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街道拟大“瘦身” 增加可负担房屋

住房难成为温哥华重中之重 温市府集思广益出奇招 街道大“瘦身” 变身可负担住房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9月29日讯】 导语:房价高居全球前列的温哥华,可谓寸土寸金。相应而生,高房价压力下的住房问题,就成为老大难。当城市变的地皮都很难刮时,市府似乎只能向本不宽敞的街道下手。“瘦身”,让温哥华的街道也时髦了一把,却不知能挤出多少住得起的房屋。

(大纪元记者邱晨温哥华报导) 温哥华将面临一项革新,在一些使用率低的街道或后巷,将出现可负担的房屋、双联屋或连排屋等,市府工作人员推出一项报告,下周二将递交给市议会通过。市府认为,这是有效解决温市房屋紧张、房价高昂的解决方案之一。

这些“窄街道”房屋计划,被市府提议为最佳方案,改善温哥华市住房紧张的局面,增加购买房屋的可负担性。这是温市府房屋可负担小组提出的方案,该小组共有18名成员,由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与前省府厅长Olga Ilich担任共同主席。

据《温哥华太阳报》报导,这份工作报告将在下周二递交给市议会。周三,罗品信表示房屋昂贵是该市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否则人们无法在温哥华居住。此工作报告特别针对中低收入的家庭,年收入为2.1万元至8.6万元的,为他们提供可负担房屋。

此报告的另外一个建议,希望市府考虑设立一过渡重新分区(Rezoning)政策,允许温市一些主要街道附近增加住房密度,比如缅街、喜士定街、Dunbar街、菲莎街等,100米以内或一个半街区的住房密度增加,允许修建的房屋有双联屋、连排屋(Row housing)、城市屋等出租单元与低价房屋。

如果市府通过修改附例,罗品信认为不会影响大多数房屋,只有靠近天车或巴士站的路段,或与社区中心、购物中心等步行距离仅5分钟的街区。

市府计划因此修改附例,要求双联屋或独立屋必须包括第二套房屋,增加后巷屋的库存量。同时,加快批准可负担房屋的建设。目前,此报告的建议方案仍然需要市府批准,才能最终实施。

市政府在举办了一项可负担房屋设计方案竞赛,吸引了八千多人献计献策。被评为第二名的设计方案,就是此“窄街道”设计,由Christina Demarco、Ted Sebastian与 Charles Dobson共同推出。他们的创新来自将一些安静社区的房屋中间宽敞的66英尺街道,一分为二,拿出其中的一半修建房屋。

他们相信此举可以为温哥华市府争取20亿元的收入,同时兴建1万多可负担房屋。◇

责任编辑:何坚

相关新闻
全球最贵住房  温哥华居亚
温哥华市府提供更多可负担住房
温哥华批准罗渣士球场旁兴建高楼
温哥华寸土寸金 世界民众献策可负担房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