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甜蜜诈欺 欧盟买蜜看产地

人气 148
标签: ,

【大纪元11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曾依璇布鲁塞尔4日专电)比利时养蜂业者说,在欧洲联盟国家,“蜂蜜诈骗”也很严重,不乏混杂品质不佳的亚洲蜂蜜。要确保品质的最好方法,还是直接向蜂农购买,或至少避开非欧盟产地。

喜爱蜂蜜的消费者,看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Weyn’s蜂蜜专卖店里,整面墙那么大的商品架上数十种结晶或液态蜂蜜,大概会兴奋地犹豫不知道选什么味道、什么口感好。

在这间店,消费者可试吃每一种蜂蜜,每瓶蜂蜜罐上也都依循欧盟规定,以荷语、法语清楚标示蜜源植物、营养成分、业者地址、1岁以下幼儿不应食用的警语、保存期限,以及很重要的产地。

店员告诉中央社记者,现在的消费者很在意蜂蜜来源,即使包装上都标示了,还是会问个清楚,“通常知道是中国大陆来的就不会买了”。

有媒体于2011年报导,欧盟曾于2010年禁止印度蜂蜜进口,因为这些蜂蜜含铅及违法抗生素。

欧盟虽是全球仅次于中国大陆的第2大蜂蜜产区,但境内消费市场稳定,出口量也大,因此还是有40%的蜂蜜仰赖进口。

欧盟对蜂蜜的定义、成分、标示都有严格要求,并限制蜜蜂用药及杀虫剂使用,也只有经欧盟许可的国家才能出口蜂蜜到欧盟。

获得许可的国家约40个,包括台湾、加拿大、泰国、中国大陆等,但名单会视情况更动,且货品还是需要送验。

在欧盟严格把关下,食品安全新闻相对来说不多,较受瞩目的有今年初的马肉混充牛肉事件及去年秋天捷克假酒致死事件。

但肉类及酒类掺假的情况,还不及橄榄油、蜂蜜等食品。

比利时瓦隆区及布鲁塞尔养蜂业组织(CARI)行政代表布鲁诺(Etienne Bruneau)受访时说,在欧盟,“蜂蜜诈骗”的情况算是严重,完全不含真蜜的糖浆虽然极少,但不乏混杂品质不佳的亚洲蜂蜜。

欧盟法规许可混杂不同产地的蜂蜜,但必须标示,若市售包装上出现产地为“EU/Non EU”(欧盟/非欧盟),就表示这罐蜂蜜同时混有欧盟境内及境外生产的蜜,但不会特别标出境外蜂蜜来自哪个国家。

此外,法律虽许可混蜜,但当然不包括未通过检验认可的劣质蜜。

根据媒体报导,有些蜂蜜包装业者只为了省下几分钱的成本,采购标示不清或可能掺假的蜂蜜,以便宜价格混杂贩售。

布鲁诺建议消费者,确保蜂蜜品质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向蜂农购买,若在一般卖场或超市,尽量不要选择混杂欧盟/非欧盟的蜜。

Weyn’s蜂蜜专卖店的店员说,以她11年的工作经验,也许能看出真蜜与糖浆的差别,但若蜜源是蜜蜂被喂糖而非采花,就还是需要送实验室才能分辨,“当消费者资讯不足,就只能信任商家了”。

相关新闻
学者检测:台湾蜂蜜7成5不纯
蜂蜜真伪 真蜜:气泡较持久
欧盟列十大诈欺食品 橄榄油蜂蜜全上榜
欧盟耗巨资  有效改善蜂蜜产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