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朗德访华 敞开国门 “人权”一带而过

人气 4

【大纪元2013年04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亦凡法国报导)法国总统奥朗德于4月24日、25日用了37小时的时间访问了中国,以快速之旅与中共新领导人建立了中法日后发展关系的基础。访问中,奥朗德充分的表达了法国和欧洲若要走出危机少不了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并宣布将简化来法的签证手续,欢迎中国人才来法国。

在面对媒体提问时,奥朗德称有关中国的人权问题、西藏问题与欧盟关注的中国政治犯问题均已在谈话中提起,但他一再强调此行目的是为了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不宜让对方反感。

先政后商

奥朗德此次访华时间紧凑加上中国接待外国元首的严谨仪式,使得法国总统此次的东方之旅显得并不轻松,但也可以解释为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的确,在这37小时的时间里,法国总统几乎从未脱离主题:促成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双方签署了18份协约书,中方还保证将签署更多的合同。

法国方面尤其希望拿到在核能、航空、食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合同,推广与中国人生活形式相符合的法式豪华。为此,与奥朗德随行的有50多加企业。

核能方面双方重申了中法合作的重要性,没有签署建设新核电站的合同,但签署了一份提供核废料处理工厂的合同。航空方面,法国出售了60架空中客车,但只是巩固了原有的合同。然而,奥朗德对此次行程非常满意,称中国政府对法方的期望给予了非常满意的回复,尤其是在重新平衡中法进出口贸易的260亿逆差和中国在法国的投资方面。双方均表示,要政治在先、经商在后,首先建立政治上的友好关系,随后才能谈到合同。

开放法国疆土,拯救国内就业

在与习近平和李克强的会谈中,奥朗德表示欢迎中国投资者到法国来。为此他将为学生、艺术家、游客者简化签证程序,尽管这会给已经繁忙的使、领馆行政部门增加不少负担。面对法国失业人口已打破历史记录,这是他上任时曾做出过的最大许诺,即要挽回失业曲线不断攀昇的现实,所以,在外交上,他的关注点也放在拯救国内的失业率问题上。法国媒体指出,这一举动已经在最近访问俄罗斯和印度之时运用过,酷似求救。对奥朗德来说,这次访问并非是终点,而只是一个过程,他预定今后每年会与中国领导人会一次面。2014年初,习近平将访问法国,共同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

中方的渴求

反过来,中方也向法国总统提出了一些要求。新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表示,中法关系很有潜力,但需要开辟更多的领域,也就是要走出传统的空客订单和建设核电站。他提出了要注重在与生活价值有关的新领域如:绿色能源、环保、健康与食品等。另外,北京希望法国不要追随美国的外交走向,在国际舞台上要多给中国以支持,比如法国可以在欧盟方面以法国的重要立场解除对高科技产品进口的制裁。面对这些,奥朗德没有给与直接的答复,在一名记者询问他对有关钓鱼岛争端的看法时,他只是泛泛的回答需要双方交谈。

人权问题一笔带过

从4月24日法国总统访华前一天起,法国各界就开始询问一个重要问题:奥朗德是否会提到人权问题。奥朗德表示与习近平“直率和恭敬的”探讨了人权和主题,并提到了在西藏越来越多的自焚行为引起的不安,提到了法国与中国分享同样的共和国原则,但又强调此次访华的意愿并不是为了探讨此事。

《解放报》中的一篇文章称,奥朗德参观了一家“巨型监狱”,但却对劳改营、劳教所只字不提,并惋惜法国在这方面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即可与中国交易,又能捍卫正义与人权,从而法国外交也会因此而受益。

(责任编辑:德龙)

相关新闻
法国人权观察:奥朗德首访中国 应提及人权问题
比较中国极低工资和待遇 在韩华工:愿到韩国
伊朗大选选情胶着 改革派佩泽什基扬领先
政商环境恶化 美德杰律所拟关闭在华业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