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振强:探讨一下梅宁华是否属于“反社会人格”

祝振强

人气 4

【大纪元2012年08月18日讯】最近,有两件事情,激起的社会反响格外大,一件是周克华被击毙的前前后后、是是非非;另外一件,就是《北京日报》原社长、党委书记梅宁华被免职(确切地说,现在暂时是被降职,或曰被晾起来了)。前一件被人热议,是由于周克华的嗜血、夺命,黑暗一角,无辜生命随时随刻可能会被其“爆头”;后一件引人关注,是由于,这个体制内的《北京日报》社长,挟持了一个重要的舆论平台,时常以“社论”的形式发布奇谈怪论,专与社会进步思潮为敌,专与改革开放为敌,且似乎是由于网友对其个人品德、人格、贪腐嫌疑的曝光,格外加剧了一篇又一篇“社论”的图穷匕见、杀气腾腾。

最令人吃惊的是,梅宁华主导的《北京日报》,时常把矛头直指具有改革开放意识或不能赞同自己言论、倾向的领导,比如在某个时间节点,突然发布“总书记也不能凌驾于党中央至上”的言论等等。

两个叫“华”的人,一个真真是“克华”,另外一个真真是在“乱华”!所幸这两个人都荣归其所,解除了一切热爱和平、向往正常人类生活的人心头的一大隐患。

对于周克华,曾经创设“弹钢琴杀人”理论的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发声了,这一次,或许是由于有前一次发声引发轩然大波的比照,李玫瑾非常亲民、非常讨好网民。具体是,对于“认为周克华有明显的‘反社会人格倾向’以及报复社会”的认定,教授怎么看?李玫瑾言:说这话很不专业。“反社会人格是变态心理当中的一大类叫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中有一类叫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在犯罪学当中一个术语叫‘道德白痴’,比如从小就撒谎、逃学、夜宿不归,青春期就开始发生性行为,对女方不负任何责任等。一般家人都非常正常,只是他异常,而且会有不安分的表现,虽然智商很高,但是几乎没有情感,这是反社会人格的基本特征”,“周克华根本不是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是没有理由的坏,且对任何人都不会好”。

李玫瑾教授的这番话,估计是千掂量万思虑后才说出来的。但是,我觉得,这还是很值得商榷——至少,这很书本、很书生气、很机械、很轴。李玫瑾盖棺认定的“反社会人格”,基本上可以算作恶魔一类——难道只有非同于人类、非同于人类情感、没有情感的变态恶魔,才算是“反社会人格”吗?这显然很荒谬!

“反社会人格”,只要“反社会”,认定了这一点,就足够了。

笔者认为,“反社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如周克华之类夺命、杀人、爆头、劫杀;另一种是以思想、言辞、言论、“社论”反社会——诸如反对人类普适原则、普适价值,自己想永生永世享受、拥有特权,对于睥睨特权、非议特权的人,恨不得立刻杀之而后快。一时膨胀发狂时,就以为自己是皇权的代言人,甚至就是说一不二的皇帝!这样的人,对待家人可能也很好,也很慈祥,也很照顾,比如女儿热爱选美,自己可能就利用自己的权力,为女儿量身定做、量体打造,使女儿如愿以偿地成为选美赛冠军!利用公权力,让全国民众都陪着自己父女俩玩。

你说说,这样的人,算不算反社会?算不算“反社会人格”?

让我们回顾一下《北京日报》原社长梅宁华治下的《北京日报》曾经发表的社论,这里很大一部分,就是梅本人亲自操刀所写,并且,据说,其曾声若洪钟般承认,“没错,‘文峰’(社论笔名)就是我!”颇有歹汉做事歹汉当的气概。这些社论中,比较著名的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破除“民主”迷思》,《从奥运成功举办看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举国体制是好体制》等等。

其实,光看这些社论的题目,还看不出所以然,因为,拉大旗作虎皮、打着货真价实的名义贩卖假药、狗皮膏药,是其一贯伎俩。不过,这些文革气息浓郁、杀人气息明显、臭不可闻的语句,估计但凡一个正常人,是没有办法读完一篇的。

《北京日报》及其“文峰”,还干过两件构陷普通公民之事。一件是,据传言,其以极其愤怒、仇恨的笔调,向上级机关“举报”历史教师袁腾飞,要求有关方面“严惩”袁腾飞。最具杀机的,是举报信的后缀:“本文转送北京市教委、海淀区、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设若,袁腾飞被送入大牢,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缓,估计“文峰”会张罗一桌酒席,举杯高歌,弹冠相庆的。还有一件是,讨伐、抨击南方报系的一个普通编辑长平。这件事不是传闻,有报纸为据。2008年4月11日,《北京晚报》曾发表署名“文峰”的文章,题目乃《造谣自由的南都长平》。这篇不忍卒读的文章,还真的产生了“实效”,长平编辑后来受影响不小。

我前面之所以认为李玫瑾很书生气、很机械论,就在于,她不知道在当下,“反社会人格”还有新的变种、新的表现,那就是,一些掌握了公权的人,为所欲为,变态疯狂。比如,把体制、组织、国家机器事实上私有化、小圈子化,独自占有、独家占有。为所欲为、公器私用、公器家用,自己一屁股屎,却时常倒打一耙,构陷民众。把一个单位、一个组织转手即可据为家产、家俬!但凡遇到要求公平公正、要求清正廉洁、要求民主自由的人,必欲屠之杀之而后快,烹之煮之不解恨、食其肉饮其血气方平。读一读此前《北京日报》的社论,对此必会深刻认识。

这样的“反社会人格”若不被限制、不予解决,则其屠戮民众之言之行,势必会组织化、程序化、集体化、公开化、“合法化”,并且,这列疯狂的列车,必将开创新时代专制独裁、血腥屠戮的新篇章。

相关新闻
揭秘︰“爆头哥”周克华背后的三个女人
周克华南京劫款存女友名下 抢枪案妻“知情”
最初现场照曝光 被毙“周克华”疑是便衣警察(组图)
【九天剑】:周匪与共匪,哪个更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