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竹山茶园里的餐桌 泥土芬芳茶香香

人气: 4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12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萌骞台湾南投报导)“稻田里的餐桌”1日在竹山照镜山的日落美景中上菜,21位来自各地的客人,脚踩茶园芬芳的土地,味蕾享受竹山在地蔬果的芳香,啜饮浓郁红茶,与包括西华饭店厨师在内的10位工作团队,共创农村的新价值,鼓励7年级生回乡。

21位客人在照镜山的信仰中心李勇庙集合、参香后,由竹山场主办人古亦茶叶林应周担任社区导览,护天宫广场的茶菁日光萎凋,预告了晚餐的菜色,往茶山路旁的住家,则展示了农村由三合院群居到独栋民房的变迁,经过一个转弯,眼前豁然开朗的是照镜山茶山景观。

在落日余晖下,前菜柑橘蟹腿佐金桔优格酱精致上桌,以当地蔬果精心调制的道道美食,轮番展现给客人们鉴赏西华厨师的创意,最后以在地名门金石玉地瓜压轴,用三道工序封住地瓜的营养不流失,甜而不腻让大家一口接一口,饭后的浓郁红茶则出自主办人的手艺。

稻田里的餐桌创办人廖志汶表示,这项活动的精神是要创造农村的新价值,让7年级的青年人回乡,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的没落。没想到回响超乎预期,原本计划要以1年时间在全国举办20场,现在才2个月已办了12场,并把活动模式成功地留在三星乡的有机村。

王品老板戴胜益带着一票员工参与后深受感动,廖志汶指出,除了赞助经费及担任共同创办人外,食材在当地采购的理念,更让戴胜益想把公司进口食材比率从7成往下降,多采购在地的有机蔬果,以行动支持土地的永续利用。

吃饭一定要到餐厅?林应周说,看着傍晚的云彩,由白而红、黄、紫、绿,最后染成黑,享受这天空变幻的过程一定比坐在餐厅更享受。在上山的路上,和种木瓜、地瓜及茶叶的老农对话,分享人与土地的感动,更是豪华餐厅不可能有的菜色。

精神科医师张惠凯因认同创办人理念,也加入志工行列,他表示,来田里吃饭健康又幸福:吃当季、在地的食材,营养丰富当然身体健康;在茶园里脚踏实地,情绪自然就放松了,经常亲近大自然的美好环境,幸福的性格就容易形成。

客人李太太说,小时候的农村记忆,四合院、温馨的烧柴大灶、乡下人家的菜园,在社区巡礼中一下子都恢复了;台北郑小姐表示,因认同理念再度参加第二场,以前都是匆匆路过竹山,这次用走的进来才真正认识了照镜山茶区。以后场次的梅餐还想去参加。

在台北从事建筑业的朱伟然,和照镜山的老农愉快地互动后,他愉快地说,年轻人的创意需要鼓励,这顿饭让他真实的踩在芬芳的土地上,吃当季的在地蔬果,既健康又休闲还能帮助辛苦的农夫,即使多花了点钱也值得,他更乐见年轻人看到农村的希望而回乡发展。

(责任编辑:罗令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