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二胡更响地走进西方音乐厅

——旅加二胡演奏家高韶青访谈录

人气 54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4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孙萍采访报导)蒙特利尔是音乐人才济济的城市, 著名乐团除了有名的蒙特利尔交响乐团(OSM )外,还有以推出新作和发现音乐新人为宗旨的蒙特利尔室内乐交响乐团(OCM)。

演奏中的高韶青和经他改造的韶琴二胡(图片由OCM提供)

在今年的OCM 演出节目单里, 4月16日上演的室内交响音乐会里出现了一个华人的名字,引起记者的兴趣。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向读者朋友介绍的旅加华人音乐家,集二胡演奏、作曲、音乐制作和乐器改造于一身、有着“二胡大师”美誉的高韶青先生。

音乐跨越种族 不同的乐器表达不同的情感

高韶青于1967年出生在上海,不久随着被下放的父母到了甘肃。6岁时开始学习二胡,12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专修二胡并开始学习钢琴。1988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应邀到中央民族乐团担任独奏演员,1991年考入加拿大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开始进修钢琴和声乐。

二胡在表现民族情感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高韶青表示,如同小提琴一样,二胡也是一种媒介,透过声音传递情感的媒介。

他说:“就像我们人的不同声音, 如我们亚洲人、欧洲人的声音、嗓音和非洲人的嗓音不一样。 但我们都有共同的情感。 因为我们都同样是生长在这个地球上, 我们的情感也都是相连的。 也就是说,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背景, 音乐是超越这个的。 人们完全可以用各种乐器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几代努力 让二胡走进音乐厅

人们都知道,在历史上,中国的乐器都是独奏或者以合奏形式出现的,没有西方交响乐这种形式。 那么高韶青先生是怎么想到要把二胡带进西方音乐厅、带进西方交响乐的呢?

他说:“事实是这样的。在刘天华先生时代(20世纪初期)和他之前,二胡和胡琴类的乐器,在中国主要是伴奏乐器,或者是用于自娱自乐。20世纪初国门打开之后,很多我们的前辈就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西方的东西。这种想法很快就影响到文化艺术方面。 刘天华先生当时是拉小提琴的。后来喜欢二胡, 开始为二胡作曲, 教授二胡学生。他的概念很简单, 就是吸收西方文化方面比较先进的理念,其中就包括把二胡推向现代音乐厅。”

他说:“他的这个理念影响到现代的二胡发展。 其实跟交响乐团合作不是我想起来的, 在好多好多年前,好多作曲家已经在为二胡和交响乐写作品了。 我呢,是再进一步把它往前推了一些。 不光是跟交响乐团合作,也和各种各样的流行乐团、各种摇滚乐团合作。”

音乐是世界性的

当记者问到,在交响音乐会上出现二胡, 西方人往往把二胡译成是“两根弦的小提琴”,怎样才能让现场西方文化背景的听众听懂二胡音乐,他说:“ 事实上, 当音乐一响起,她的国界就消失了。如果你的演奏感动了人,也感动了自己。”

他说:“人的感情这个东西, 不能简单地说这是中国人的感情, 那是西方人的感情。我们拥有的首先是人的感情,只要能够传达作品的信息,传达演奏时的信息,能和观众交流, 那时候他们不会再去想‘噢,我们在听中国乐器演奏的音乐’。我觉得是这样一个情形。 他们在过后往往会这样想:‘喔, 中国乐器为什么会这么棒?这么好听? ’他们可能会这样想。因为自然而然他们会和小提琴、大提琴做比较。 我觉得大家最终还会同意一点,就是‘音乐是世界性的’。”

给蒙城观众的二胡协奏曲

高韶青和蒙特利尔室内乐团的合作演出的曲目是二胡协奏曲《敦煌古谱四首》。为什么选择协奏曲式呢?他说:“协奏曲的概念,是一件乐器或者是一组乐器,与另外一组乐器互相协奏。协奏的内容包括互补、互抗,既互相争,又互相融合。体现出紧张的程度从形式上可以看得出来。在中世纪的巴洛克时代,两个乐队的协奏曲式都有。 当然还有双重协奏曲、三重协奏曲(2把小提琴加一把中提琴,还有大乐队), 协奏的双方是等同的地位,没有谁给谁伴奏那一说, 但是在音乐会上有时会说乐队A给乐队B伴奏, 或者反过来也成立。 ”

