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专访台港电影大导演郭南宏谈卖座8大要点

人气: 28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2年1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由资深影评人黄仁编撰,并于台北举行新书发表会,记者专访曾经导演过100部电影,纵横武侠片与爱情片的畅销台港电影大导演郭南宏,他说,电影的责任不要教坏世人,里面描述到的剧本、音乐、画面有文化及艺术,另外娱乐很重要,要把教育掺在里面。他强调,电影有社会教育的责任,主题一定要明确,导人为善,亦即“善有善果、恶有恶报。”郭南宏指,电影产业一定要有回收成本的观念,否则后继无力,这是残害电影产业,从他见证台湾电影60年发展史的历练,郭南宏将电影卖座总结内容有八大要件。

《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由资深影评人黄仁编撰,并于台北举行新书发表会,台港电影大导演郭南宏与黄仁合影,郭南宏笑着跟记者说,他们两人年岁加起来有168岁。(摄影:钟元/大纪元)

从小家教甚严

郭南宏说,黄仁和他认识50几年,是台湾电影界最资深而权威的影评人,黄仁提议要帮他写一本书,他感到很高兴。郭南宏笑着跟记者说,他们两人年岁加起来有168岁。黄仁介绍郭南宏为人正派,无不良嗜好。郭南宏告诉记者,他的父母是基督教的长老会成员,他都有跟着去做礼拜,父母从小严格教育禁止喝酒、抽烟、打牌,而他个性也不喜交际,在有大名气后也很警惕言行,热爱工作的他的制片、编剧、导演、行销及投资都在行。他因为热爱台湾,2004年举家从居住38年的香港回到故乡高雄市定居。

1977年《太极元功》从香港请来武术指导泰斗袁和平拍摄,当时袁和平还没拍《蛇形刁手》及《醉拳》,郭南宏为抢先发现袁和平的武术精湛跟高超武术设计能力,并拍出百分之百动作精彩的好戏而感到非常幸运和高兴。(图片来源:黄仁编著《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

香港大制片家黄卓汉起外号“郭大胆”

《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可说是半部台湾电影史,郭南宏希望喜欢电影及所有电影界后期年轻人知道台湾60年来拍电影过程的辛苦。1962年郭南宏就是台湾电影第一代的经纪人,1961年起郭南宏还办“影剧人员训练班”,免费教授表演与编剧,至今他还在大学教授电影剧本创作等课程。

他认为剧本是一部电影的核心,没有好的剧本不可能拍出好的电影,“学生一定要多写、多拍、多练习,没有其他的途径。”郭南宏导演的八成新片坚持培训新人起用新人,他认为新人像一张白纸可塑性高,只要给他彻底的教育,好的剧本让他演,有好的导演拍就会捧红,也是因有的明星大牌了,或外面也有其他公司抢演员拍戏档期的缘故。

[[5]]

1965年《盐女》,郭南宏拍摄《盐女》与女演员艾黎的工作照。(图片来源:黄仁编著《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

投资拍国父传的香港大制片家黄卓汉看到郭南宏,对香港的朋友说:“你看!郭大胆来了!”黄卓汉认为,一部电影要那么多钱投资,怎么没有半年、一年又捧出个大明星,而且他们都是第一次演电影,怎么在郭南宏手里就变成大明星了。

1977年《火烧少林寺》,历经一年半才杀青,他动用几乎所能动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台湾电影产业独立制片公司50年来投资最钜大的古装武侠片。(图片来源:黄仁编著《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

演技胜于外型 演员本身素质重要

郭南宏认为,做一个演员必须能得到导演的信任,导演对于演员的选择,注重演技胜于外型,演技好的演员能令人感动甚至流泪或拍案叫绝,有些外型好的演员始终未能得到饰演一部片中的重要角色的机会,这完全是在于他本身的素质不够。“要做一个多方面能胜任的优秀演员,不要光想做一个美丽或英俊的木头演员。”

《台北之夜》由宝岛歌王文夏与丁黛合拍创下台语片票房纪录。(图片来源:黄仁编著《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

