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连跌12天破五年熊市纪录 证监央行急救市

人气 2

【大纪元2013年12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任义报导)熊途漫漫的大陆股市难有起色,临近年底钱荒又再掀高潮。12月20日,大陆股市大跌,其中银行股跌幅最大。至此沪指出现罕见的12连跌,跌幅达7.4%。面对金融市场的低迷,中共的央行和证监会急忙救市。

钱荒再掀高潮 股市12连跌破纪录

12月18、19日,大陆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升至6月份以来的最高值、连续两天大额支付系统延迟收盘,银行间传出华东有银行同业存款违约消息……这些迹象使持续的钱荒再掀起了一个高潮。

12月19日,中国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盘中一度升至9.8%。当天下午银行间市场延迟半小时闭市,1月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突破8%,同业拆放利率全部上行,14天shibor利率大涨114个基点至6.22%。

银行间的揽储大战也如火如荼,进一步分流股市资金。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飙升至7%,工、农、中、建等几家国有大行均有“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在售,预期收益率均在6.00%至6.10%之间。此外,今年互联网企业也纷纷闯关金融领域,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如20日开售的百度百发理财计划。

和利率飙升成对比的是股市指数不断下行,连跌12天打破了2008年大熊市中连跌10天的纪录,股民的投资情绪也降至冰点。16~20日这一周沪指累计下跌5.07%,创31个月最大周跌幅,20日更是重挫2.02%,失守2,100点,K线形态上已形成断崖式状态。

其中银行股跌幅靠前。临近尾盘,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一度触及跌停,建设银行最终收跌6.16%,中信银行收跌逾8%,平安银行、交通银行跌幅超过4%,民生银行跌1.27%跌幅最小。如此异动走势加剧市场恐慌情绪。

华安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张兆伟表示,年末银行由于考核等各种因素影响,资金总体偏紧,一些银行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短期融资,由于股市整体不够景气,部分资金会选择在此节点流入银行,股价下跌,资金离场,资金面则更趋紧张。按此逻辑,循环往复。

大多数机构分析师认为,年末资金面紧张状况预计将持续,再加上明年IPO重启和新三板扩容等影响,预计流动性偏紧预期也将持续影响市场,并制约改革行情的上演。

证监会、央行急忙救市效果难利好

面对钱荒越来越发酵,中共央行从最初的冷眼旁观,到最后按捺不住开始出手救市。中共央行在12月19日下午16:55分在其官方微博称,已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向市场适度注入流动性;未来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截至20日,中共央行已经向市场注入超3,000亿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称要维持既定的货币政策,导致央行对货币市场判断出错,只看整体情况,忽略流动性在机构之间分配不均的现象,对市场预期引导上出现问题,造成目前局面,预计到中国新年之前,银行间利息仍将在高位徘徊。

股市出现暴跌,市场一片恐慌,中共证监会也急忙释放利好来救市,其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快养老保险入市规则的制定,将进一步加快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推动长效资金良性互动发展。分析人士认为这对人们看似利好的消息,其实仍是在画饼,证监会似乎没有多少诚意。

对于中国的金融体系出现的问题经对比可见一斑,美联储19日缩减QE的信息推动美国股市道琼斯和标普500指数大涨至纪录高位,纳斯达克指数收于13年高位。亚洲股市也普涨,日本基本股指日经指数触及自5月23日以来的高位,接近新的六年峰值。

但大陆沪指19日开盘即呈现跳水走势,盘面剧烈震荡下行,截至收盘未改跌势。做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和全球普涨成相反状态,表明中国经济实质糟糕,金融系统也出现大问题。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光大乌龙 沪指一分钟误飙百点 市场传闻不断
沪指下挫2.05%  受利空消息土地改革概念股大跌
新股上市开闸 证监会留权卸责 股民风险增
新股发行明年重启 股市扩容恐惧症将旧病复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