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造桥 .剑潭古道

撰文、图、摄影

人气 49
标签:
剑潭古道

剑潭古道是苗栗造桥乡大西村与大龙村之间往来的旧路,昔日两地之间婚丧喜庆往来或农产挑担前往市集, 都行走这条山路,直到山区产业道路开通之后,古道才逐渐荒废。

民国92年(2003)初,造桥乡公所整修剑潭古道,并于沿途种植油桐及桂花树,以营造“桐花树下桂花香”的胜景, 而成为一条古道踏青休闲路线。

剑潭古道全长约1.8公里,都已铺上完善的石阶或石板,路况良好,沿途设有歇脚、观景、斜阳三座凉亭, 还有赏景平台及石椅等设施,而古道的入口及出口也都贴心设有公共厕所,可以说是一条相当大众化的观光休闲路线。

剑潭古道的登山口就在剑潭水库入口的对面马路旁。剑潭水库建于民国46年(1957),在中港溪上游支流南港溪筑坝, 可蓄水五十六万平方公尺,供应当地农业灌溉水源。剑潭之名,传说郑成功(或其部将)曾率兵至此, 将宝剑掷入此地溪潭中,因而得名。另有一说是林爽文起兵失败后,路经此地, 愤而将宝剑投置于水潭里。两者都只是民间传说而已,并非信史。

剑潭古道,起登即是陡上四百阶。

剑潭古道从登山口起登,即是长达四百阶的陡上石阶路,是剑潭古道较辛苦的一段上坡路。

上棱之后,抵达歇脚亭。亭前展望好,整个大西聚落就在山脚下。大西,旧称“大坪”,南港溪流经在此,迂回曲折, 形成的一片宽阔的河岸平原,客家先民来此地拓垦,形成农业聚落。

由此而去,古道转为平缓,沿途路旁有桂花,又有绿竹,一路走来怡来自在。不久又转为石阶上坡路,爬上之后, 抵达观景亭。观景亭,高架二层楼,矗耸于山头,爬上二楼凉亭之后,邻旁的树梢都在脚下,四周无所遮蔽,视野豁然开朗, 拥有360度的环绕景观,远山近村,尽入眼帘。登高眺远,使人心旷而怀展。此地风景真是好,四面一片绿,环绕小村落,宛如桃花源。

由观景亭续行,石阶路先下坡,再爬坡,此后古道行于棱上,沿途或夹道有竹林,或有樟树、相思树盎然生长于路旁,路径清爽,林木幽雅。 途中一处鞍部,有左岔路,一条小产业道路通往大龙村,这应是昔日的剑潭古道旧路。古道理应横向越岭,以联络两地,今日的剑潭古道却纵走于山棱之上, 不太合理,应是为了休闲旅游的目的而有所修正路线。

过了岔路,古道石阶又爬向另一高处,抵达斜阳亭。此亭朝西,可欣赏夕阳西落之景。过亭之后,古道随山棱地形, 又爬上爬下两次,但起伏都不大,沿途有不少开阔处可以眺览风景,林相也颇有可观。过最后一片相思纯林后, 石阶路向下,即抵达古道出口,接大西外环道,再沿着马路返回剑潭古道入口。

[[21]]

从歇脚亭眺望大西村。

万善祠

今天前来剑潭古道的途中,经过大西村客家聚落,有看见百年樟树的标志,附近又有寺庙、老榕及传统古厝, 于是走完古道后,便顺道前往参观。

停车于万善祠旁的社区休闲活动中心前空地。广场旁的围墙立有“大西客家生活聚落”的金字标志。

万善祠,就是所谓的有应公庙。 台湾各地村落都常可看见这种收埋无主尸骨的有应公庙,但通常规模都很小,像大西村有这么大间的万善祠, 而又座落于聚落核心地区,成为聚落内主要的寺庙,则是相当罕见的。

万善祠旁的马路对面,有一栋东海堂三合院古厝,门楼造型的大门,红砖灰瓦,古意盎然,正厅屋瓦则已换成现代材质的塑化屋瓦, 隔壁另有一栋彭城堂古厝,可惜也是以新瓦红妆取代了旧瓦古色。