导演除了对身段(比例)和脸孔(轮廓)的外型要求,还要求演员需有演技潜力,而且其外型及内涵也需要有特别气质和魅力。在肢体表达上不断地学练。对生活环境中的人、事、物有着深入的观察与了解;还得涉猎文学、历史、艺术、新闻、电影和电视观赏等广泛吸收知识和领悟,一定要有演什么角色就能像什么人物的本事,而且应有不成功誓不罢休的雄心壮志和旺盛企图心及耐力。还有一定要找机会看看别人演戏的专心和努力;另外还要时刻有“骄者必败的警惕”。

台湾的电视知名制作人周游演郭南宏导演的台语片《欢喜过新年》一炮而红之后,《三八阿花》系列片演不完、让周游从此有主演的资格,在台语片占一席之地。(摄影:钟元/大纪元)

《三八阿花》系列 周游从配角一炮而红成主角

1964年郭南宏拍台语片《欢喜过新年》是一部热闹的为新年应景的喜剧影片,他想找一个新人来演“三八阿花的大配角”,周游来面试一见面就大嗓子向郭南宏说:“郭导演,我最会演三八女人了,这个角色我一定演得很精彩,请相信我。”

三八阿花是本省女性热心、鸡婆、无私奉献、爱管闲事,常闹笑话不以为耻的傻大姊型。周游在记者会说,郭南宏导演提携她演三八小妹,“那时候我主演到所有的主角,都来当我的配角。”从《欢喜过新年》一炮而红之后,《三八阿花》系列片演不完、让周游从此有主演的资格,在台语片占一席之地,后来成为台湾的电视知名制作人。

2011年在台南举办第四届神洲国际电影节,展出郭南宏导演的电影海报展。(摄影:孙帼英/大纪元)

电影卖座内容有八大要件

“电影产业最重要一定要有回收成本的观念”,郭南宏表示,电影不能完全谈艺术,电影一部戏花了老板投资几千万元、几亿元,以及一大堆人的心血,花一年、二年的工作,如果没有回收血本后继无力,这是残害电影产业。他强调,没有成功的剧本千万不要去投资,“我呼吁制作群重视剧本,不能自己兴奋就要拍了,现在年轻人很容易满足自己的剧本,这不可以的。”他说,如果要顾到不让老板赔掉血本,电影卖座内容的八大要件很重要,这也是郭南宏在电影界几十年历练的心得。

第一、创新:观众绝对不喜欢炒冷饭的作品。
第二、娱乐:不仅是让观众开心、让他爆笑、拍手叫好都可以。郭南宏举例,他的功夫片《双马连环》、《少林功夫》、《太极元功》在美国纽约42街上映时,大半都是黑人在看,那些黑人边看边在走道上学习招数还在叫着。

第三、要悬疑:不能看这场戏就知道下一场,要让观众去追,有很多谜底让他一直追下去,但后面一定要有解答,不能有头无尾没有交代。

《小妹》,郭南宏力捧16岁的恬妞,为她编剧导演的文艺片,以高中女学生的感情纠葛和小人物的爱心为题材。(图片来源:黄仁编著《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

第四、感动:不管写亲情、爱情,就是要让人家感动。郭南宏说,他一百部戏都是有写情感,没有情感的电影就像半死人一样,就是要写动物都要有感动。

第五、张力:高潮迭起,一部电影通常100分钟到2个钟头,最少要有10个高潮,观众坐在电影院黑漆漆的看10几分钟,当看不出什么精彩内容后,他会马上下定论,“今天损失大了,来这里浪费我的时间和钱看一部烂戏。”郭南宏说,不能让观众有这个心理,要让他们愈看愈入戏,愈看愈精彩、愈看愈紧张,一直要让观众有追下去的张力。

第六、主题:电影一定要有正确的主题,里面要导人为善,有普世之爱,不能很残酷、很冷酷、没有情感的,都是坏人的。郭南宏说,坏人最后要认错、投降、自首,也就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

曾经导演过100部电影,纵横武侠片与爱情片的畅销台港电影大导演郭南宏。(摄影: 李愿 / 大纪元)

