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前 习近平李克强联手释放重要信号

人气 6

【大纪元2013年10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双报导)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来临之际,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分别在不同场合围绕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发表讲话。在李克强经济改革措施屡遭利益集团阻击,大陆经济危机凸现的大背景下,习李联手释放重要信号,再次显示要“壮士断腕”推改革。

北戴河会议一直被外界视为中共内部重大政治斗争和重要决策出笼的时候。据悉,围绕着李克强的经济改革方案在北戴河会议期间早就“打破了头”,各派出现激烈搏击。

当前,中共政权面临随时都可能崩塌的危机、高层严重分裂公开化、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经济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的背景下,三中全会成中共欲延续其政权的重要会议,然而内部相关利益集团不断阻挠制造麻烦,中共已是命悬一线。

三中全会前 习李频发声

据大陆官媒《新华网》报导,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3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说,将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总体部署,并提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10月21日,李克强出席中共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作经济形势报告。李克强说,必须要通过全面深化和加快改革,着重在提质增效和可持续上下功夫。面对台下近3,000多名工会代表,李克强再次强调,“必须用壮士断腕的决定来推进全面改革”。

此前,习近平在10月7日的第21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闭幕演讲中大谈改革,称改革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

李克强经改受利益集团阻击 上海自贸区黯然开幕

10月12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社论称,上海自贸区打从揭牌开始,没有重量级的中央官员出席仪式,外资银行也只是在观望,唯一的结果就是一个混沌的局面,这个情况反映了“中共内部对金融改革正在进行一场战争”,使得外界怀疑11月举行的三中全会能否达成一个改革的方案。

《经济学人》杂志10月3日文章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前后的几天,诸多迹象令人感到这像一枚“潮湿的爆竹”。中共最高领导人没有一个在仪式上露面。而且,各大最高监管机构似乎都回避了这个场合,使得先前一些传言显得更可信: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改革威胁到了它们的既有权威和势力范围。

上海自贸区原本准备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汇报筹备工作,但在大陆经济陷入危机的背景下突然“早产”,于9月29日挂牌。这个被李克强高调推出的重要经济改革举措,作为金融改革的一个试验,受到中共体制内权贵利益集团的抵制。

早在7月中旬,就有外媒报导说,李克强因为得知他的上海自由贸易区计划遭到既得利益集团持续反对而愤怒地拍桌子,并最后以强硬手段推进,不过只获得了三年的试行时间。

不仅如此,李克强试图回归市场经济,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对国企进行改革的措施或无望在三中全会推出。其本想让巨无霸式的央企,释放出过去垄断的空间,某种程度上的“国退民进”却受到来自中国权贵阶层的强烈抵制而不得不提前“夭折”。

利益集团羁绊 习李王形成“铁三角”

自习近平十八大上台后,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一直作为习近平的“救火队长”或“清道夫”, 高调反腐为习开道。随着薄熙来事件持续发酵,中共高层分裂,习、李、王阵营与江派薄党激烈驳火,王歧山毫不手软,联合中共国务院连打有江派背景的“老虎”,凸显力挺习李的态势。

自9月以来,李克强在众多场合下多次谈及改革,其中,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举行前后,谈及改革的次数就多达3次,被外界视为其对中共相关利益集团的强硬表态。

北京时政观察人士华颇认为,李克强想要打破原来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格局,既得利益集团必然会进行疯狂的反扑,所以这种改革也是举步维艰的。

习李要想摆脱政治经济困境,就必须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而李克强的经济改革的背后,必须有习近平和王岐山的密切配合,才能得以伸展拳脚。

习李王三人的不同表现是角色不同。李克强要保中国经济不崩溃,就必须搞改革。改革就要触动既得利益者,所以李只做不说,因为说出来的都是官宦权贵不愿意听的。王岐山搞反腐,他又说又做。一面把一些江派贪官打下马,一面高唱反腐歌,让百姓宽心。而习近平是总管,掌握大局,所以他只说不做。

