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导演赫尔佐格 获洛迦诺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6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小清综合报导)第66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日前宣布,将今年的终身成就奖授予71岁的德国电影人维尔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之前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戈达尔(Jean-Luc Godard)、侯孝贤等都曾获得过这一荣誉。8月7日至17日电影节举办期间,将放映赫尔佐格的十部影片并举行研讨会。未来两个月中,英国电影学院还将举办完整的赫尔佐格作品回顾展。

二战中死里逃生的婴儿

作为与法斯宾德、文德斯等人齐名的德国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赫尔佐格的生平颇具传奇色彩。二战时,盟军的轰炸机炸毁了他家庭院,灰烬掉进他的婴儿床,他却毫发无伤。15岁时,他写了第一个剧本,18岁在英国、希腊和苏丹徒步旅行,19岁打零工存钱拍了生平第一部电影。

旁人无法效仿之电影路

赫尔佐格的首部剧情长片《生命的讯息》(Signs of Life,1968)描写纳粹在希腊的暴行所投下的阴影,获柏林影展评审团大奖。从该片开始,赫尔佐格就走上了一条旁人无法效仿的电影之路。从希腊孤岛到撒哈拉沙漠,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澳洲土着区,这些远离现代文明、条件极端恶劣的地方成了赫尔佐格表达哲学思考的舞台。在他的影片中,历史被寓言化,主角则大多是孤独而偏执的狂人,凸显出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处境。

多产多题材的电影导演

赫尔佐格创作的电影、记录片、实验短片迄今超过50部。剧情片代表作有《天谴》(Aguirre: The Wrath of God,1972)、《吸血鬼》(Nosferatu the Vampyre,1979)、《陆上行舟》(Fitzcarraldo,1982)、《坏中尉》(Bad Lieutenant,2009)等。他还是克利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ell)主演的传记大片《重见天日》(Rescue Dawn,2006)的导演,影片根据其获奖记录片《小小戴特也要飞》改编而成,展现一个美国飞行员从老挝战俘营的“胜利大逃亡”。

显赫又深刻的纪录影片

在记录片领域,赫尔佐格的代表作之一是2005年拍摄的《灰熊人》(Grizzly Man),是动物保护主义者提摩西·崔德威(Timothy Treadwell)的传记片,讲述了一个迷恋灰熊的厌世者被他的熊杀死的故事。虽然呈现了阿拉斯加壮丽的风景,但按导演的说法,该片重点不在于野外生活的探讨,而是对于人类处境的观照。

2010年,从小迷恋并敬畏岩洞壁画的赫尔佐格拍摄了《被遗忘的梦之洞穴》(Caves of Forgotten Dreams),用3D技术呈现了有三万年历史的法国萧韦岩洞的壮观地貌和神秘的炭笔绘画,带观众重回史前文明的世界。

其题材广泛的记录片作品还包括《沉默与黑暗的世界》(Land of Silence and Darkness,1971)、《白钻石》(The White Diamond,2005)、《在世界尽头相遇》(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2007)等。

罕见且疯狂的拍摄热忱

赫尔佐格对电影近乎疯狂的热忱无出其右。为拍摄《陆上行舟》,他曾把一艘船拖到山上,还让六位演员在激流中冒险而造成其中三位受伤。他曾为了一句诺言而在摄影机见证下吃下自己的鞋子。为拍摄关于西藏曼荼罗和藏人命运的记录片《时间之轮》(The Wheel of Time,2004),他曾在西藏、印度和奥地利长途跋涉取景。他还客串过一些离奇的角色,如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侠探杰克》(Jack Reacher,2012)中扮演大反派The Zec,一个经历过苏联劳改营的毒辣凶手。

近日,赫尔佐格为美国移动运营商AT&T拍摄了一部公益广告短片,借车祸中瘫痪的男孩母亲的口,提示观众“别发短信,专心开车”。他的下一部新片《沙漠女王》(Queen of the Desert)则是探险家、作家和考古学家格特鲁德·贝尔(Gertrude Bell)的故事,由娜欧米·沃茨(Naomi Watts)主演。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简介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瑞士举办的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在世界影坛上也是历史较长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在每年7月和8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现设金豹奖(最佳影片)、银豹奖和铜豹奖、荣誉金豹奖(终身成就奖)、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伊萍)

相关新闻
常看搜救犬新闻转而关注 苏宗怡目前收编5只街猫
《龙卷风暴》7月中上映 北美首映票房估5千万美元
第七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
新版电影哆啦A梦 以“音乐”为题展开大冒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