第七、卖点:投资人、制片人、导演、行销人有无慧眼看出剧本的卖点和精彩很重要,行销专业人因为懂市场,他要综合6个项目的卖点评估剧本,到时候在电影市场推出究竟能赚回来吗?郭南宏指,在韩国、美国一部电影要开拍之前,还要请一些对市场卖座的纪录,以及有研究观众心理的人来看剧本。他举例《我的野蛮女友》的剧本经营了2年,因为行销专家评估后认为还不够好,剧本翻修了3次花了几百万多赚了几亿元,最后美国大导演史蒂芬史匹柏的梦工场还向韩国买版权拍英语版。另外,台湾导演魏德圣的 《海角七号》卖座5亿3千万元,现场观众3、5分钟就一个爆笑,做到以前从未做到的观众娱乐路线、片中七封情书也很感人等因素,加上行销大成功;周游的大儿子导演冯凯的《阵头》卖座3亿1千多万元,也是因为剧本关系及手法流畅。

第八、诉求:编剧有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他刻意要放进去的思想营养,有些编剧有特地的伏笔,在作品里连带出他的看法,但不是要洗脑的毒素。或者每一个导演都有他的风格,加进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地要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导演也有特别的诉求,比如美国片明明结束了,这个人死掉了,观众已经满足,但他突然间两个画面,那个人还出来可能是要拍续集,这就是导演的诉求。

《一代剑王》是郭南宏导演的第一部武侠片,他受邀去参加第6届巴黎电影节时,当《一代剑王》放映完之后,观众非常激烈地鼓掌,还让他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这部影片里好几个演员都不在人世了,只留下电影的影像让人怀念。(图片来源:黄仁编著《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

第六届巴黎电影节

2008年法国文化部驻台办事处文化参事来找郭南宏,邀请郭导演去参加第6届巴黎电影节,向来重视保存全球电影文化艺术的法国巴黎市长专函写信邀请他担任第六届荣誉主席去主持三场国际论坛,并为他举办“向世界武侠大师致敬─郭南宏的武侠电影回顾展”,他带《一代剑王》、《少林寺十八铜人》、《鬼见愁》、《太极元功》去放映,当《一代剑王》放映完之后,观众非常激烈地鼓掌,还让他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这部影片里好几个演员都不在人世了,只留下电影的影像让人怀念。

1974年《少林寺十八铜人》忠孝节义主题正确,由东宝发行创下50多年来台湾国产电影唯一在日本全国一百多家戏院公映的纪录,共行销世界80多国,发行中、英、西、法、德五种语言发音版本。(图片来源:黄仁编著《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

正统忠孝节义武侠片扬威国际

郭南宏在巴黎活动一个礼拜,外交部驻巴黎代表处的吕大使热情接待,帮他安排20几个媒体的访问,有6、7个电视台连西德、西班牙都来,他还面对上百名学者发表电影的历史过程,发觉外国人反而更爱台湾的武侠片,“我们的台湾电影文化艺术作品被世界重视,我们自己要好好珍惜,台湾拍摄的正统忠孝节义武侠片,就是台湾电影产业再次扬威世界的电影品种。”

《少林寺十八铜人》就是台湾电影扬威日本的故事,日方看过试片后,认为比香港左派拍的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好得多,郭南宏的《少林寺十八铜人》才是真正少林寺电影,这部片忠孝节义主题正确,由东宝发行创下50多年来台湾国产电影唯一在日本全国一百多家戏院公映的纪录,共行销世界80多国,发行中、英、西、法、德五种语言发音版本。

《吹牛大王》是过年档喜剧剧片,是郭南宏电影生涯拍得最快的作品,四个半工作天杀青。(图片来源:黄仁编著《侠骨柔情--电影教父郭南宏》)

政府应重视国家电影文化财产保存

郭南宏从影57年,1969年应香港邵氏电影公司聘请到香港担任新片《剑女幽魂》、《童子功》导演。1982年担任“中华民国电影制片协会”理事长,1984年担任第一次由民间社团筹办的第21届“中华民国电影金马奖影展”工作委员、秘书长。1987年担任“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理事长。

郭南宏虽住在香港38年,但他每一部戏,百分之90以上的新片都回到台湾拍。2002年他将保存的电影剧照、海报、剧本手稿、1千多支电影各规格录影母带、35mm电影拷贝、电影杂志、新闻剪报等,超过三万件运回台湾,现在保存于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

他希望在国家电影资料馆保存的录影带,能够转成数位化永久保存下来,给后人来了解台湾从前电影一路走过来的过程,但似乎政府对国家文化财产保存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法国不只是保存自己国家电影艺术的旧片,他还保存全世界的电影资源财产。”

(责任编辑:高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