暗潮涌动 习李不惜“断腕”清障碍

薄熙来案庭审后,中共高层分裂公开化,权力搏击在庭外延续。薄案最后宣判仍没消息;“绞杀周永康”一直风声不断,搏击延续到曾庆红;各派都在对外释放消息,试图影响时局。

审薄后的一周之内,中石油现任四名高管和原中石油董事长、现任中共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被抓,蒋洁敏是前中共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的铁杆心腹,蒋被抓也意味着中石油知名的“胜利系”全线坍塌。上世纪80年代周永康则一直担任胜利油田党委书记,被视为是“胜利系”的老大。

9月2日,《纽约时报》援引知情者称,“中纪委已经成立了处理周永康事件的专案组”,对四川的腐败案进行了调查,并对周永康的儿子周斌进行了讯问。

另有消息称,如何处理周,习近平还在权衡之中,只差没在“双规”周永康的报告上签字。

中石油作为中共央企的老大,是最顽固腐败的既得利益的代表,不打掉这些大老虎,中共为自保被迫欲实施的经济改革就无法进行。因为被反腐触动的恰恰是周永康、曾庆红、江泽民这些人的家族利益,他们掌控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这样的环境下,习李阵营用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打击石油帮,也是必然的结果。

本月17日上午,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江苏省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江泽民扬州“大管家”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据报,季建业是在16日凌晨2点,被中纪委直接从家里带走。中纪委此次行动并未通知江苏省委,而是直接带往北京。外界观察,季建业被押北京,非同寻常,表明江泽民后院的这把火还在持续延烧。

经济学家何清涟表示,摆在中共当局面前的,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中国高层各利益集团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支撑的危险平衡之架构,中共要想解决经济问题,但是难关重重。

薄案二审“速战速决” 保三中全会顺利召开

外界普遍认为,一直是中共一个“大坎”的薄熙来案于10月25日10时二审宣判,是中共高层为免扰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薄案二审“速战速决”。

在薄案一审经过5天庭审(8月22日~26日)后的第二天,8月27日中共官媒报导称,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1月在北京召开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将三中全会的时间推迟到11月,成为近20年来最晚举行的一次三中全会,会议主要议程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及“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反腐破例成为三中全会的议题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并将推出系列所谓改革措施,当局绝对不希望薄熙来案影响这次全会,抢了三中全会的风头,也不希望在党内人心慌慌的状态下开这个会议。中共刑诉法规定,二审即为终审,薄熙来将不得再上诉,故对薄案二审快刀斩乱麻,让薄案彻底完结。

中共无法回避的六大经济敏感问题

中国的经济危机已经出现苗头,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等不仅数额惊人,其增长速度也超出一般正常水平许多。最新的渣打银行报告其债务规模达24万亿元,约占大陆GDP的四成,约为2010年中共官方估算值的两倍,部分城商业银行可能会倒闭。目前中国的经济主要支柱出口制造业也不断在萎缩,金融业货币严重超发等等。

经济学家吴敬琏警示道,以宏观层面为例,主要表现在于中国的资产负债率太高,若这种情况再不改变,将可能爆发系统性的危机。一些地区出现的危机很快传到其它地方,比如温州、苏南等地相继出现的“跑路”事件,包括6月的钱荒,其实都是给人们发预警信号。

具体表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宏观调控、金融改革、土地改革、城镇化与户籍改革及财税改革六个中共不可回避的敏感问题上。

有分析人士认为,只要中共还在干预经济,那些中共权贵等相关利益集团对国民经济的劫持,对国家财富的掠夺就不可能杜绝。中共现行体制下,任何所谓的经济改革都不会有用,除非打破原有体制。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41名省部级高官进京“听训” 王歧山出马
“左右”吵得凶 习近平压力大
网爆重磅消息!央视在推特称习近平调查周永康
三中全会前众“大佬”示警 政治改革已到关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