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特展吸人潮 台博物馆定位易混淆

人气: 4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卉台北4日电)国立历史博物馆长张誉腾今天表示,近年博物馆常藉国际特展吸引人潮、钱潮,但其实这并非博物馆本务,认为特展应该节制。

文化部今天邀请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商业合作与资讯管理主任高文(Nicolas A. Gauvin)来台,举办“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国际发展及展览策略与经验分享”座谈会,与张誉腾展开跨馆对谈。

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建立于1856年,为北美最古老的文化机构之一,其馆藏及展示主要呈现加拿大人文历史和文化多样性。

高文首先提到,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有几个永久展区,主要呈现加拿大社会历史、原住民文化,另外有5个短期展览空间,会经常和国际互动邀展,文明博物馆也经常将产品巡回世界各地,包括德国、英国、美国纽约、日本、中国大陆等。

高文认为,加拿大文明博物馆隶属中央文化机构,必须努力发展合作网络,因为他们也有财政上的压力,要不断重新调整,找新机会。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近年也经常和企业合作特展,借此获得新视野、新策展方式,以及最重要的是由人潮带来的钱潮。

张誉腾表示,国立历史博物馆一年经费新台币2亿元,一半用在人事费上,加上政府现在每年删5%的经费,所以只能透过特展来增加收入,但也有人担心博物馆定位会因此混淆。

他指出,特展展期中,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相较博物馆本来业务在无形之中被放在较不重要的位置,的确需要思考。

张誉腾也说,最早的兵马俑特展吸引大批浏览人次,但后来的华夏文物特展就只剩10到15万人次;美术展览也一样,最早米勒有6、70万人次,毕卡索,梵谷就慢慢下降,最近的米开朗基罗只有18万人次、米罗则是12万人次,全都在退烧,办特展要更加谨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