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务部长:非常担心与中国贸易失衡

人气 4

【大纪元2012年08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赛琳编译报导)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由于日益关切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印度正敦促其亚洲竞争对手中国购买从药品到软件的更多的印度商品,并采取步骤减少从中国的进口。

印度商务部长阿南德•夏尔马(Anand Sharma)在采访中说,他“非常担心”与中国的贸易失衡。他说,印度这个月将主办一次与中国官员的会议,这“将是最重要的议程”。

贸易危机对印度造成经济威胁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 2010 年末访问印度时启动的贸易谈判没有产生了巨大的好处,让新德里非常沮丧。在截至 3 月 31 日的财政年中,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跃升42%至近400 亿美元,也是该国整体贸易逆差的最主要部分。

贸易危机已对印度造成严重的经济威胁。该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在今年第一季度创下新高,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5%,同时也导致卢比大幅贬值,并对印度吸引外资造成巨大压力。

专家说,要想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印度需要显着提振出口,并创建一个吸引外资的商业环境。虽然印度政策制定者们说他们正在努力,但进展参差不齐。

贸易逆差是困扰印度经济的结构性缺陷之一。此外,通货膨胀还在持续,且有经济学家预计今年还会上升。昂贵的能源补贴的开支也让国库不堪负荷。印度本周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停电,6 亿 8000 万居民受到影响,生动地显示出该国的基础设施严重过时,无法满足一个巨大的、新兴的中产阶层的需求。

印度的财政问题,以及经济增长放缓,令投资者非常关切。在欧洲经济动荡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环境下,投资者期待大的新兴市场来支撑全球增长。印度央行7月31日将本财政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测,从 7.3%调降至 6.5%。

印度要求中国增加购买 同时减少从中国进口

印度想要其更多的“增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并希望中国能够增加对于制药等部门的政府采购。商务部长夏尔马先生说,印度最近提交了一份包括916种商品的列表,并且相信中国应该购买较大的数量。

与此同时,中国商品——从重型工业设备、笔记本电脑到化妆品——正大量涌入印度市场。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在10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中国已经从印度的第7大进口来源国上升到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超越美国、德国和日本。

印度正在采取措施遏止中国商品大量涌入。印度内阁上月下旬批准对电力大项目的进口设备征收21%的关税,旨在保护本地制造商免受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的威胁。但是,这种保护主义举措有缺陷。上周的大规模停电说明印度亟需提高发电量,而先进的中国技术——从锅炉到涡轮机 ——对于完成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项目来说,正变得日益重要。中国已经提供了超过40%的印度电力装备。

一些印度官员公开指责中国有效地阻止了印度出口。 “这是我们对中国表达的一条信息,就是这种程度的贸易逆差是不可持续的。”曾是印度商务部部长、5月份调往另一个政府部门的Rahul Khullar这样说,“很清楚看到,我们的制成品——无论是制药、化工,还是加工产品——都不能获得市场准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没有置评。

贸易品结构也令印度担忧

让印度担心的不只是贸易的数量,也包括它的构成。中国出口各种类型的复杂产品,有较高的利润,在本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截至 2011 年 3 月 31 日的财政年度中,中国对印度出口了67 亿美元的电信设备,包括无绳电话、手机和蜂窝基站。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印度出口到中国的最重要是原材料,名列前茅的是铜和铁矿石,在截至 2011 年 3 月 31 日的财政年度中,两者的出口总额为190 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近一半。

许多其它国家,包括美国、巴西和俄罗斯,也存在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但印度的担心尤其敏感,中印两国是边界相邻的竞争对手,且存在战略利益冲突。双方在喜马拉雅山边境存在长期的领土争端。印度越来越担心中国对印度洋海上航道的影响力,而中国也在警惕印度在南中国海的石油勘探。

印度药品受制于中国监管制度

到目前为止,印度一直专注与将成功出口到其它国家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到中国。印度制药公司是治疗从高胆固醇对胃感染的低成本仿制药的主要供应商。他们已经在美国、英国、德国和其它西方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帮助将印度的药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出口额,从2004年的33亿美元提高到去年的104亿美元。

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根据印度药品出口促进局(Pharmaceuticals Export Promotion Council)的数据,印度的药物和精细化工出口额比2007年下降了12%,只有1.08亿美元,尽管在同期对美国的出口翻倍至接近20亿美元。

印度制药公司抱怨在中国的“割喉”定价,也无法适应国有医疗机构组成的系统。印度驻北京大使馆去年准备的印度政府备忘录说,印度公司因监管障碍而受阻。在中国注册新药物的时间可以长达3至4年,而在印度只需要10 个月。这份备忘录说,中国监管机构要求这些公司在本国进行临床试验,一些印度公司不愿意这么做。

印度的软件外包服务受制于与政府的关系

印度也要求中国购买更多的印度科技部门所出名的软件外包服务。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是印度销售额最大的技术外包专业机构,进入中国已经超过10年。但是,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N. Chandrasekaran表示其迄今取得的成果 ——处理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一些金融服务公司和大约3,000人的雇员 ——比塔塔预想的要温和。“我们还没有服务于任何很大的公司,” Chandrasekaran先生说,“这很难突破。”

Chandrasekaran先生说,与中国的国有企业做交易,需要较强的与政府的关系,印度公司对此不大习惯。在他出差时,一般是与执行经济规划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官员会面,以及与省委书记、省领导等当地官员会面。

“在其它市场中你不花时间在政府官员身上,但在中国就需要——政府就是您的客户。” Chandrasekaran先生说。◇

相关新闻
逆差大  印拟对中国祭出高关税
印媒:美称印度备战中印边境冲突
中印内需不振 工业产出挫败全球经济
外媒:中印航母比拼 印度海军优势明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