百年樟树位于伯公庙旁,离万善祠不远,从万善祠就可望见前方马路旁小丘之上的土地公庙,冒出一束如大伞盖的圆圆树荫。 这棵老樟树的胸围傲人,树根也很巨硕,钻出土面,颇有气势,老樟树的树龄应当不只一百岁。

绕了一圈,回到万善祠,对这间庙的历史颇感兴趣。遇到一位老伯,问万善祠源起,却没得到答案。 庙里供桌祀奉的牌位写着“万善有应诸公位”。庙的后方,有一座大墓公,墓碑写着“众义塚”,刻碑年代写着“天运甲辰年”重修此墓。

天运,即岁次之意,甲辰年则每六十年一次,不知此墓是何年重修的?墓旁有一块斜倒的碑石,还被漆字涂鸦,宛若废弃物, 上头却有模糊难辨的刻字,不知内容为何,可以确定是一块古碑。

[[24]]

百年樟树。

万善祠后方的众义塚

后来搜寻资料,才知这是清代同治三年(1864)的古碑,碑名“万善祀典”,内文已无法辨识。

据说咸丰年间(1850s)来此拓垦的先民,发现许多无人祭祀的坟墓及骨骸,于是合葬于现址, 名为“众义塚”,每年定期祭祀。后来地方人士在塚前立一间万善祠,历经多次重修, 而成为今日的现貌。

众义塚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历史呢?是否与剑潭地名的起源有所关联呢?我不禁好奇怀想。 俏若有关联,则十七世纪的时代,无论是郑成功本人或他的部将,似乎都不太可能会来到苗栗造桥乡的大西村, 至于十八世纪的林爽文倒是有这个可能性。

乾隆51年(1768),林爽文起事抗清,初期声势浩大,几乎攻占全台,清廷官兵只能困守孤城待援。次年, 清廷大将福康安率精锐部队渡海,从鹿港登陆,展开反攻。林爽文兵败于八卦山,退守斗六门(云林斗六), 再撤退至大里杙(台中大里),最后退至集集,又再兵败, 于是率残众逃匿于水沙连(埔里盆地)内山,清军则入山穷追。 林爽文只好再向北窜逃,最后在老衢崎(崎顶;属苗栗县竹南镇)落网。

当时清军严兵封销各路,以防林爽文逃往台湾后山,连淡水厅边境之外,在大三貂(澳底)拓垦的汉人头目吴沙, 都收到清廷训令,不得窝藏林爽文,如有发现可疑者,须立即通报官府。

林爽文向北逃往老衢崎,沿途匿迹躲藏,必然避走村庄人口密集的海线,则理应会取道于苗栗造桥一带的荒埔山区了。 当时追随林爽文的死忠部众,辛苦逃亡,遇风吹雨打,遭荒烟瘴气,病的病,死的死,恐怕都掩埋或曝骨于荒山野地。 林爽文来到这里,已穷途末路,悲愤之余,于是将身上的宝剑投于水潭中。

造桥乡大西村的剑潭地名,或许就是这样而来的。不过文献不足征,所以我的话也不可以完全当真。

众义塚墓碑。
[[28]
旅行地图
]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剑潭古道登山口

四百阶陡上石阶路爬往歇脚亭。

过歇脚亭后,一段平缓路,然再爬往观景亭。

观景亭。剑潭古道视野最佳处。

眺望大龙村。

斜阳亭。

古道出口,接大西外环道。

回到登山口,顺道参观剑潭水库。

剑潭水库上游的南港溪。冬季雨水足,水库没蓄水。

东海堂。

众义塚(万善祠后面)。

眺望大龙村。

剑潭古道,路旁樟树。

剑潭古道,路旁相思树。

相思成林。

古道出口,接大西外环道。

剑潭水库上游的南港溪。冬季雨水足,水库没蓄水。

东海堂。

众义塚(万善祠后面)。

相关新闻
新竹横山.大崎栋古道 (大旗崠古道)
宜兰头城 .金车城堡咖啡馆.石空古道补遗
新北市瑞芳 .猴硐国小.猴硐旧火车隧道群
苗栗通霄.挑盐古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