由旅加音乐家黄安伦1997年完成创作的《敦煌古谱四首》,是根据敦煌古谱25首译谱版本选其中4首的旋律音作为改编素材而成的一首二胡与交响乐团作品。2002年首次在日本演奏,引起国际音乐界人士的瞩目。

也许是被音乐内涵深深打动, 或许是被演奏者的高超的技巧所震撼, 高韶青的演奏一结束,音乐厅的观众起立鼓掌、鼓掌……

对传统二胡的改造

出于对二胡的深入了解和自己演出的需要,高韶青还对传统的二胡做了小小的改进, 而且还申请了专利。他说:“对二胡加以改造,是基于我自己的需要。既然二胡被推到舞台上了,它的音量是非常重要的。音量越大,听到的观众就越多。”

大部分中国乐器用以自娱自乐, 往往音量较小,二胡也不例外。 他说:“大部分的二胡演奏家在演奏时, 前面都需要一个麦克风。 当然这个不是什么错,作为以独奏为生的音乐家来讲,乐器的音量是非常重要的。”

他说:“二胡的音量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二胡的构造,使得它在音量上有它的局限性。对着观众的时候,琴筒的音窗是朝后的,这样的话, 声音就要到后面才能反射回来。如果后面坐满了人的话,如大型乐队,他们会把声音全吸走了。”

改造的思路和灵感来源于手机。 他说:“也是出于巧合。一次我陪太太逛街,那个地方很吵。要听一个东西根本就听不见。我就用手捂着iphone上面的喇叭,到一个角度, 音量一下子很响。我就想到, 唉, 这不和二胡的琴筒出声是一样的的吗?只要改变一下方向, 音量听起来就大。 ”

韶琴二胡的出现

他把自己用的二胡的琴筒做了改造。

他说:“开始是想,把声音压缩一下是不是会更响。结果压缩以后, 音量提高了10—20%。对一个演奏家来讲, 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了。结果没有想到, 这个设计解决了2个问题,一个是音量大了,一个是压缩的声音改变方向后, 上升到天花板上反射回来,传到观众席里头, 传的很远。再有一个特点,是演奏者自己听得见了。

那么传声方向怎么改的呢?他说:“ 由原来的往后传, 改成了往上传。琴筒拐弯了。 声音经过压缩往上传的过程中, 直接进到演奏者耳朵里, 再到天花板上。 我的最重要的专利是这个。 还有就是音域的扩展。”

就这样, 改造过的、申请到多项专利的二胡被称为“韶琴二胡”。 他表示,就技术而言, 韶琴的演奏技术和普通的二胡是一样的, 你会拉二胡, 就会拉韶琴。

让年轻人喜欢二胡

面对年轻人学二胡不太流行、时髦的现实, 高韶青有了自己的远见。他说:“年轻人学二胡总是有个观念, 认为二胡是老头老太玩的一种乐器, 看上去不怎么酷。他们会觉得吉他很酷,所以很多年轻人爱学。因为现在的文化就是这样的。 如果还是这样的感觉, 年轻人学二胡的就会越来越少,视野就会越走越窄。这就是我为什么到处参与, 一会儿参与摇滚、一会儿又和爵士乐演奏, 有时还与流行音乐一起演奏。我就是希望通过一点点的努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包括中国的年轻人、外国的年轻人。 ”

他的另外一个创新就是,在韶琴的基础上加了电插头, 可以和其他电子乐器一起演奏。◇

相关新闻
加国会听证会:中共操纵攻击法轮功群体
专访《再次成为神》女主角:在拍戏中升华
8月加国通胀回升至4% 央行面临再加息压力
好做好吃 6款药膳帮你护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