。你可以这样说:“我认为咱俩一起做的不错。你爸爸那样说让我有些难过。”通过这样的回答,你就能够平息争执,让孩子也摆脱两难境地,还能对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他(她)是和你生活在一起,另一方父母的言行左右不了你,你们也不会因此吵架。

为人父母的头条准则就是尽可能不对孩子说另一方的坏话。这的确很难做到,但是一定要尽量不去批评你离异的配偶。如果做到这点,你就能帮助孩子和父母双方都建立健康的关系。从长远来讲,这也是你们共同的愿望。

*防止孩子和你玩“捉迷藏”

离婚有时会让孩子学会两面派的做法。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手段,而且常常很管用。比如你会听孩子说“妈妈说我不用非得找人帮我学习”,或“爸爸说我可以呆到晚上10点”。孩子常常通过这种做法欺骗大人从而达到自己的某种意愿。如果发现孩子这么做,一定要正告他(她):“你住在我这儿,就得遵守我的规定。你爸有你爸的规矩,我有我的做法,我们谁也管不了谁。”

有一个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耍此类花招,那就是直接询问你的离异配偶。如果真是对方改了规矩,你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或者两人心平气和的谈一谈。千万不要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辞。如有疑问,不要犹豫,直接给对方去个电话。

如果孩子假借父母一方的托辞撒谎还不承认的话,那就不要留情面。告诉他(她):“我问过你妈妈了,她不是那么说的。我不许你撒谎。”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你一直和前夫或前妻保持直接联系,他(她)如果想骗你早晚都会露馅。

*帮助孩子适应双方的新生活

对大多孩子来说,每周在父母之间走动确实很不容易。有时回到家里,他们可能会耍性子、发脾气,或者闷闷不乐、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理。究其原因,他们可能是在试探你,看你是否能有所妥协。也许在另一方父母家里时,他们没什么事儿,只不过现在想和你耍耍脾气。也许这是他们对生活挫折发泄愤怒的一种方式,希望你们一家能重归于好。孩子有时也故意表现不好,好让父母为了自己能重新走到一起。

孩子出现此类行为时,父母应多予体谅。毕竟孩子是因外来原因而受到了打击,而他们对此却无能为力,更不希望其发生。但是,你要记住你不能因此而迁就孩子的这类行为。和孩子谈心时,你可以先顺着他(她)的情绪,“你好像生气了。跟我说说发生什么事了”,或“你好像不高兴,我知道你不想和爸爸分开,下次见面又得好几天”。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平静下来,那就尽量不要理睬他(她),直到他(她)变得心平气和。孩子表现好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孩子,我发现你这周回家后表现不错,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了。我知道你尽力了,你这样做我很高兴。”

当然在必要时,你可以制定些惩罚措施。孩子的表现与他(她)和父母双方的融洽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保持平和的心态。离婚并不是影响孩子生活的唯一因素,父母在离婚后的表现也很关键,成熟的父母完全可以让孩子免受情感的伤害。你和孩子的良好关系,取决于你的努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众多周知,青年人在驾车时总会让人感到有些不成熟和缺乏经验,根据相关交通安全保险公司报告:“根据严重事故调查,16岁到19岁青年人碰撞事故发生率是20岁及以上的4倍。在16岁时,其风险值最大。16岁年轻人每公里事故发生率几乎是18岁到19岁的2倍”。
  • (大纪元记者秦明月编译报导)用一些活动转移生病的孩子的注意力。当他们忙于各种活动时就会感觉好很多。 图sick.jpg:无论孩子们得的是感冒还是更严重的疾病,躺在床上看一天的书是件珍贵而奢侈的事情。(图片来源:photos.com)
  • (大纪元记者凌心竹编译报导)病菌总是伴随着幼儿,就像泥泞伴随着春天。孩子们会不停的流鼻涕、打喷嚏、如厕。这些你都知道。幸运的是,如果你采取主动的方式来交给孩子如何保持清洁,你的孩子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将伴随他的一生。以下是最重要的10件事。
  • 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说这些话:“别吵了!”“还给我!”“别闹了!”“妈,他抢我的东西!”“爸,他不在车上好好坐着!”有时,这些只是让人恼火沮丧。也可能发展成口头或人身攻击。如果你的孩子很叛逆。你要知道,当他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争吵时,双方都有责任。小小的争执可能迅速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争斗。家长这时只是想尽快把事情平息下去。
  • 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为孩子的未来贮备财富。但是我们父母到底送什么东西,孩子才能更幸福呢。我一直以为给孩子准备充足的钱,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为孩子打点好未来的路,孩子就能幸福快乐的生活。不过最近,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这种看法是不是真的能让孩子幸福,父母到底为孩子留下什么,孩子才能最幸福呢?
  • 【大纪元11月14日报导】(中央社华盛顿12日法新电)丹麦研究人员今天表示,女性怀孕期间感染流行性感冒或发烧超过1周,产下有自闭症系列障碍孩子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 教育家史宾塞说:“教育孩子从尊重孩子开始;怎样尊重孩子呢?问问自己你要别人怎样尊重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 (大纪元记者谢月琴台湾宜兰报导) 宜兰县家庭教育中心与宜兰县家长协会,规划于12月2日分别假罗东国中及中华国中办理“爸妈达人练功坊”亲职讲座,邀请中华民国激励协进会宋慧慈理事长谈“陪孩子穿越情绪风暴”,让家长了解及协助孩子察觉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坦诚面对自己的负面感受,同理对方的感受;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有效纾解情绪,进而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并以不同的视野看见孩子的优点,让亲子关系更亲密。
  • (大纪元记者高云林多伦多报导)圣诞节将至,孩子们开始给圣诞老人写信,也期盼着圣诞老人的礼物,但京士顿一名24岁男子却在公共场合,告诉孩子们圣诞老人不存在,因而被警方逮捕。警方和民众纷纷指责该男子,华人幼教也称其破坏孩子们心中美好幻想实在可恶。
  • (大纪元记者张君怡美国报导)今天(11月22日周四)是美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感恩节。“感恩节”顾名思义是一个表达感恩的节日,为美国和加拿大所特有。按照传统,这一天,全家人要齐聚一堂,为一年中自己所取得的收获向神表达感恩之情,同时家人还会美餐一顿,其中包括为感恩节所准备的特有食品-火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