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褒奖 温哥华华埠裁缝店百年不衰

“趋时裁缝:为摩登男士装身百年”展览中山公园登场

人气 30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11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邱晨温哥华报导)经久不衰的唐人街老字号趋时裁缝店(Modernize Tailors),在当今批量生产的时代,仍然独领风骚,深受顾客喜爱。唐人街中山公园在11月份,推出该老店的昔日用具、文物与照片展。
  
温市府宣布,命名今年11月3日为“趋时裁缝日”,嘉奖趋时裁缝店对社区的贡献。市议员郑文宇表示,黄氏家族的故事代表温市历史,更代表了很多来自广东的华人家庭史,有许多华人在温哥华遭受歧视,无法投身许多专业工作,然而趋时裁缝店由于敬业乐业的精神闯出一片天地,的确是一段传奇佳话。三级政府也纷纷发来贺信,肯定趋时裁缝对社区作出的贡献。
  
温市中山公园自11月1日至30日,推出“趋时裁缝:为摩登男士装身百年”(Modernize Tailors: 100 Years of Dressing the Modern Man)文物图片展。
  
人们可以看到趋时裁缝店昔日的制衣工具:旧式熨斗、钮扣、针线等,透出怀旧风味。黄氏家族的珍稀阁家欢照,趋时缝纫店员50年代,在圣诞聚会时畅饮可口可乐的场景(员工的家属都在中国,趋时每天为员工提供两餐),还有老板黄光大的卑诗大学毕业照,等等。
  
主流媒体对趋时缝纫店一直有报导,再现当年的温哥华历史,重温唐人街的繁荣。CBC曾经制作了一纪录片,详实地记录了趋时缝纫店的故事,表现了黄光大与黄光泽的为人与人生哲学。
  
百年来,趋时缝纫店以其手工精细与高质用料而闻名遐迩,他们走过了排华那段辛酸历史,也迈过了经济萧条期,在70年代的批量生产中依然矗立不倒。

手工精细 百年老店传奇

自1913年以来,趋时裁缝店的生意一直繁荣不衰,更见证了温市百年历史的荣辱兴衰。最近,CBC制作了一部电影“缝纫师”(Tailor Man),特别介绍了黄光大的故事。
  
现年91岁的趋时裁缝店主黄光大,曾经是卑大工程系毕业生,因为加国历史上的排华政策,在上世纪40年代却无法找到工程师工作,他改行接管了父亲的缝纫店。他非常高兴市府的褒奖的同时,也感伤自己弟弟黄光泽已经过世,许多老员工也仙逝。
  
回忆趋时缝纫的百年传奇史,黄光大乐观地回顾说:“根据当时的情况,我调整自己顺应社会。如果说工程师是用木头、金属等造出机器,而我是利用柔软的纤维来制作服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从事时装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当其他缝纫店都渐次关闭了,趋时缝纫店却仍然欣欣向荣,生意红火。二战后,学校不允许穿牛仔服,学生们喜欢来定制西装,令趋时缝纫的生意如日中天。经济萧条期,人们节俭过日子,改制衣服更时兴,趋时缝纫店的生意很好。
  
黄光大自己最有体会,他说,从事时装业这一行,需要不断紧跟时尚趋势,如果跟不上,就可能面临风险。
  
他表示:“缝纫是一门时装工艺,需要有很好的品味,跟踪时尚趋势,因为时尚是不断变换的,我们也要为顾客提供时髦的服装,这本身就富有挑战。需要不断的创新,了解时尚,知道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又是一门颜色的艺术。”
  
上世纪50年代,主演007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的辛康纳利(Sean Connery)在买不到需要的西装时,曾找到趋时裁缝店,特别订制了一套白色西服。
  
手工缝纫的优势是,师傅会缝制部分服装,让顾客试穿后再调整。黄光大很肯定地表示,95%的衣服都需要调整,才能穿着舒适贴身,这是批量生产所做不到的,加上精巧的做工,西装本身的特别缝制技艺,是趋时缝纫店经久不衰的诀窍。
  
黄光大曾经在传授技艺时,告诫他的徒弟说:“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尽你最大努力去做好。”
  
91岁高龄的他,眼睛炯炯有神,头脑思路清晰,手脚极其灵巧。他非常自豪地告诉《大纪元》说:“我非常喜欢缝纫工作,需要使用手、脚、膝盖、头脑,让整个身体和谐灵巧地一起工作。这不仅仅是锻练肌肉的体育活动,而是一项使用缝纫机器的精细活,需要敏感的触觉,感受针线的密度与走向,不是大力气活,而需要整个身体的不断微调与感觉,头脑非常专注在工作上,才能精细地完成。”◇

(责任编辑:易君)

相关新闻
温哥华华埠夜市闭幕   明年再见
温哥华华埠“绿耳朵”倾听“城市之心”
法轮功学员向华人拜年
加移民部长温哥华华埠派利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