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织:新年小议“私人空间”

香织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1月30日讯】日前,国内的电子媒体,报导一篇名为:“社群新闻:别再问啦!年节顾人怨10句话”。

细观探讨内容,不论是从人类世界里,属于的心理学方面的角度,或西方国家多普遍重视的“隐私”和“人权”等方面来讲,表面上美其名为“关心”的问话;实则却是直接开门撞山的侵犯了“人权”和“隐私”的问题。

香港的友人也曾经谈到,在香港当地的生活形态,不论是:“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有固定异性朋友、工作收入”…等,都不可擅自随意的去问及此类的私人问题。

随意问及他人私事,当然很直就关系到教养(修养)及礼貌问题。

在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对他人过度的关心,只会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而如果再更过度或不知收敛的话,则直接就是对他人制造伤害。

早在过去大约20年前,就已经有了“地球村”这样的名词出现,而生活在这个地球村里,当然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也该要相互做为借镜,反观自己各方面的言行,是否有不当之处。

在欧洲,有的国家,学校并不寄发成绩单,或不特意的去排学生的考试名次、也不予以发布名次或考试成绩。在一个角度上来讲,也是一种对人权和隐私的尊重;但同时却也有着其背后更为可贵的内涵,及长远的用意。

总是随意擅自无端问及或侵犯他人隐私者,何不自己也静下心来想想,如果是自己无故被任意问及:“你的户头、账号有多少存款?你们夫妻相得处如何?你们家的孩子在班上考第几名?你每个月工作薪水收入有多少?你在外面有多少朋友、哪方面的朋友?你们什么时候结婚?你们什么时候生小孩?”…任何无故涉及到侵犯他人隐私的问题;如果换做是自己被问及、被侵犯时,自己又是如何感受?

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听闻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者,却因为侵犯隐私者是长辈,结果在事后,竟然遭到责骂、训斥;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对方是长辈。

身为长辈,如果本身未能成为一个重视人权和隐私的典范或榜样,传承给后代及后辈的话,那么,后辈及后代,要如何能有一个正确的借镜,来做为依循的根基?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经常视法律及人权、道德为无物的话,那么,在长久时日之后,这样的国家,会产生出及造成什么样连环效应的重大问题呢?

中国有句古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过,去也耳闻(大略):“有什么样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国家,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众所皆知,一部机器,如果缺少或损坏了一个平常看似不起眼的小零件;结果往往甚至很可能就造成整部机器无法正常动作。

一般的巿售产品,当然品质也都有所差异;然而,能够维持长期时日坚固耐用的,必然是在研发、制造、生产的过程中,都很仔细的注重也许看似不起眼的每一个小细节和动作、过程;并不会因为熟稔而忽略,或因为过程熟练而自信满满就予以轻忽,结果却造成了日后无法预期的问题。

也许有的人认为:“也不过是聊聊,何必如此紧张?”、“不然要聊什么?”…

虽然在每个人心里,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尺度和标准。与其总是无故随意借口侵犯他人隐私为由,认为才不会因为没聊天而显得无聊;何不谈谈遇到了对自已有所启发的事情等,先谈及自己,进而增广见闻、互相增长,启不是更实质的增加和扩展了彼此的空间和领域吗?

否则,一味的以侵犯他人的隐私,去做为聊天的开场或本质的话,这样的聊天,又能聊出什么?

虽然这样侵犯隐私的问题,终于浮上了台面,终于被拿出来探讨了;但是,却也浮现出一个问题:该是要给后辈作为人权典范的长辈,却当着后辈或晚辈的面前,当面侵犯后辈、晚辈的人权、隐私;而发出“人权”和“隐私”遭到侵犯的声浪者,却竟然是后辈、晚辈。

而如果在问题浮上台面之后,仍然不屑一顾,并且还把此一恶习,直接带到国外去“发扬光大”、丢脸丢到国外而不自知,且仍然视若无睹的话,那岂不是在破坏自己国家的名声和形象吗?

在农历的前夕,在此发表一点看法,愿大家在农历年前夕,也都静思此一问题,不论自己所面对的身边周围,是如何的身份,都仔细的再回想一下和自已身边周围的亲友们的互动情况是如何。

愿大家都过一个快乐、平安的年。

相关新闻
陈静:开心辞典之一 ——快乐的写作
罗娜:林昭的眼泪
于海心:聚散人生
王清韵:我和美国警察的不解之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